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建筑物施工用板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承重板。所述承重板包括板体,所述板体上设有上支撑层,所述板体下设有下支撑层,所述板体采用菱镁材料制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承重板,采用菱镁材料作板体,菱镁材料粘结性好、强度高,轻质且环保,并且耐火耐水、环保易成型、隔音性能良好、防火性能优异。此外,采用玻璃纤维打底,板体内嵌有抗弯筋和包裹布,抗弯筋采用竹条,韧性好又轻质环保;碳纤维布包裹竹条来加固,又增强了板材的吊挂强度、抗拉强度和抗冲击性能。(*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承重板
本技术涉及建筑物施工用板
,具体涉及一种承重板。
技术介绍
现有的建筑施工用承重板,如楼承板和墙板,多为混凝土板材,现场浇筑而成,虽然其强度高、刚性好、耐火烧,但混凝土材料自重重、耐冲击性差、有毒有污染、建筑拉圾多、不抗震且不可循环使用。因此,急需一种新型承重板。
技术实现思路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轻质又环保的承重板。(二)技术方案为达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承重板,所述承重板包括板体,所述板体上设有上支撑层,所述板体下设有下支撑层,所述板体采用菱镁材料制成。优选地,所述板体内嵌有间隔设置的第一抗弯层和第二抗弯层,所述第一抗弯层和第二抗弯层均包括多根呈间隔设置的抗弯筋和包裹布,所述包裹布呈波纹状,相邻的两抗弯筋分别位于所述包裹布的凹槽和凸槽内。优选地,所述抗弯筋采用竹条或木条。优选地,所述包裹布为碳纤维布。优选地,所述板体内设有多个通孔。优选地,所述通孔设置于所述第一抗弯层和第二抗弯层之间。优选地,所述通孔与所述抗弯筋沿板体宽度方向平行设置。优选地,所述通孔内设有管线并填充有岩棉。优选地,所述板体的一侧开有凸棱,与所述凸棱相对的另一侧设有与所述凸棱相匹配的卡槽。优选地,所述上支撑层和下支撑层均采用玻璃纤维制成。(三)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的承重板,采用菱镁材料作板体,菱镁材料粘结性好、强度高,轻质且环保,并且耐火耐水、环保易成型、隔音性能良好、防火性能优异。此外,采用玻璃纤维打底,板体内嵌有抗弯筋和包裹布,抗弯筋采用竹条,韧性好又轻质环保;碳纤维布包裹竹条来加固,又增强了板材的吊挂强度、抗拉强度和抗冲击性能。该承重板的抗弯破荷载是混凝土的二倍以上、抗冲击度三倍以上、隔音、防火、耐水均远胜于传统材料板材,并且无毒、无辐射、成型性和隔音性能良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承重板的结构示意图(立体图);图2为本技术的承重板的结构示意图(剖视图)。图中,1:卡槽;21:上支撑层;22:下支撑层;3:板体;4:包裹布;5:抗弯筋;6:通孔;7:凸棱;8:岩棉;9:管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参见图1和图2,本技术提供一种承重板,包括板体3,板体上设有上支撑层21,所述板体下设有下支撑层22,各层之间相互连接;所述板体3采用菱镁材料制成。菱镁材料不仅强度高,而且能将上支撑层21和下支撑层22牢固的粘接为一体。上支撑层21和下支撑层22均采用玻璃纤维制成。板体3内嵌有间隔设置的第一抗弯层和第二抗弯层,所述第一抗弯层和第二抗弯层均包括多根呈间隔设置的抗弯筋5和包裹布4,所述包裹布4呈波纹状,可以是方波形、圆波形、尖波形,图2中的包裹布4为凹凸交错的方波形(又可称锯齿形),波纹状包裹布具有凹槽和凸槽,任意相邻的两抗弯筋5分别位于所述包裹布4的凹槽和凸槽内。抗弯筋5采用竹条或木条,竹条或木条材质轻韧性好,因此不仅增加了承重板的强度和耐冲击性,又减轻了重量。包裹布4为碳纤维布,以对承重板进行加固。本技术提供的承重板,采用菱镁材料作板体3,菱镁材料粘结性好、强度高,轻质且环保,并且耐火耐水、环保易成型、隔音性能良好、防火性能优异。此外,采用玻璃纤维打底,板体3内嵌有抗弯筋5和包裹布4,抗弯筋5采用竹条,韧性好又轻质环保;碳纤维布包裹竹条来加固,又增强了板材的吊挂强度、抗拉强度和抗冲击性能。该承重板的抗弯破荷载是混凝土的二倍以上、抗冲击度三倍以上、隔音、防火、耐水均远胜于传统材料板材,并且无毒、无辐射、成型性和隔音性能良好。为了减轻该承重板的自重,该楼承板的板体3内设有多个通孔6,该通孔6设置于第一抗弯层和第二抗弯层之间。通孔6方便往楼承板内安装管道和线路,为管线等预留了嵌入空间。本实施例中通孔6的数量为两个,优选多个通孔6均匀设置,通孔6与所述抗弯筋5沿板体3的宽度方向平行设置。进一步地,通孔6内设有管线9,管线9包括管道(例如水管等)和线路(电线、网线等),当通孔6内安装完毕管道和/或线路后,通孔6内的剩余空间可用岩棉8填充,以增强该楼承板的保温防火隔音性能,也可根据需要在通孔6内填充发泡水泥。为了方便该承重板的安装定位,所述板体3的一侧开有凸棱7,与所述凸棱7相对的另一侧设有与所述凸棱7相匹配的卡槽I。本实施例中凸棱7设置在板体3的右侧,卡槽I设置在板体3的左侧;卡槽I和凸棱7相互配合可方便多块承重板组装拼接,并且为该承重板的热胀冷缩提供了一定的预留量。具体的,玻璃纤维是一种性能优异的无机非金属材料,其主要成分为二氧化硅、氧化铝、氧化钙、氧化硼、氧化镁、氧化钠等。具有以下优点:①拉伸强度高、弹性系数高、刚性佳、韧性好,弹性限度内伸长量大且拉伸强度高,故吸收冲击能量大、减震。②玻璃纤维是无机纤维,不易燃、耐温高、隔热性好。③耐化学性佳,抗腐蚀、防潮。④隔音性好,电绝缘性好⑤价格便宜。具体的,菱镁材料是由菱苦土(主要成份为MgO)和卤块(主要成份为MgCl2)水溶液制成的一种新型胶凝材料。菱镁材料具有独特的硬化机理:通常水泥的硬化是水硬性的,而氯氧镁水泥的硬化则是气硬性的,并且菱镁材料的耐火耐水及和其他材料蝠射性好,制作起来十分简便。菱镁材料具有以下优点:①良好的粘结性:氯氧镁水泥除了对金属材料有腐蚀作用、粘结性较差外,对所有材料都有很好的粘结性,因此能够很好将玻璃纤维跟竹条牢固的粘接在一起。②突出的阻燃性:菱镁制品中的MgO,MgCl2都是不可燃的。具有很好的防火阻燃性,环保并且成本低廉。③良好的机械强度:菱镁制品的抗压、抗折、劈拉强度分别可达64Mpa、20Mpa、1.SMpa0此外,菱镁制品还有成型性好,可加工性好,耐腐蚀性、隔音性能良好,重量轻等优良性能。由于菱镁材料的上述特性,是一种环保的材料,因此,用菱镁材料而非混凝土,能够保证对环境无污染并且建筑垃圾少。具体的,竹条是竹筒开片后,经机械加工形成具有一定规格尺寸、横断面基本为矩形的长条状竹片,抗拉性能强,强度高韧性好。竹条起到了钢筋混凝土结构中钢筋的作用,用竹条替代钢筋能减轻承重板的重量,并降低成本。竹条也可用木条代替。具体的,碳纤维是由有机纤维经碳化及石墨化处理而得到的微晶石墨材料,是含碳量高于90%的无机高分子纤维,不仅具有碳材料的固有本征特性,又兼具纺织纤维的柔软可加工性,密度低,重量轻,韧性好,是一种力学性能优异的材料,它的比重不到钢的1/4,强度一般都在3500Mpa以上,是钢的7?9倍,抗拉弹性模量为230?430Gpa亦高于钢,其比模量也比钢高。采用碳纤维布包裹竹条,能够增强该承重板的强度。本技术采用玻璃纤维打底,铺上菱镁材料,再铺上由碳纤维布回型包裹的竹条,再铺上菱镁材料和玻璃纤维,制作而成。该承重板,既可用作承重楼承板、也可用作承重墙板,该承重板在工厂内预先加工好,运到施工现场可直接使用,不仅轻质环保、耐冲击性好,而且建筑垃圾少,成本低,有利生产加工。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替换,这些改进和替换也应视为本实用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承重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承重板包括板体,所述板体上设有上支撑层,所述板体下设有下支撑层,所述板体采用菱镁材料制成。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承重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承重板包括板体,所述板体上设有上支撑层,所述板体下设有下支撑层,所述板体采用菱镁材料制成。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承重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板体内嵌有间隔设置的第一抗弯层和第二抗弯层,所述第一抗弯层和第二抗弯层均包括多根呈间隔设置的抗弯筋和包裹布,所述包裹布呈波纹状,相邻的两抗弯筋分别位于所述包裹布的凹槽和凸槽内。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承重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抗弯筋采用竹条或木条。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承重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裹布为碳纤维布。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存勋,
申请(专利权)人:潘存勋,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