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水回收塑料挤出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676611 阅读:91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2-15 02:19
一种含水回收塑料挤出机,包括料筒和驱动装置,料筒中设有两根异向转动的螺杆,两螺杆螺纹方向相反且相互啮合,料筒前端设有进料口,料筒后端连接有模头,其特征是:所述螺杆自前至后依次包括进料段、压缩段、塑化段和多个排气压缩塑化段,排气压缩塑化段由自前至后依次连接的排气小段、压缩小段和塑化小段构成;所述进料口与进料段位置相对应;料筒侧壁上与各排气小段对应的位置设有排气口;螺杆前端通过轴套与料筒连接,螺杆前端与轴套之间具有排水间隙。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适合对含水塑料进行进行加工,回收的塑料废弃物经清洗干净后,无需晒干即可自进料口加入到挤出机中,可省去晒干工序所需的场地及时间。(*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含水回收塑料挤出机
本技术涉及挤出机,具体涉及ー种含水回收塑料挤出机。
技术介绍
目前,在生产、生活过程中产生大量塑料废弃物,这些塑料废弃物丢弃到自然环境中后无法降解,导致严重的白色污染,破坏环境。对塑料废弃物的回收利用,一方面可減少白色污染,保护环境,另ー方面可节约资源,提高经济效益。对塑料废弃物进行回收利用的方式,通常是对回收的塑料废弃物进行挤出造粒,形成可被下游产业使用的塑料颗粒。用于对回收塑料进行挤出造粒的塑料挤出造粒机组,通常包括挤出机和造粒装置;在对回收的塑料进行挤出造粒的过程中,一般将塑料废弃物分类、切成小块、清洗干净并晒干后,加入到挤出机中进行混炼、塑化,形成的塑料熔体自挤出机的模头挤出,再由造粒装置进行造粒,形成塑料颗粒。由于回收塑料在加入到挤出机中之前必须先晒干,而晒干エ序需要大片场地,且耗费大量时间,因而整个塑料回收造粒过程效率较低,成本较高。另夕卜,上述挤出机一般采用单螺杆挤出机,由于回收塑料小块重量较轻且比较松散,因而进料不够顺畅,且螺杆输送难度较大,影响塑化效果,制得的塑料颗粒性能不够理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ー种含水回收塑料挤出机,这种含水回收塑料挤出机能够对含水回收塑料进行加工,回收塑料清洗干净后无需晒干,即可直接加入到该挤出机中,且进料顺畅。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ー种含水回收塑料挤出机,包括料筒和驱动装置,料筒中设有两根异向转动的螺杆,两螺杆螺纹方向相反且相互啮合,两螺杆均与驱动装置传动连接,料筒前端设有进料ロ,料筒后端连接有模头,其特征是:所述螺杆自前至后依次包括进料段、压缩段、塑化段和多个排气压缩塑化段,排气压缩塑化段由自前至后依次连接的排气小段、压缩小段和塑化小段构成;进料段上各部分螺纹沟槽深度一致,压缩段上螺纹沟槽深度自前至后逐渐减小,塑化段上各部分螺纹沟槽深度一致,并且压缩段前端的螺纹沟槽深度与进料段相等,压缩段后端的螺纹沟槽深度与塑化段相等;每个排气压缩塑化段中,排气小段上各部分螺纹沟槽深度一致,压缩小段上螺纹沟槽深度自前至后逐渐减小,塑化小段上各部分螺纹沟槽深度一致,并且压縮小段前端的螺纹沟槽深度与排气小段相等,压缩小段后端的螺纹沟槽深度与塑化小段相等;最前面的排气压缩塑化段中排气小段的螺纹沟槽深度大于塑化段,后一个排气压缩塑化段中排气小段的螺纹沟槽深度大于相邻的前一个排气压缩塑化段中的塑化小段;所述进料ロ与进料段位置相对应;料筒侧壁上与各排气小段对应的位置设有排气ロ ;螺杆前端通过轴套与料筒连接,螺杆前端与轴套之间具有排水间隙。上述含水回收塑料挤出机是异向双螺杆挤出机,当回收塑料自进料ロ加入到料筒中时,异向转动的两根螺杆能够将回收塑料强行卷入两根螺杆之间并向后输送,进料及输送极为顺畅;随后该挤出机对回收塑料进行塑化,形成的塑料熔体经模头挤出;经模头挤出的塑料熔体可用于造粒。上述含水回收塑料挤出机适合对含水塑料进行塑化,回收的塑料废弃物经切成小块并清洗干净后,无需晒干即可自进料口加入到挤出机中;当塑料物料被输送至压缩段时,两螺杆逐渐将塑料物料压实,塑料物料中所含的水被挤压出来,然后自料筒前端的排水间隙排出;当塑料物料从塑化段或塑化小段进入其后面的排气小段时,由于螺纹沟槽深度骤然变大,料筒内空间在该处骤然增大,塑料物料中的水气迅速从排气口排出,此时料筒内压力较小,已经熔化的塑料物料不会溢出。这样,通过压缩段和排水间隙的配合,可排出回收的塑料废弃物中所含的大部分液态水;通过塑化段和多个排气压缩塑化段的配合,可重复多次进行塑化和排气的过程,使塑料物料充分塑化,并排除其中的水气。优选每个螺杆上设有二至五个排气压缩塑化段,更优选每个螺杆上设有三个排气压缩塑化段。一种具体方案中,上述两根螺杆均沿水平方向设置且左右并排;进料口设在螺杆的进料段上方;在料筒侧壁上设有左右并排的两排排气口,左边的排气口与左边的螺杆上所设的排气小段数量相同并且一一对应,右边的排气口与右边的螺杆上所设的排气小段数量相同并且一一对应,各排气口均设在料筒的上侧壁上。通常,料筒后端与模头之间还设有一合流筒,合流筒具有一导流腔,导流腔前端与料筒后端的开口连通,导流腔后端与模头的物料入口连通。此外,在合流筒与模头之间通常还设有换网装置,在塑料熔体进入模头之前对塑料熔体进行过滤。本技术通过压缩段和排水间隙的配合,可排出回收的塑料废弃物中所含的大部分液态水,而且通过塑化段和多个排气压缩塑化段的配合,可重复多次进行塑化和排气的过程,使塑料物料充分塑化,并排除其中的水气,因此适合对含水塑料进行进行加工,回收的塑料废弃物经清洗干净后,无需晒干即可自进料口加入到挤出机中,可省去晒干工序所需的场地及时间,提高塑料回收效率,降低成本;而且,本技术是异向双螺杆挤出机,当回收塑料自进料口加入到料筒中时,异向转动的两根螺杆能够将回收塑料强行卷入两根螺杆之间并向后输送,进料及输送极为顺畅。【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俯视图;图3是图2所示挤出机中左边的螺杆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2所示挤出机中右边的螺杆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2所示挤出机前部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 一图2所示,这种含水回收塑料挤出机包括料筒I和驱动装置(图中未画出驱动装置),料筒I中设有两根异向转动的螺杆3,两螺杆3螺纹方向相反且相互啮合,两螺杆3均与驱动装置传动连接,料筒I前端设有进料口 4,料筒I后端连接有模头5。参考图1 一图4,螺杆3自前至后依次包括进料段31、压缩段32、塑化段33和三个排气压缩塑化段34 (依次为排气压缩塑化段34 - 1、34 — 2和34 — 3),排气压缩塑化段34由自前至后依次连接的排气小段341、压缩小段342和塑化小段343构成;进料段31上各部分螺纹沟槽35的深度一致,压缩段32上螺纹沟槽35的深度自前至后逐渐减小,塑化段33上各部分螺纹沟槽35的深度一致,并且压缩段32前端的螺纹沟槽深度与进料段31相等,压缩段32后端的螺纹沟槽深度与塑化段33相等;每个排气压缩塑化段34中,排气小段341上各部分螺纹沟槽35的深度一致,压缩小段342上螺纹沟槽35的深度自前至后逐渐减小,塑化小段343上各部分螺纹沟槽35的深度一致,并且压缩小段342前端的螺纹沟槽深度与排气小段341相等,压缩小段342后端的螺纹沟槽深度与塑化小段343相等;最前面的排气压缩塑化段34中排气小段341的螺纹沟槽深度大于塑化段33,后一个排气压缩塑化段34中排气小段341的螺纹沟槽深度大于相邻的前一个排气压缩塑化段34中的塑化小段343 ;进料口 4与进料段31位置相对应;料筒I侧壁上与各排气小段341对应的位置设有排气口 7。参考图5,螺杆3前端通过轴套8与料筒I连接,螺杆3前端与轴套8之间具有排水间隙9。参考图2,本实施例中,两根螺杆3均沿水平方向设置且左右并排;进料口 4设在螺杆3的进料段31上方;在料筒I侧壁上设有左右并排的两排排气口 7 (每排有三个排气口 7),左边的排气口 7与左边的螺杆3上所设的排气小段341——对应,右边的排气口 7与右边的螺杆3上所设的排气小段341 —一对应,各排气口 7均设在料筒I的上侧壁上。料筒I后端与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含水回收塑料挤出机,包括料筒和驱动装置,料筒中设有两根异向转动的螺杆,两螺杆螺纹方向相反且相互啮合,两螺杆均与驱动装置传动连接,料筒前端设有进料口,料筒后端连接有模头,其特征是:所述螺杆自前至后依次包括进料段、压缩段、塑化段和多个排气压缩塑化段,排气压缩塑化段由自前至后依次连接的排气小段、压缩小段和塑化小段构成;进料段上各部分螺纹沟槽深度一致,压缩段上螺纹沟槽深度自前至后逐渐减小,塑化段上各部分螺纹沟槽深度一致,并且压缩段前端的螺纹沟槽深度与进料段相等,压缩段后端的螺纹沟槽深度与塑化段相等;每个排气压缩塑化段中,排气小段上各部分螺纹沟槽深度一致,压缩小段上螺纹沟槽深度自前至后逐渐减小,塑化小段上各部分螺纹沟槽深度一致,并且压缩小段前端的螺纹沟槽深度与排气小段相等,压缩小段后端的螺纹沟槽深度与塑化小段相等;最前面的排气压缩塑化段中排气小段的螺纹沟槽深度大于塑化段,后一个排气压缩塑化段中排气小段的螺纹沟槽深度大于相邻的前一个排气压缩塑化段中的塑化小段;所述进料口与进料段位置相对应;料筒侧壁上与各排气小段对应的位置设有排气口;螺杆前端通过轴套与料筒连接,螺杆前端与轴套之间具有排水间隙。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含水回收塑料挤出机,包括料筒和驱动装置,料筒中设有两根异向转动的螺杆,两螺杆螺纹方向相反且相互啮合,两螺杆均与驱动装置传动连接,料筒前端设有进料口,料筒后端连接有模头,其特征是:所述螺杆自前至后依次包括进料段、压缩段、塑化段和多个排气压缩塑化段,排气压缩塑化段由自前至后依次连接的排气小段、压缩小段和塑化小段构成;进料段上各部分螺纹沟槽深度一致,压缩段上螺纹沟槽深度自前至后逐渐减小,塑化段上各部分螺纹沟槽深度一致,并且压缩段前端的螺纹沟槽深度与进料段相等,压缩段后端的螺纹沟槽深度与塑化段相等;每个排气压缩塑化段中,排气小段上各部分螺纹沟槽深度一致,压缩小段上螺纹沟槽深度自前至后逐渐减小,塑化小段上各部分螺纹沟槽深度一致,并且压缩小段前端的螺纹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宜勇
申请(专利权)人:汕头市富达塑料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