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控面板及其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9667440 阅读:79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2-14 05:2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触控面板,包括:一基板,具有一中心区及一周边区;一触控感应层,设置于基板上;一线路层,设置于基板的周边区上,且与触控感应层电性连接;一第一遮蔽层,设置于基板的周边区上覆盖该线路层;一透明接合层,设置第一遮蔽层上;一盖板,设置于透明接合层上方;一第二遮蔽层,设置于盖板与透明接合层之间,且对应于周边区。本发明专利技术亦提供该触控面板的制造方法。采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方案,可缩小边框宽度,满足窄边框触控面板的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触控面板及其制造方法
本专利技术系有关一种触控面板及其制造方法,特别是一种窄边框的触控面板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触控面板的功能在于使用者能够透过手指或触控笔执行输入的功能。一般而言,触控面板可依据感测方法而分为电阻式、电容式、音波式、及光学式等触控面板。一般触控面板的表面区域可大略分为两部分,其分别为非可视区及可视区。一般来说,非可视区位于可视区的周围且形成一边框,避免使用者在操作时直接看到非可视区中对应设置的线路等元件,通常会使用黑色物质遮蔽非可视区,因此使用者看到的非可视区可为一位于可视区周围的黑色边框。可视区则为使用者所触控且操作的部分。第1A图显示一传统触控面板的部分剖面示意图。为了简明起见,在第1A图中仅绘出传统触控面板的部分元件。参见第1A图,触控面板100包括一基板20,其上依序形成有一触控感应层28、一线路层48、一透明接合层58、一盖板78,一形成于盖板78周边的遮蔽层68;所述线路层48形成于该基板78周边,且与该触控感应层28电性连接。第1B图显示传统触控面板100的上视图。如第1B图所示,触控面板100可分为一可视区A及一围绕可视区A的非可视区B,其中非可视区B的范围由遮蔽层68定义,该遮蔽层68用以遮蔽该线路层48。实际上,为防止当使用者从上方以一倾斜角检视触控面板100时看到非可视区B中遮蔽层68下方的线路层48,遮蔽层68需相对线路层48内推一距离D。并且,由于从盖板78外侧边缘到线路层48内侧边缘的一距离为Z,因此触控面板100的遮蔽层68的一般设计宽度为距离D与Z的总和,即边框的宽度为D与Z的总和。然而,随着近年来对于窄边框触控面板的需求,若能进一步缩小边框宽度(或遮蔽层宽度)将具有极大助益。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系有关一种触控面板,包括:一基板,具有一中心区及一周边区;一触控感应层,设置于基板上;一线路层,设置于基板的周边区上,且与触控感应层电性连接;一第一遮蔽层,设置于基板的周边区上覆盖线路层;一透明接合层,设置于第一遮蔽层上;一盖板,设置于透明接合层上方;一第二遮蔽层,设置于盖板与透明接合层之间,且对应于周边区。在一实施例中,透明接合层还设置于触控感应层上。本专利技术亦有关一种触控面板的制造方法,包括:提供一基板,具有一中心区及一周边区;形成一触控感应层于基板上;形成一线路层于基板的周边区上,且与触控感应层电性连接;形成一第一遮蔽层于基板的周边区上以覆盖线路层;及以一透明接合层将一盖板接合至第一遮蔽层上,其中盖板与透明接合层接合的一侧的边缘上形成有一第二遮蔽层,且第二遮蔽层对应于周边区。在一实施例中,第一遮蔽层与第二遮蔽层均可藉由印刷制程形成。在一实施例中,透明接合层还接合至触控感应层上。采用本专利技术的方案,可缩小边框宽度,满足窄边框触控面板的需求。附图说明图1A是一传统触控面板的部分剖面示意图。图1B是一传统触控面板的上视图。图2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一触控面板的剖面示意图。图3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一触控面板的触控感应层和线路层的上视图。图4A-4D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一触控面板的制造方法。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制作与使用方式。但应注意的是,本专利技术提供许多可供应用的概念,其可以多种特定型式实施。文中所举例讨论的特定实施例仅为制造与使用本专利技术的特定方式,非用以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此外,在不同实施例中可能使用重复的标号或标示。这些重复仅为了简单清楚地叙述本专利技术,不代表所讨论的不同实施例及/或结构的间具有任何关联性。再者,当述及一第一材料层位于一第二材料层上或之上时,包括第一材料层与第二材料层直接接触或间隔有一或更多其他材料层的情形。在图式中,实施例的形状或是厚度可扩大,以简化或是方便标示。再者,图中未绘示或描述的元件,为所属
中具有通常知识者所知的形式。第2图显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一触控面板1000的剖面示意图。为了简明起见,在第2图中仅绘出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直接相关的触控面板1000的部分元件。参见第2图,触控面板1000包括一基板20,具有一中心区A”及一环绕中心区A”的周边区B”;一触控感应层30自该中心区A”延伸至该周边区B”。在一实施例中,触控感应层30仅设置于中心区A”。一线路层50,设置于该基板20的周边区B”上,且与触控感应层30电性连接。在一些实施例中,线路层50电性连接至一软性电路板(未绘示)。一第一遮蔽层55,设置于基板的周边区B”上覆盖该线路层50。一透明接合层60设置于该触控感应层30及第一遮蔽层55上,所述透明接合层60可为光学胶、水胶等材料。在一实施例中,透明接合层60可仅设置于第一遮蔽层上55上。一盖板80设置于透明接合层60上方,其中一第二遮蔽层75设置于盖板80与透明接合层60之间,且对应于周边区B”。基板20和盖板80可为任何透光材质,例如玻璃材质、PET薄膜。如图3,在一实施例中,触控感应层30包括复数个第一轴向的感测电极30X及复数个第二轴向的感测电极30Y。所述第一轴向的感测电极30X与第二轴向的感测电极30Y彼此电性隔离。各第一轴向的感测电极30X包含复数个的第一电极块311和复数个连接线301,每两个相邻的第一电极块311通过连接线301相互连接。各第二轴向的感测电极30Y包含复数个的第二电极块312和复数个跨接线302,每两个相邻的第二电极块312通过跨接线302相互连接。连接线301和跨接线302之间设置有绝缘层303,藉由此绝缘层303可将第一感测电极30X及第二感测电极30Y彼此电性隔离。以上虽形成如第1图所示的排列,但触控感应层的图案并不限于此,触控感应层可以是单层单轴或是双层双轴的图案,凡在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范围内,作任意的更动与润饰,均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触控感应层可由任意的透明电极材料形成,例如氧化铟锡、氧化铟锌、氧化铟镓、氧化铟镓锌、纳米银线、纳米碳管、石墨烯等。线路层50包括复数条线路501,该复数条线路501分别与各轴向的感测电极电性连接。在一实施例中,第一遮蔽层55材质可为有色油墨或有色光阻。在一实施例中,第二遮蔽层75材质与第一遮蔽层55相同,但两者亦可不同。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触控面板与传统触控面板不同的是,如第2图所示,由于在线路层50与透明接合层60之间的周边区B”增设了一额外的遮蔽层(第一遮蔽层55)覆盖线路层50,因此就算当使用者从上方以一倾斜角检视触控面板1000时,第二遮蔽层60并不需要相对线路层50内推一距离D即可达到遮蔽效果。采用本专利技术的触控面板结构,第一遮蔽层55与第二遮蔽层75所形成的遮蔽区域的宽度仅为Z,即边框的宽度为Z。因此相较于前案的触控面板,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触控面板可具有更窄的边框宽度,使其具有面积更大的可视区,进而增加使用者可触控操作的范围。第4A-4D图显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一触控面板1000的制造方法。以下将根据第4A-4D图叙述触控面板1000的制造方法。参见第4A图,首先在基板20上形成一触控感应层30,然后在基板20的周边区B”上形成一线路层50,其中线路层50与触控感应层30电性连接。接着,形成一第一遮蔽层55于周边区B”内以覆盖线路层50。触控感应层30可包括任何习知的触控感应层结构。在一些实施例中,线路层50可电性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触控面板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基板,具有一中心区及一周边区;一触控感应层,设置于该基板上;一线路层,设置于该基板的该周边区上,且与该触控感应层电性连接;一第一遮蔽层,设置于该基板的周边区上覆盖该线路层;一透明接合层,设置该第一遮蔽层上;一盖板,设置于该透明接合层上方;一第二遮蔽层,设置于该盖板与该透明接合层之间,且对应于该周边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基板,具有一中心区及一周边区;一触控感应层,设置于该基板上;一线路层,设置于该基板的该周边区上,且与该触控感应层电性连接;一第一遮蔽层,设置于该基板的周边区上覆盖该线路层;一透明接合层,设置该第一遮蔽层上;一盖板,设置于该透明接合层上方,并通过该透明接合层接合于设有该触控感应层、该线路层及该第一遮蔽层的该基板;一第二遮蔽层,形成于该盖板上并位于该盖板与该透明接合层之间,且对应于该周边区;其中从所述盖板外侧边缘到所述线路层内侧边缘的一距离为Z,所述第一遮蔽层与所述第二遮蔽层所形成的遮蔽区域的宽度仅为Z。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该触控感应层自该中心区延伸至该周边区。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该触控感应层设置于该中心区。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该第一遮蔽层与该第二遮蔽层颜色相同。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该透明接合层还设置于该触控感应层上。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该触控感应层包括复数个第一轴向的感测电极及复数个第二轴向的感测电极,且该些第一轴向的感测电极与第二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晶叶惠林邱宗科
申请(专利权)人:宸鸿科技厦门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