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控面板及其制作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9667441 阅读:72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2-14 05:2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触控面板,该触控面板至少包含有复数条第一电极轴、复数条第二电极轴以及复数条导线,其中该些第一电极轴与对应的该些第二电极轴位于共平面且彼此互相缠绕及电性绝缘,该些导线则由同一方向连接对应的该第一电极轴与该第二电极轴。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触控面板的制作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触控面板及其制作方法,导线仅由一个方向连接电极轴,因此可有效减少显示区周围的导线预留空间,进一步增加触控面板的显示区大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触控
,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
技术介绍
在现今各式消费性电子产品的市场中,个人数位助理(PDA)、行动电话(mobilePhone)、笔记型电脑(notebook)及平板电脑(tablet PC)等可携式电子产品皆已广泛的使用触控面板(touch panel)作为其资料沟通的界面工具。此外,由于目前电子产品的设计皆以轻、薄、短、小为方向,因此在产品的设计上会希望能省略如键盘、滑鼠等传统输入装置,尤其在讲求人性化设计的平板电脑需求的带动下,触控式面板已经一跃成为关键的零组件之一 O习知的触控面板电极主要分为侦测X方向位置的电极轴与侦测Y方向位置的电极轴,分别从至少两个方向由导线连接至外部的微处理器上,因此,在触控面板周围因需预留至少两侧以上的空间以容纳导线,而减少了触控面板的显示区大小。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极轴相互缠绕且无交叉堆迭,且导线仅由一个方向连接电极轴,可有效减少显示区周围的导线预留空间,进一步增加触控面板的显示区大小。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触控面板,至少包含有复数条第一电极轴、复数条第二电极轴以及复数条导线,其中该些第一电极轴与对应的该些第二电极轴位于共平面且彼此互相缠绕及电性绝缘,该些导线则由同一方向连接对应的该第一电极轴与该第二电极轴。进一步的,更包括一基板,该基板上区分有一显示区及一周边区,该周边区位于该显示区的一侧,且该些第一电极轴及该些第二电极轴位于该显示区,该些导线位于该周边区。进一步的,该显示区上定义有至少一感应区块,各该感应区块内包含有单一条该第一电极轴与单一条该第二电极轴。进一步的,每一第一电极轴包括至少一沿第一方向成型的第一直杆部份、一沿第二方向成型的横杆部份及至少一第一交握部份,其中该横杆部分连接两个第一直杆部份,该第一交握部份是从该第一直杆部份沿着第二方向延伸形成,每一第二电极轴包括一沿该第一方向成型的第二直杆部份及至少一第二交握部份,其中该第二交握部份是从该第二直杆部份沿着第二方向延伸形成,该第一直杆部份与该第二直杆部份平行排列,该第一交握部份与第二交握部份相互缠绕但彼此电性绝缘形成复数个缠绕区。进一步的,该显示区上定义有至少一感应区块,各该感应区块内包含有两条并列设置的该第一电极轴与一条该第二电极轴。进一步的,每一第一电极轴包括一沿第一方向成型的第一直杆部份及至少一第一交握部份,其中该第一交握部份是从该第一直杆部份沿着一第二方向延伸形成,每一第二电极轴包括一沿第一方向成型的第二直杆部份及至少一第二交握部份,其中该第二交握部份是从该第二直杆部份沿着第二方向延伸形成,该第一直杆部份与该第二直杆部份平行排列,该第一交握部份与第二交握部份相互缠绕但彼此电性绝缘形成复数个缠绕区。进一步的,该些导线由同一方向分别连接于该第一直杆部份与该第二直杆部份。进一步的,该第一交握部份与第二交握部份相互缠绕的型态是直角交握或弧形交握。进一步的,该第一电极轴与该第二电极轴分别为一连续结构。进一步的,该第一电极轴、该第二电极轴以及该导线由相同材料所构成。进一步的,更包括一图案化屏蔽层,该图案化屏蔽层位于该些感应区块的外围,且各感应区块之间藉由该图案化屏蔽层隔开。进一步的,该些第一电极轴、该些第二电极轴、该些导线以及该图案化屏蔽层由相同材料所构成。进一步的,更包括一保护层,该保护层覆盖于该些第一电极轴、该些第二电极轴以及该些导线上。本专利技术另提供一种触控面板的制作方法,至少包含有以下步骤:形成复数条第一电极轴、复数条第二电极轴以及复数条导线,其中该些第一电极轴与对应的该些第二电极轴位于共平面且彼此互相缠绕及电性绝缘,该些导线则由同一方向分别连接对应的该些第一电极轴以及该些第二电极轴。进一步的,该些第一电极轴、该些第二电极轴以及该些导线由同一步骤所形成。进一步的,更包括提供一基板,该基板上区分有一显示区及一周边区,该周边区位于该显示区的一侧,且该些第一电极轴及该些第二电极轴形成于该显示区,该些导线形成于该周边区。进一步的,该显示区上分布有至少一感应区块,其中各该感应区块内形成有单一条该第一电极轴与单一条该第二电极轴。进一步的,该显示区上分布有至少一感应区块,其中各该感应区块内形成有两条并列设置的该第一电极轴与一条该第二电极轴。进一步的,更包括形成一图案化屏蔽层于各感应区块的外围,且各感应区块之间藉由该图案化屏蔽层隔开。进一步的,该些第一电极轴、该些第二电极轴、该些导线以及该图案化屏蔽层由同一步骤中形成。进一步的,更包括形成一保护层覆盖于该些第一电极轴、该些第二电极轴以及该些导线上。根据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第一电极轴与第二电极轴相互缠绕且无交叉堆迭,且导线仅由一个方向连接侦测不同方向位置的电极轴,因此可有效减少显示区周围的导线预留空间,进一步增加触控面板的显示区大小。【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第一较佳实施例之触控面板的结构上视图。图2为图1中沿着剖面线1-1’的剖面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第二较佳实施例之触控面板的结构上视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第三较佳实施例之触控面板的结构上视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之触控面板之制作方法的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熟习本专利技术所属
之一般技艺者能更进一步了解本专利技术,下文特列举本专利技术之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式,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构成内容及所欲达成之功效。为了方便说明,本专利技术之各图式仅为示意以更容易了解本专利技术,其详细的比例可依照设计的需求进行调整。在文中所描述对于图形中相对元件之上下关系,在本领域之人皆应能理解其系指物件之相对位置而言,因此皆可以翻转而呈现相同之构件,此皆应同属本说明书所揭露之范围,在此容先叙明。请参阅图1与图2,其中图1为本专利技术第一较佳实施例之触控面板的结构俯视图,图2为了图1中沿着剖面线1-1’的剖面图。如图所示,触控面板I至少包含有复数条第一电极轴22、复数条第二电极轴24以及复数条导线26,其中该些第一电极轴22与对应的该些第二电极轴24位于共平面且彼此互相缠绕及电性绝缘,该些导线26则由同一方向分别连接对应的该些第一电极轴22与该些第二电极轴24。触控面板I还可以包括一基板10,基板10上区分有一显不区12以及一周边区14,周边区14位于显示区12 —侧,第一电极轴22及第二电极轴24位于该显示区12,导线26位于该周边区14,其中,第一电极轴22以及第二电极轴24位于同一平面上,互相缠绕且不彼此交叉重叠。本实施例中,各第一电极轴22与各第二电极轴24皆为连续结构,也就是说,各第一电极轴22与各第二电极轴24在Y轴上分别呈现一不间断的图案,每一条呈纵向排列的第一电极轴22与第二电极轴24仅分别需要一条导线26与外部的微处理器相连,因此可有效地降低导线的数量,进而节省制作成本。另外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本专利技术中导线26仅由单一方向连接第一电极轴22以及第二电极轴24,因此仅需于显示区12周围预留单一侧的空间容纳导线26即可,同时也可以有效缩短导线的长度,降低导线的阻抗。此外,显示区12上更定义有至少一感应区块30,其范围以虚线表示。本实施例中,每一感应区块30内包含有单一条第一电极轴22以及单一条第二电极轴24。每一第一电极轴22包括至少一沿第一方向(例如为Y轴方向)成型的第一直杆部份22a、一沿第二方向(例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至少包含有:复数条第一电极轴、复数条第二电极轴以及复数条导线,其中该些第一电极轴与对应的该些第二电极轴位于共平面且彼此互相缠绕及电性绝缘,该些导线则由同一方向分别连接对应的该些第一电极轴与该些第二电极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至少包含有: 复数条第一电极轴、复数条第二电极轴以及复数条导线,其中该些第一电极轴与对应的该些第二电极轴位于共平面且彼此互相缠绕及电性绝缘,该些导线则由同一方向分别连接对应的该些第一电极轴与该些第二电极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更包括一基板,该基板上区分有一显示区及一周边区,该周边区位于该显示区的一侧,且该些第一电极轴及该些第二电极轴位于该显示区,该些导线位于该周边区。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该显示区上定义有至少一感应区块,各该感应区块内包含有单一条该第一电极轴与单一条该第二电极轴。4.根据权利要求3项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每一第一电极轴包括至少一沿第一方向成型的第一直杆部份、一沿第二方向成型的横杆部份及至少一第一交握部份,其中该横杆部分连接两个第一直杆部份,该第一交握部份是从该第一直杆部份沿着第二方向延伸形成,每一第二电极轴包括一沿该第一方向成型的第二直杆部份及至少一第二交握部份,其中该第二交握部份是从该第二直杆部份沿着第二方向延伸形成,该第一直杆部份与该第二直杆部份平行排列,该第一交握部份与第二交握部份相互缠绕但彼此电性绝缘形成复数个缠绕区。5.根据权利要求2项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该显示区上定义有至少一感应区块,各该感应区块内包含有两条并列设置的该第一电极轴与一条该第二电极轴。6.根据权利要求5项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每一第一电极轴包括一沿第一方向成型的第一直杆部份及至少一第一交握部份,其中该第一交握部份是从该第一直杆部份沿着一第二方向延伸形成,每一第二电极轴包括一沿第一方向成型的第二直杆部份及至少一第二交握部份,其中该第二交握部份是从该第二直杆部份沿着第二方向延伸形成,该第一直杆部份与该第二直杆部份平行排列,该第一交握部份与第二交握部份相互缠绕但彼此电性绝缘形成复数个缠绕区。7.根据权利要求4或6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该些导线由同一方向分别连接于该第一直杆部份与该第二直杆部份。8.根据权利要求4或6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该第一交握部份与第二交握部份相互缠绕的型态是直角交握或弧形交握。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江耀诚谢燕俊赖彬黄丽妹
申请(专利权)人:宸鸿科技厦门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