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生物反应罐的清洗无盲区的低翻边人孔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675200 阅读:98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2-15 00: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生物、制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用于生物反应罐的清洗无盲区的低翻边人孔,包括有安装在反应罐法兰旁的人孔颈部,所述人孔颈部上端设置有人孔盖,所述人孔颈部的高度为30-50mm,所述人孔颈部呈锥台形的斜面的倾斜角度为30-45°,所述人孔盖的下方设置有连接圈,所述连接圈的内侧面与人孔颈部上端外侧面焊接,所述人孔颈部上段为直线设置,下段为直线设置,中段为弧形过渡段。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人孔颈部的高度进行降低、并且将人孔颈部设置为锥台结构,解决了生物制药行业一直困扰的人孔清洗盲区的问题,使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顺利通过GMP、FAT生物容器清洗验证。(*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种用于生物反应罐的清洗无盲区的低翻边人孔
本技术涉及生物、制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用于生物反应罐的清洗无盲区 的低翻边人孔。
技术介绍
生物反应罐一般都要安装搅拌机,其罐体上均有与其连接的法兰F,且位于罐的上 封头的中心,为了加工、安装的需要,也都设计有人孔K,并放置于罐的上封头偏离于中心的 位置。目前,容器的人孔几乎都是用柱面向外延伸再加上人孔盖加压密封而成,这种结构形 式,在容器设计制造中很普遍、很经典,外形有圆形、椭圆型以及各种人孔盖加压密封的形 式。对生物反应罐的清洗,特别是对上封头内表面的清洗,包括人孔内壁和人孔盖,是用360 度无死角的清洗球P清洗,清洗的效果是要通过清洗覆盖面验证来界定。通过了验证后,以 后生产中以同样的工艺条件重复,就视其为清洗可靠,不再单独一一验证,并可实现自动清 洗功能。按照GMP要求,生物反应罐出厂前,FAT里就包含有清洗覆盖面验证。清洗覆盖面 验证的方法,是通过雾化喷枪,将一定比例的核黄素(维生素bl2)溶液,手工喷洒到罐内壁 各个区域,在经过了清洗程序后,打开人孔盖,用紫外灯照射其喷洒的核黄素区域,如果存 在清洗的盲区,或没有清洗干净有残留物(喷洒的核黄素),就会有明显的黄色荧光亮点,反 之,就证明清洗干净了,清洗覆盖面验证就通过了。目前,这种普遍传统结构的人孔的清洗验证就是一个问题。如图1所示,清洗球P 喷射覆盖面在人孔Kl就会形成三角形ABC的盲区,人孔颈部AB内侧、人孔盖AC内壁,就清 洗不到。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人孔存在清洗盲区的问题,现在特别提出整体结构无死角、易清洁 的一种用于生物反应罐的清洗无盲区的低翻边人孔。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用于生物反应罐的清洗无盲区的低翻边人孔,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安装 在反应罐法兰旁的人孔颈部,所述人孔颈部上端设置有人孔盖,所述人孔颈部的高度为 30-50mm,所述人孔颈部呈锥台形的斜面的倾斜角度为30-45°,所述人孔盖的下方设置有 连接圈,所述连接圈的内侧面与人孔颈部上端外侧面焊接,所述人孔颈部上段为直线设置, 下段为直线设置,中段为弧形过渡段。所述人孔盖通过铰链回转翻盖固定在人孔颈部。所述人孔颈部的高度为40mm,所述人孔颈部呈锥台形的斜面的倾斜角度为40°。本技术的优点在于:本技术将人孔颈部的高度进行降低、并且将人孔颈部设置为锥台结构,解决 了生物制药行业一直困扰的人孔清洗盲区的问题,使用本技术可顺利通过GMP、FAT生 物容器清洗验证。【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反应罐及人孔正视图。图2为现有反应罐及人孔俯视图。图3为本技术正视图。附图中:反应罐I,法兰2,人孔颈部3,人孔盖4,连接圈5。【具体实施方式】一种用于生物反应罐的清洗无盲区的低翻边人孔包括有安装在反应罐I法兰2 旁的人孔颈部3,所述人孔颈部3上端设置有人孔盖4,所述人孔颈部3的高度为30-50mm, 所述人孔颈部3呈锥台形的斜面的倾斜角度为30-45° , P的位置一般距离F位置为 200-300_。,所述人孔盖4的下方设置有连接圈5,所述连接圈5的内侧面与人孔颈部3上 端外侧面焊接,所述人孔颈部3上段为直线设置,下段为直线设置,中段为弧形过渡段。人 孔盖4通过铰链回转翻盖固定在人孔颈部3。优选的,所述人孔颈部3的高度为40_,所述 人孔颈部3呈锥台形的斜面的倾斜角度为40°。所述人孔颈部3斜面与封头开孔的对接吻合,封头是容器的与筒体连接且整体压 制成型的冲压标准件,封头是球面,人孔是圆锥面,他们的对接线焊接是一个空间曲线相贯 线,用数控编程和工业机器人可完成精确切割和焊接。本技术人孔为整体板材冲压翻边而成。原来人孔的高度方向的延伸段是柱 面,即沿高度方向的切面形状和大小相等它是经板材围成柱面卷板焊接而成,而翻边的锥 面是用整体平板下料,经模具冲压成型的。其结构决定加工方法。本技术将人孔颈部 3的高度进行降低、并且将人孔颈部3设置为锥台结构,图3中K2区域能够被清洗球P完全 覆盖,解决了生物制药行业一直困扰的人孔清洗盲区的问题,使用本技术可顺利通过 GMP, FAT生物容器清洗验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生物反应罐的清洗无盲区的低翻边人孔,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安装在反应罐(1)法兰(2)旁的人孔颈部(3),所述人孔颈部(3)上端设置有人孔盖(4),所述人孔颈部(3)的高度为30?50mm,所述人孔颈部(3)呈锥台形的斜面的倾斜角度为30?45°,所述人孔盖(4)的下方设置有连接圈(5),所述连接圈(5)的内侧面与人孔颈部(3)上端外侧面焊接,所述人孔颈部(3)上段为直线设置,下段为直线设置,中段为弧形过渡段。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生物反应罐的清洗无盲区的低翻边人孔,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安装在反应 罐(I)法兰(2 )旁的人孔颈部(3 ),所述人孔颈部(3 )上端设置有人孔盖(4 ),所述人孔颈部(3)的高度为30-50mm,所述人孔颈部(3)呈锥台形的斜面的倾斜角度为30-45°,所述人孔 盖(4)的下方设置有连接圈(5),所述连接圈(5)的内侧面与人孔颈部(3)上端外侧面焊接, 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隋庆马强国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英德生物医药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