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救切割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676452 阅读:113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2-15 02: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急救切割器,包括刀头、刀身,其特征在于,所述刀头包括基部及固定刀片的连接部及配合刀片切割的刀垫部、适于导引待切割物体的导引部,所述基部及导引部形成一个半封闭的空间,适于切割物体的切割面位于所述空间内,所述基部、导引部具有超出所述切割面的部分并形成一进入所述空间的开口,沿从所述切割面到所述开口的方向,所述导引部开口逐渐靠近所述刀垫部。上述技术方案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成本较低,该切割器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切割衣物,并且对受伤人员以及医护或者其他使用人员无任何意外伤害,确保安全迅速的完成切割衣物的过程,避免在切割时损伤靠近待切割物体的肌肉或人手。(*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急救切割器
本产品涉及一种切割器具,特别是涉及到一种应用于在抢救或紧急情况下用于切割衣物、绳索、保险带等的急救切割器。
技术介绍
在紧急事故或战事发生人员受伤时,为了对受伤人员的进行及时的救治,对受伤人员的伤口处的衣物直接用剪刀剪开然后进行救治处理。由于情况紧急,受伤人员痛觉迟钝,以及剪刀的较尖,时常会发生剪刀剪切衣物的同时将伤员的皮肤也一起剪伤,加重伤害。而为了避免这样的抢救误伤,又会延误剪切速度,错过最佳的救助时间。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在不断的尝试和改进,例如专利号为200920056714.9,公开了一种一体化急救刀,该急救刀包括刀尖、刀刃和刀把为一体式结构,刀刃为内弧形,刀尖部分为圆球状。该急救刀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切割衣物,但是存在以下技术问题:1)该急救刀在切割衣物的时候容易碰到伤员,2)该急救刀对于使用的医护人员存在一定的危险性,碰到血液时急救刀会比较滑,该急救刀容易误伤医护人员;3)该急救刀使用时比较迟钝,并不能迅速的将衣物进行切割,在一定程度上耽误了最佳抢救时间。因此,迫切的需要一种对伤员以及医护人员都安全并且在最短的时间内切割衣物的抢险急救切割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正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成本较低的急救切割器,该切割器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切割衣物,并且对受伤人员以及医护或者其他使用人员无任何意外伤害,确保安全迅速的完成切割衣物的过程,避免在切割时损伤靠近待切割物体的肌肉或人手。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抢先急救切割器,包括刀头、刀身,其特征在于,所述刀头包括基部及固定刀片的连接部及配合刀片切割的刀垫部、适于导引待切割物体的导引部,所述基部及导引部形成一个半封闭的空间,适于切割物体的切割面位于所述空间内,所述基部、导引部具有超出所述切割面的部分并形成一进入所述空间的开口,所述空间的开口小于9.8mm。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改进,所述空间的开口小于6_8mm。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改进,所述空间的开口小于5_7mm。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改进,沿从所述切割面到所述开口的方向,所述导引部开口逐渐靠近所述刀垫部。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改进,所述空间内的刀垫部设置为具有弧度机构的刀垫,它可以通过凹槽或者螺丝等其他的方式固定在刀头上。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改进,所述切割器还包括安装在所述的刀头上并适于自所述刀头上卸下的刀片,所述切割面设在所述刀片与刀垫部之间。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改进,所述导引部、刀垫部和刀片共同形成一个半封闭的空间和全封闭的空间。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改进,所述半封闭的空间的最小距离是3 — 9.8mm,优选为3—7mm 或者 4—8mm 或者 5--9.8mm n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改进,所述刀片可以为圆弧形或其他形状的锋利器件,所述切割器的刀片由连接部固定在到刀头上。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改进,所述连接部可以包含压制刀片的垫块部分和固定刀片及垫块的螺丝部分。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改进,所述导引部为圆润光滑形状。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改进,所述切割器的背面设置为与刀身齐平的结构或者圆滑的凸起结构或者圆滑的螺帽旋紧结构。 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改进,所述刀身上设有通孔。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改进,所述刀身的尾部具有钩状止退结构。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改进,,所述切割器整体成平板状。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的优点如下,I)由于切割面位于半封闭的空间开口内部,所以待切割物体即通常是衣物或绳索,只有在穿过所述空间前端的开口进入该空间后才能接触到切割面而实现切割,这样可以避免在慌乱中切割到紧贴衣物的肌肉,也可以避免误操作;2)沿从所述切割面到所述开口的方向,所述导引部逐渐靠近所述刀垫部,可以使得所述空间的开口及位于开口与切割面之间的进入通道能够保持较小的宽度,可以更好地避免误操作的可能性;3)另外,所述连接开口与切割面的进入通道也并非平直的,而是具有弯曲或变向结构,这样的结构也可加强其避免误伤或误操作的功效。【附图说明】图1是本产品实施例提供的切割器的组合图。图2是图1所示切割器的立体分解图。图3是图1背面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产品其中一种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产品另一种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加深对本技术的理解和认识,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产品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地说明和介绍。实施例1:参见图1、2,一种抢先急救切割器,包括刀头3、刀身5,所述刀头3包括基部及固定刀片的连接部及配合刀片切割的刀垫部、适于导引待切割物体的导引部1,所述基部及导引部形成一个半封闭的空间,适于切割物体的切割面42位于所述空间内,所述基部、导引部I具有超出所述切割面的部分并形成一进入所述空间的开口。实施例2: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请参照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切割器由刀身5、刀垫2、刀片4等部件组成。其中,刀片4、垫块40、滚花螺钉41及刀垫2安装在刀身5的前端凹槽部30,共同组成适于切割物体的刀头3,刀身5的中、后端为适于握持的刀柄50。其余结构和优点与实施例1完全相同。实施例3: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请继续参照图1与图2所示,刀头3为回勾结构,包括导引部I和刀垫2,刀片4安装或一体形成在刀柄50上,导引部I远离刀切割面42的一端为自由端,以导引待切割物体(图中未显示)接近适于切割物体的切割面42。导引部1、刀垫2、刀片4共同形成一个半封闭的空间6和一个全封闭空间31。适于切割物体的切割面42位于所述空间6内并面向所述半封闭空间的开口 62,因而待切割物体只有进入该半封闭空间内才能被切割面42切割。换言之,由于导引部I和基部入口 60具有超出所述切割面42的部分并形成一进入所述空间的开口,所以待切割物体(通常是厚实的衣物或绳索)只有在穿过所述空间6前端的开口 62进入该空间6后才能接触到切割面42而实现切割,入口处结构可以是直线型结构或者带有弯曲、弧度的结构等有利于被切割物进入。所述空间6的最小距尚可以是3—9.8mm,优选是5 — 7 mm,也可以是6- 8 mm,还可以是5-9.8 _,这样的设计可以较好的避免操作者的手指误入切割范围内照成误伤切割器操作者,同时这个距离也有利于切割物进入切割空间,并可以避免在慌乱中切割到紧贴衣物的肌肉。其余结构和优点与实施例1完全相同。实施例4: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导引部I的内壁(图中未标示,指的是靠近空间6的壁)与基部入口 60的内壁(图中未标示,指的是靠近空间6的壁)之间的距离较小,使得所述空间6的开口 62及位于开口 62与切割面42之间的进入通道64能够保持较小的宽度,可以避免体积较大物体进入,从而更好地避免误操作的可能性。另外,连接开口62与切割面42的进入通道64也并非平直的,即刀垫2为圆弧形状,这样的结构也可加强其避免误伤或误操作的功效。其余结构和优点与实施例1完全相同。实施例5: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切割面42可以与刀头3制作为一体,例如可以通过浇铸的方式,做成切割面或者说刀片,不可更换的一次性切割器。当然,刀垫2与刀片4也可以单独安装在刀头上,如本实施例的图2所示,从而使得刀片4在磨损或意外损坏后可转换角度或更换,增长切割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急救切割器,包括刀头、刀身,其特征在于,所述刀头包括基部及固定刀片的连接部及配合刀片切割的刀垫部、适于导引待切割物体的导引部,所述基部及导引部形成一个半封闭的空间,适于切割物体的切割面位于所述空间内,所述基部、导引部具有超出所述切割面的部分并形成一进入所述空间的开口,所述空间的开口小于9.8mm。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急救切割器,包括刀头、刀身,其特征在于,所述刀头包括基部及固定刀片的连接部及配合刀片切割的刀垫部、适于导引待切割物体的导引部,所述基部及导引部形成一个半封闭的空间,适于切割物体的切割面位于所述空间内,所述基部、导引部具有超出所述切割面的部分并形成一进入所述空间的开口,所述空间的开口小于9.8mm。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切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空间的开口小于6-8m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切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空间的开口小于5-7mm。4.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切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切割器还包括安装在所述的刀头上并适于自所述刀头上卸下的刀片,所述切割面设在所述刀片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磊蔡明刘永强杨恭礼于琳
申请(专利权)人:执鼎医疗科技江苏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