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确定完整油水相对渗透率曲线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9663725 阅读:181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2-13 20:58
本发明专利技术为确定完整油水相对渗透率曲线的方法,包括:(1)依据高注水冲刷倍数实验数据,确定不同储层渗透率下的极限驱油效率和水相最大相对渗透率,建立极限驱油效率和水相最大相对渗透率随岩心渗透率的变化规律,由此求取所用岩心渗透率对应的极限驱油效率和水相最大相对渗透率;(2)将常规相对渗透率曲线,转化成相对渗透率特征曲线形式,建立油相、水相相对渗透率计算公式:(3)求取转折点含水饱和度Sw1和最大含水饱和度Swhmax;(4)求取油相相对渗透率kro,以转折点为分界点,低于该饱和度时油相相对渗透率值不变;高于该饱和度则利用油相渗透率与含水饱和度的半对数关系求取;(5)求取水相相对渗透率krw,以转折点为分界点,低于该饱和度时水相相对渗透率值不变;高于该饱和度则利用水相相对渗透率特征曲线的校正系数cw和拟合系数aw,bw外推求取并进行校正。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石油开发油藏工程
,具体地涉及确定完整油水相对渗透率曲线的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开发进程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中高渗砂岩油藏将进入特高含水开发阶段(综合含水大于90%),该阶段油藏的开发规律不同于中高含水开发阶段。目前,国内外表征相对滲透率曲线的方法都是基于相对渗透率实验的常规处理,注水倍数一般低于50倍,而未见考虑高注水冲刷倍数下相对渗透率曲线形态或变化表征的研究,开展长期注水冲刷后水驱油理论研究也很少。相对渗透率曲线表征存在以下难点:①特高含水阶段油藏渗流特征发生变化,水驱特征曲线出现上翘现象,油水相对滲透率比KノKnt与e_bsw不再如常规完全呈线性关系;线性关系只适合相对渗透率曲线的中间段,而不能表征完整的相对渗透率曲线。②较高注水倍数下的相对渗透率曲线具有分段非线性特征;特高含水阶段Ig(Kro)?Sw也呈线性关系,此时油水相对渗透率比值对实际生产中含水率的影响较小,则此阶段相对渗透率曲线的表征精度要求不高。③传统驱油效率认识与矿场密闭取心结果相矛盾:传统(相对渗透率实验)认识认为水驱油效率一般低于60% ;而矿场密闭取心分析认为水驱油效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确定完整油水相对渗透率曲线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依据高注水冲刷倍数实验数据,确定不同储层渗透率下的极限驱油效率和水相最大相对渗透率,建立极限驱油效率和水相最大相对渗透率随岩心渗透率的变化规律,由此求取所用岩心渗透率对应的极限驱油效率和水相最大相对渗透率;(2)将常规相对渗透率曲线,转化成相对渗透率特征曲线形式,建立油相、水相相对渗透率计算公式:kro=10aoSw+bo-co,krw=10awSw+bw-cw;(3)求取转折点含水饱和度Sw1和最大含水饱和度Swhmax;(4)求取油相相对渗透率kro,以转折点为分界点,低于该饱和度时油相相对渗透率值不变;高于该饱和度则利...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确定完整油水相对渗透率曲线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依据高注水冲刷倍数实验数据,确定不同储层渗透率下的极限驱油效率和水相最大相对滲透率,建立极限驱油效率和水相最大相对渗透率随岩心滲透率的变化规律,由此求取所用岩心渗透率对应的极限驱油效率和水相最大相对渗透率; (2)将常规相对渗透率曲线,转化成相对渗透率特征曲线形式,建立油相、水相相对渗透率计算公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确定完整油水相对渗透率曲线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3)中所述的求取转折点含水饱和度为含水率98%时的含水饱和度。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确定完整油水相对渗透率曲线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3 )进ー步包括: (3.1)选取相对渗透率曲线中高注水冲刷倍数下转折点为含水率达到98%,根据分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洪敏王友启聂俊吕成远尚绪兰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