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益煌专利>正文

掀闭式模具的灌注孔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966619 阅读:19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掀闭式模具的灌注孔装置,尤其是在制造现代运动鞋鞋底时,为使加装的气垫和弹性物不致生产位移,提供这种具有灌注孔装置的鞋模。在制鞋底时,先将气垫或弹性物置于模具内,它受上下模具的夹持定位,再于灌注孔中灌注胶液并加温成型,使气垫和弹性物不致有偏位现象产生,保证产品的优良品质,提高成品率。(*该技术在200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模具尤其是制鞋模具的改进。现有的制鞋模具为掀闭式模具,如图1所示,其主要结构为一上下模具1、3所构成,上下模具间以枢钮2方式连接,下模具3为依鞋型制成内凹的母模,上模具1则为对应的公模,上下模具1、3闭合时,二模具间形成适当的容置空间,两模具的闭合状态是藉其一侧的栓锁装置4来实现的。现今为使运动鞋鞋底更富有弹性,往往在鞋底成型时,在其中加装气垫或弹性物,这样,现有的鞋模在将气垫或弹性物放置在下模具3对应脚跟位置的预定位置,再将胶液注于凹槽内,后将上模具闭合,经加温成型的整个过程中,由于气垫或弹性物的重量轻,又略具飘浮性,在胶液流质液体注入时,极易造成气垫与弹性物的移位,而产生次品。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鞋底加装气垫或弹性物不致产生移位的改良型鞋模模具的灌注孔装置。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它主要是在掀闭式模具的上模具适当位置穿设一灌注孔,配合一对相应栓体而成。本技术的详细结构由给出的实施例附图予以详细的描述:图1为本技术现有技术结构图。图2为本技术结构立体图。图3为本技术另一结构立体图。图1中:1为上模具,2为枢钮,3为下模具,4为栓锁装置,5-->为气垫。图2为本技术结构立体图,如图所示,本技术整体结构亦大致为掀闭式的上下模具1、2组成,其主要改良是在上模具1的适当位置(大约在于前足部位)穿设一灌注孔15贯通上模具1,并配合一对应的栓体16而成,栓体可将该灌注孔15密闭。其中灌注孔15大致为一上宽下窄的锥形槽孔,其对应的两侧壁缘由上至下开设有适当深度的纵槽13,于二纵槽13底部乃同向衔接开设适当的横槽14,该栓体16的形状是配合灌注孔15而设计的,大致也为一锥形体,其外径大致等于灌注孔15内径,当栓体置入灌注孔15时,可形成紧密的闭合,于其对应的两侧上缘各突具一嵌块12,在其顶缘则形成一供旋转时手部施力的转钮部11。制造鞋底时,将气垫或弹性物先置于下模具3的预定位置,而后盖合上模具1,利用上下模具1、3的闭合,对气垫或弹性物形成适当的夹持定位,再将胶液自该灌注孔15注入上下模具1、3形成的容置空意内,而后将该栓体16之二嵌块12对应灌注孔15的二纵槽13,顺势将栓体16导入灌注孔15内部,至纵槽13底部再向横槽14方向旋转,利用嵌块12与该二横槽14形成嵌制,使栓体16不致脱离该灌注孔15并形成密闭状态,使胶液不致由灌注孔15流溢,而后经加温成型,即完成鞋底的制造。另外,本技术的灌注孔与栓体配合的结构设计,亦可如图3所示,令该灌注孔15的内缘形成适当的阴螺纹18,而该栓体16的外缘则形成对应的阳螺纹17,在胶液灌注完成后,利用栓体16的阳螺纹17配合灌注孔15的阴螺纹18,以转钮部11带动栓体16旋设于灌注孔15内,达到紧密闭合的状态。-->本技术的优点在于:提供这种具有灌注孔装置的鞋模,在制鞋底时,先将气垫或弹性物置于模具内,受上下模具的夹持定位,再于灌注孔中灌注胶液并加温成型,使气垫与弹性物不致有偏位的现象产生,保证了产品的优良品质,成品率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掀闭式模具的灌注孔装置,其结构主要为掀闭式上下模具,其特征在于:在上模具的适当位置穿设一适当形状的灌注孔,并配合一对应的栓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掀闭式模具的灌注孔装置,其结构主要为掀闭式上下模具,其特征在于:在上模具的适当位置穿设一适当形状的灌注孔,并配合一对应的栓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说的掀闭式模具的灌注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说的灌注孔为一上宽下窄的锥形槽孔,其对应的两侧壁由上至下开设有适当深度的纵槽,于二纵槽底部乃同向衔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益煌张哲雄
申请(专利权)人:张益煌张哲雄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