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再生机转子运动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678936 阅读:82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2-15 05: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冷再生机转子运动机构,包括车架(1),车架上设置的行走系统(3),安装在车底盘上的罩壳(5),转子(6),举升油缸(7),传动装置,举升臂(11)和发动机动力输出轴(12);转子位于罩壳内,转子安装在转子行程导轨(16)上,转子两侧对称铰接一对举升臂,举升臂一端连接举升油缸,另一端与发动机动力输出轴连接,发动机动力输出轴通过传动装置驱动转子;还包括刚性连接轴(13),举升油缸通过油缸安装座(8)安装在车架上,两举升臂之间通过刚性连接轴连接成一体,刚性连接轴的轴线与发动机动力输出轴轴线平行。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保证转子两边举升油缸的同步,并简化升降机构,降低成本,同时简化了装配工艺。(*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冷再生机转子运动机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路面冷再生机,具体是一种冷再生机转子运动机构。
技术介绍
冷再生机是一种高效率、多用途的施工机械。主要用于浙青混凝土路面的铣刨以及添加浙青、水等材料后的旧浙青路面的再生。也可用于公路、城乡道路、机场、码头、停车场等工程的基层、底层稳定土现场就地拌和作业。转子在工程机械中的应用常被用来对粉料的拌合以及对浙青路面的铣刨,是冷再生机重要的运动机构,转子的拌合深度和铣刨深度依靠转子的升降来实现,转子升降行程越大其拌合和铣刨深度就越大。在转子具体工作过程中,为了防止因转子的转速过快引起的粉料和块状物料乱溅,工作装置被限定在罩壳中,罩壳与车架刚性连接,通过车架的升降来实现罩壳的升降。发动机安装在车架底盘上,其动力输出轴与转子轴线平行,动力传递依靠皮带或其他传动装置实现。若转子没有和其他可拉伸构件连接,以至于转子与地面直接接触,就无法实现整机的行走和转子的工作过程,失去整机本身的制造价值,现有实现工作装置升降过程的机构中常用的是液压装置,在转子两侧用油缸伸缩来控制转子升降,为了保证转子两侧油缸升降动作的同步性,防止转子向一侧倾斜,现有技术中有采用在转子两侧设置多连杆机构连接,油缸与多连杆机构连接,油缸伸缩时,通过多连杆机构带动转子完成升降动作,两多连杆机构固定在车架两侧对称位置保证同步。这种多连杆的结构形式,造成转子的升降机构复杂,成本高,装配工艺也较为繁琐。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冷再生机转子运动机构,保证转子两边举升油缸的同步,并简化升降机构,降低成本,同时也简化了装配工艺。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一种冷再生机转子运动机构,包括车架,车架上设置的行走系统,安装在车底盘上的罩壳,转子,举升油缸,传动装置,举升臂和发动机动力输出轴;转子位于罩壳内,转子安装在转子行程导轨上,转子两侧对称铰接一对举升臂,举升臂一端连接举升油缸,举升臂另一端与发动机动力输出轴连接,发动机动力输出轴通过传动装置驱动转子;还包括刚性连接轴,举升油缸通过油缸安装座安装在车架上,两举升臂之间通过刚性连接轴连接成一体,所述刚性连接轴的轴线与发动机动力输出轴轴线平行。优选的,转子行程导轨为直线型。进一步,转子装有滚动轴承接触行程导轨。优选的,传动装置包括皮带、设置在皮带上的皮带张紧轮。进一步,车架与罩壳之间连接有连杆。进一步,车架与罩壳之间连接有固定板。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转子的升降机构摒弃了油缸通过多连杆机构驱动转子的结构,省去了繁杂的多连杆机构,转子的升降机构中直接采用举升油缸连接举升臂,油缸刚性连接在车架上,为保证转子两边能够同步,将举升臂通过通轴刚性连接,本技术将转子的升降机构简化,减低成本,简化装配工艺,较大幅度地提升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第二实施例示意图。图中:1、车架,2、驾驶室,3、行走系统,4、连杆,5、罩壳,6、转子,7、举升油缸,8、油缸安装座,9、皮带张紧轮,10、皮带,11、举升臂,12、发动机动力输出轴,13、刚性连接轴,14、固定板,15、轴承,16、转子行程导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所示,本技术一种冷再生机转子运动机构,包括车架I,车架I上设置的行走系统3,安装在车底盘上的罩壳5,转子6,举升油缸7,传动装置,举升臂11,发动机动力输出轴12和刚性连接轴13,转子6位于罩壳5内,转子6安装在转子行程导轨16上,转子6两侧对称铰接一对举升臂11,举升臂11 一端连接举升油缸7,举升臂11另一端与发动机动力输出轴12连接,发动机动力输出轴12通过传动装置驱动转子6 ;举升油缸7通过油缸安装座8安装在车架I上,两举升臂11之间通过刚性连接轴13连接成一体,所述刚性连接轴13的轴线与发动机动力输出轴12轴线平行。传动装置可以为其他合适的传动方式,例如链传动,本技术优选采用带传动,传动装置包括皮带10、设置在皮带10上的皮带张紧轮9。工作时,工作人员在驾驶室内进行操作,发动机启动,发动机动力输出轴12旋转通过皮带10带动转子6进行铣刨动作,此时转子6两侧举升油缸7活塞端伸出,通过举升臂11带动带动转子6在转子行程导轨16内向下移动,皮带10随转子6 —同下降,转子6与地面接触进行铣刨工作,铣刨完成举升油缸7活塞端回收,举升臂11带动带动转子6在转子行程导轨16内向上移动,皮带10随转子6 —同上升,转子6脱离地面,铣刨结束,由于两侧举升臂11通过连接轴连接为一体,保证了与举升臂11连接的两侧举升油缸7的同步性。而摒弃了现有技术油缸通过多连杆机构驱动转子的结构,省去了繁杂的多连杆机构。铣刨深度依靠转子的升降来实现,转子升降行程越大其铣刨深度就越大,转子行程导轨16可以为弧形或是直线型,在相同油缸伸缩长度下,转子6在直线型运动轨迹下,其相对地面的行程是最大的,即铣刨深度是最大的,因此本技术优选的第二实施例如图2所示,其与实施例一得区别在于,转子行程导轨16为直线型。为了提高转子6稳定性,减小转子6和转子行程导轨16的接触应力,转子6进一步装有滚动轴承13接触行程导轨。为进一步增加罩壳5的连接强度,车架I与罩壳5之间连接有连杆4。为进一步增加罩壳5的连接强度,车架I与罩壳5之间还可以连接有固定板1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冷再生机转子运动机构,包括车架(1),车架(1)上设置的行走系统(3),安装在车底盘上的罩壳(5),转子(6),举升油缸(7),传动装置,举升臂(11)和发动机动力输出轴(12);转子(6)位于罩壳(5)内,转子(6)安装在转子行程导轨(16)上,转子(6)两侧对称铰接一对举升臂(11),举升臂(11)一端连接举升油缸(7),举升臂(11)另一端与发动机动力输出轴(12)连接,发动机动力输出轴(12)通过传动装置驱动转子(6);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刚性连接轴(13),举升油缸(7)通过油缸安装座(8)安装在车架(1)上,两举升臂(11)之间通过刚性连接轴(13)连接成一体,所述刚性连接轴(13)的轴线与发动机动力输出轴(12)轴线平行。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冷再生机转子运动机构,包括车架(1),车架(I)上设置的行走系统(3),安装在车底盘上的罩壳(5 ),转子(6 ),举升油缸(7 ),传动装置,举升臂(11)和发动机动力输出轴(12); 转子(6)位于罩壳(5)内,转子(6)安装在转子行程导轨(16)上,转子(6)两侧对称铰接一对举升臂(11),举升臂(11) 一端连接举升油缸(7),举升臂(11)另一端与发动机动力输出轴(12 )连接,发动机动力输出轴(12 )通过传动装置驱动转子(6 ); 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刚性连接轴(13),举升油缸(7)通过油缸安装座(8)安装在车架(I)上,两举升臂(11)之间通过刚性连接轴(13)连接成一体,所述刚性连接轴(13)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云英吕高级朱洪睿贺贵薛庆巍张大国赵克亮
申请(专利权)人:徐州徐工筑路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