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弹性经编面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678756 阅读:65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2-15 04: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弹性经编面料,包括第一面和第二面,所述第一面与第二面采用两组平行排列的纱线沿着线圈成圈的方向垫入一排织针同步成圈为经编针织结构,所述第一面与第二面皆为竖条纹路结构,并且所述第一面与第二面的竖条纹路结构垂直,所述经编针织结构的垫纱规律为1-0/2-3,所述纱线材料为全涤或阳离子纱线,所述全涤或阳离子纱线的规格为50D/72F半光低弹轻网或75D/72F半光低弹轻网。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面料弹性好、易于染色,并且不易老化而失去弹性。(*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弹性经编面料
本技术涉及纺织品加工
,具体涉及一种弹性经编面料。
技术介绍
经编和纬编针织物形成方法的差别在于:纬编是在一个成圈系统由一根或几根纱线沿着横向垫入各枚织针,顺序成圈;而经编是由一组或几组平行排列的纱线沿着纵向垫入一排织针,同步成圈。成圈方式的差异是导致其面料弹性的差异的重要原因,纬编弹性较好;氨纶纤维具有良好的弹性,但是氨纶不易染色,含氨纶织物需要较高的加工温度,温度过低易产生卷边,且容易老化而失去弹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以上问题,提供一种弹性经编面料,本技术面料弹性好、易于染色,并且不易老化而失去弹性。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弹性经编面料,包括第一面和第二面,所述第一面与第二面采用两组平行排列的纱线沿着线圈成圈的方向垫入一排织针同步成圈为经编针织结构,所述第一面与第二面皆为竖条纹路结构,并且所述第一面与第二面的竖条纹路结构垂直。进一步的,所述经编针织结构的垫纱规律为1-0/2-3。进一步的,所述纱线材料为全涤或阳离子纱线,所述全涤或阳离子纱线的规格为50D/72F半光低弹轻网或75D/72F半光低弹轻网。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弹力、轻松、舒适和持久;2、面料手感柔软和良好的悬垂性;3、布面平整和抗皱性好;4、吸湿快干滑爽;5、尺寸稳定;6、易于染色。上述说明仅是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技术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由以下实施例及其附图详细给出。【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参照图1所示,一种弹性经编面料,包括第一面I与第二面2采用两组平行排列的纱线沿着线圈成圈的方向垫入一排织针同步成圈为经编针织结构,其中第一面I与第二面2皆为竖条纹路结构,并且相互垂直;经编针织结构的垫纱规律为1-0/2-3 ;纱线材料为全涤或阳离子纱线,并且全涤或阳离子纱线的规格为50D/72F半光低弹轻网或7OT/72F半光低弹轻网。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如下:本技术选择一种纱线即可针织,材料选择为全涤或阳离子纱线,全涤或阳离子纱线的规格为50D/72F半光低弹轻网或75D/72F半光低弹轻网,垫纱规律为1_0/2_3 ;通过经编针织后达到了良好的弹性,并且不需要较高的加工温度,不易产生卷边,不容易老化而失去弹性,也具有良好的染色性,易于加工生产。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技术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弹性经编面料,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面和第二面,所述第一面与第二面采用两组平行排列的纱线沿着线圈成圈的方向垫入一排织针同步成圈为经编针织结构,所述第一面与第二面皆为竖条纹路结构,并且所述第一面与第二面的竖条纹路结构垂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弹性经编面料,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面和第二面,所述第一面与第二面采用两组平行排列的纱线沿着线圈成圈的方向垫入一排织针同步成圈为经编针织结构,所述第一面与第二面皆为竖条纹路结构,并且所述第一面与第二面的竖条纹路结构垂直。2.根据权利要求1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泽寿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恒诺纺织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