枢轴元件及具有其的折叠式电子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9664288 阅读:81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2-13 22:25
一种枢轴元件及具有其的折叠式电子装置,该枢轴元件适用于传输电子信号,包括一枢轴、一活动套筒与一软性印刷电路板。枢轴具有一中央轴体,中央轴体两端分别设置有可相对枢转的一第一固定件与一第二固定件。活动套筒套设于中央轴体上且位于第一固定件与第二固定件之间,使活动套筒可以中央轴体为轴心而转动。软性印刷电路板具有多条信号线,软性印刷电路板的中间部分黏贴于活动套筒上。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有效释放软性印刷电路板的拉扯力道,进而达到保护软性印刷电路板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枢轴元件及具有其的折叠式电子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枢轴元件及折叠式电子装置,特别涉及一种保护软性印刷电路板的枢轴元件及折叠式电子装置。
技术介绍
一般折叠式电子装置例如为笔记本电脑、行动电话或电子书阅读器等多采用枢轴元件,例如折叠式电子装置的屏幕与底座之间通过枢轴元件来枢接,使屏幕可以相对于底座开启或盖合。在实务上,折叠式电子装置的屏幕与底座往往通过软性印刷电路板来达成各元件间的电性连接,并利用软性印刷电路板可挠曲的特性,让软性印刷电路板经过枢轴元件来电性连接可相对转动的屏幕与底座。然而,软性印刷电路板在折叠及翻转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和枢轴元件往复摩擦,而软性印刷电路板常因受到枢轴元件的摩擦或干涉,很容易造成软性印刷电路板的磨损而成为不良品,甚至,造成软性印刷电路板断裂。其次,当使用者用力开启或盖合屏幕时,软性印刷电路板常受到屏幕或底座的带动,而使软性印刷电路板受到不均等的拉扯力道,很容易使软性印刷电路板受到不均等的拉扯力道而成为不良品,甚至,造成软性印刷电路板断裂。再者,由于要将软性印刷电路板两端的接头(connector)穿过中空的枢轴元件以完成组装,于是限制了软性印刷电路板两端的接头的尺寸不能大于枢轴元件的空腔尺寸。因此,造成软性印刷电路板组装的困难度。基于上述,一般的枢轴元件已无法满足使用者的需求。因此,枢轴元件如能降低往复摩擦软性印刷电路板,并能调整软性印刷电路板的拉扯力道,来保护软性印刷电路板。甚至,使软性印刷电路板两端的接头的尺寸不受枢轴元件限制来降低现有组装的困难度,以提升枢轴元件使用的便利性。这是值得研究的方向。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枢轴元件,可以降低软性印刷电路板因折叠式电子装置的重复开合而产生损坏。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可传输电子信号的枢轴元件,包括一枢轴、一活动套筒与一软性印刷电路板。枢轴具有一中央轴体,中央轴体两端分别设置有可相对枢转的一第一固定件与一第二固定件。活动套筒套设于中央轴体上且位于第一固定件与第二固定件之间,使活动套筒可以中央轴体为轴心而转动。软性印刷电路板,具有多条信号线,软性印刷电路板的中间部分黏贴于活动套筒上。在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上述中央轴体为一圆柱体,活动套筒为一中空管体,中央轴体穿设于活动套筒内。[0011 ] 在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上述软性印刷电路板的两端分别具有一第一边接头与一第二边接头,软性印刷电路板的中间部份具有一线路弯折部,其中线路弯折部黏贴于活动套筒上,其中所述多条信号线随线路弯折部的形状弯折并连接第一边接头与第二边接头。在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上述软性印刷电路板黏贴活动套筒的部份外侧壁上。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折叠式电子装置,包括一本体、一上壳体与一枢轴元件。上壳体具有一屏幕。枢轴元件连接于本体与上壳体,使上壳体与本体可相对枢转,枢轴元件包括一枢轴、一活动套筒与一软性印刷电路。枢轴具有一中央轴体,中央轴体两端分别设置有可相对枢转的一第一固定件与一第二固定件,第一固定件固设于本体,第二固定件固设于上壳体。活动套筒套设于中央轴体上且位于第一固定件与第二固定件之间,使活动套筒可以中央轴体为轴心而转动。软性印刷电路板具有多条信号线,软性印刷电路板的中间部分黏贴于活动套筒上。其中软性印刷电路板的两端分别连接本体与上壳体,用以传输电子信号。在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上述中央轴体为一圆柱体,活动套筒为一中空管体,中央轴体穿设于活动套筒内。在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上述软性印刷电路板的两端分别具有一第一边接头与一第二边接头,软性印刷电路板的中间部份具有一线路弯折部,其中线路弯折部黏贴于活动套筒上,其中这些信号线随线路弯折部的形状弯折并连接第一边接头与第二边接头。在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上述软性印刷电路板黏贴活动套筒的部份外侧壁上。在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上述上壳体的一侧边具有一容置槽,用以容置枢轴元件,且软性印刷电路板的两端分别自容置槽穿出并分别连接于主体中的电路板与上壳体中的电路板。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的枢轴元件由活动套筒套设枢轴,以及软性印刷电路板贴附于活动套筒上所组成。因此,上述枢轴元件利用可随软性印刷电路板转动的活动套筒,可以有效释放软性印刷电路板的拉扯力道,进而达到保护软性印刷电路板的效果,另本专利技术的结构设计成本低廉且组装容易,相当适用于可携式电子装置。本专利技术的枢轴元件可以降低往复摩擦或拉扯软性印刷电路板的机会,并通过活动套筒来调整软性印刷电路板的拉扯力道,以降低软性印刷电路板折损断裂的机会。甚至,使软性印刷电路板两端的接头的尺寸不受枢轴元件限制来降低现有组装的困难度,以提升枢轴元件使用的便利性的机会。为让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式,作详细说明如下。【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枢轴元件分解示意图。图2为根据图1的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的枢轴元件组合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的折叠式电子装置的示意图。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1:枢轴元件3:折叠式电子装置10:枢轴101:中央轴体102:第一固定件104:第二固定件12:活动套筒122:外侧壁124:内侧壁126:通孔14:软性印刷电路板142:第一边接头144:第二边接头146:线路弯折部32:本体322:容置结构34:上壳体342:屏幕344:容置槽346:容置结构【具体实施方式】为了充分了解本专利技术,于下文将例举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且其并非用以限定本专利技术。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枢轴元件分解示意图。图2为根据图1的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的枢轴元件组合示意图。请参阅图2与图1。一种可传输电子信号的枢轴元件1,包括一枢轴10、一活动套筒12与一软性印刷电路板14。在实务上,枢轴元件I可以运用在笔记本电脑、行动通讯装置、电子游戏机或电子辞典等折叠式电子装置或是其它折叠式装置上,其中枢轴元件I枢接折叠式电子装置的屏幕端与键盘端,而折叠式电子装置通过枢轴元件I的软性印刷电路板14来传输电子信号。由此可知,软性印刷电路板14的妥善状况将影响折叠式电子装置的电子信息传输,而本专利技术的枢轴元件I由活动套筒12套接枢轴10而形成活动转轴,其中软性印刷电路板14的中间部分贴附于活动套筒12。藉此,软性印刷电路板14通过活动套筒12来释放拉扯力道,使枢轴元件I可以降低折损或磨损软性印刷电路板14的机会,进而保护软性印刷电路板14。详细来说,枢轴10具有一中央轴体101,中央轴体101两端分别设置有可相对枢转的一第一固定件102与一第二固定件104。在实务上,第一固定件102或第二固定件104可以相对于中央轴体101的单一端来转动,或是第一固定件102与第二固定件104可以相对于中央轴体101两端来转动。当然,第一固定件102或第二固定件104可以相对于中央轴体101来往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转动。本实施例不限制枢轴10的第一固定件102或第二固定件104相对于中央轴体101的转动方式。值得一提的是,第一固定件102或第二固定件104例如设有多个紧固孔,以供螺丝或铆钉穿过,从而将第一固定件102或第二固定件104固定于折叠式电子装置的屏幕端与键盘端,例如笔记本电脑具有屏幕的上壳体(图未示)与键盘底座(图未示)。本实施例不限制固定件的形式。举例来说,枢轴10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枢轴元件,适用于传输电子信号,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枢轴,具有一中央轴体,该中央轴体两端分别设置有可相对枢转的一第一固定件与一第二固定件;一活动套筒,套设于该中央轴体上且位于该第一固定件与该第二固定件之间,使该活动套筒以该中央轴体为轴心而转动;以及一软性印刷电路板,具有多条信号线,该软性印刷电路板的中间部分黏贴于该活动套筒上。

【技术特征摘要】
2012.08.01 TW 1011276831.一种枢轴兀件,适用于传输电子信号,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枢轴,具有一中央轴体,该中央轴体两端分别设置有可相对枢转的一第一固定件与一第二固定件; 一活动套筒,套设于该中央轴体上且位于该第一固定件与该第二固定件之间,使该活动套筒以该中央轴体为轴心而转动;以及 一软性印刷电路板,具有多条信号线,该软性印刷电路板的中间部分黏贴于该活动套筒上。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枢轴元件,其特征在于,该中央轴体为一圆柱体,该活动套筒为一中空管体,该中央轴体穿设于该活动套筒内。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枢轴元件,其特征在于,该软性印刷电路板的两端分别具有一第一边接头与一第二边接头,该软性印刷电路板的中间部份具有一线路弯折部,其中该线路弯折部黏贴于该活动套筒上,其中所述多条信号线随该线路弯折部的形状弯折并连接该第一边接头与该第二边接头。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枢轴元件,其特征在于,该软性印刷电路板黏贴该活动套筒的部份外侧壁上。5.一种折叠式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本体; 一上壳体,具有一屏幕;以及 一枢轴元件,连接于该本体与该上壳体,使该上壳体与该本体可相对枢转,该枢轴元件包括: 一枢轴,具有一中央轴体,该中央轴体两端分别设置有可相对枢转的一第一固定件与一第二固定件,该第一固定件固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萧子霖
申请(专利权)人:金宝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泰金宝电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