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纸辊和图像形成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9660371 阅读:84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2-13 06:2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送纸辊和使用上述送纸辊的图像形成装置,该送纸辊特别是在使用灰分多的纸时或在低温低湿环境下使用时,能够从使用初期长开始期间维持良好的摩擦系数,能够可靠地防止送纸不良。送纸辊(1)的特征在于,在由弹性材料构成的辊主体(2)的外周面(5)将多个凸条(6)等间隔一体形成,该凸条(6)的截面形状是以旋转方向的前方侧作为斜边(7),以后方侧作为与通过辊主体(2)的中心轴(L)的直线(8)一致的邻边(9)的大致直角三角形状,并且上述斜边(7)与邻边由曲线(10)、(11)连接而均形成为弧状。图像形成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上述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送纸辊(1)。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送纸辊和图像形成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在静电式复印机和各种打印机等的图像形成装置中用于送纸的送纸辊和具备上述送纸辊的图像形成装置。
技术介绍
例如在静电式复印机、激光打印机、普通纸传真装置及它们的复合机或喷墨打印机等的图像形成装置以及在自动柜员机(ATM)等机器类的送纸机构中安装有各种送纸辊。作为上述送纸辊,可举出一边与纸(包括塑料膜等,以下相同)接触一边旋转利用摩擦来输送纸的,例如供纸辊、输送辊、压纸辊、排纸辊等。作为上述送纸辊,以往一般使用具备如下的辊主体的辊:辊主体例如由橡胶的交联物等弹性材料形成为筒状,且其外周面成为与纸接触的面。但是,在上述辊主体的外周面容易附着由纸产生的纸粉、污垢,在与纸的反复接触中,上述外周面蓄积上述纸粉、污垢,由此降低外周面与纸的接触面积、摩擦系数,很快产生送纸不良。已知为了从使用初期开始长期间维持良好的摩擦系数而防止送纸不良,有效的是在辊主体的外周面,与上述辊主体的轴向平行地形成多根凸条或凹槽,并且为了使上述效果最优化,已对上述凸条、凹槽的形状进行了各种探讨以至实用化。其中,通常广泛使用的是在辊主体的外周面将多根与该辊主体的轴向正交的方向的截面形状为正态分布曲线状的凸条以等间隔排列于圆周方向的送纸辊(通常称为K滚花)。另外,通常,例如专利文献I的图2?图4中所示的,在辊主体的外周面将多根与该辊主体的轴向正交的方向的截面形状为大致V字状、大致U字状等的凹槽以等间隔排列于圆周方向的送纸辊(通常称为角滚花)也同样被广泛使用。其中,前者的K滚花,尤其在反复使用时,对因纸粉、污垢的附着而引起的摩擦系数的降低的抑制方面很有效。另外,后者的角滚花对使用初期的摩擦系数的提高方面有效。此外,专利文献3中记载有所谓的锯齿形状的送纸辊,其将多根与辊主体的轴向正交的方向的截面形状为圆周方向的一侧与另一侧的边的倾斜角度不同的大致三角形状的凸条以等间隔且邻接的凸条间中边彼此直接相接的方式排列于圆周方向。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11-106067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3-112833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人进行研究的结果发现,对于上述现有的送纸辊而言,它们在从使用初期开始长期间维持良好的摩擦系数的效果方面,可以说均不充分。特别是近年为了降低上述机器类的运行成本,在大量使用灰分多的廉价的纸,但上述灰分多的纸容易产生纸粉、污垢,并且该趋势显著。另外,低温下橡胶变硬且摩擦系数变小,因此例如在温度10°c、相对湿度15%这样的低温低湿环境下上述趋势更加显著。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送纸辊和使用上述送纸辊的图像形成装置,所述送纸辊,特别是在使用灰分多的纸时或在低温低湿环境下使用时,也能够从使用初期开始长期间维持良好的摩擦系数,能够可靠地防止送纸不良。本专利技术的送纸辊的特征在于,具备由弹性材料一体形成为在外周面以等间隔配设有多个凸条的筒状的辊主体,其中,上述凸条的与上述辊主体的轴向正交的方向的截面形状是以上述辊主体的圆周方向上的该辊主体的旋转方向的前方侧作为斜边,以后方侧作为与通过上述辊主体的中心轴的直线一致的邻边的大致直角三角形状,并且,上述圆周方向上的上述斜边的一端侧与上述邻边的相交处以及上述斜边的另一端侧与邻接的凸条的邻边的相交处均为弧状。由后述的实施例、比较例的结果可知,采用在辊主体的外周面将具有上述截面形状的多个凸条以等间隔配设的本专利技术的送纸辊,则与先前说明的现有的送纸辊相比,特别是在使用灰分多的纸时或在低温低湿环境下使用时,能够从使用初期开始长期间维持良好的摩擦系数,能够可靠地防止送纸不良。S卩,将本专利技术的送纸辊压接于所输送的纸的表面,以将上述凸条的斜边侧成为旋转方向的前方侧,以邻边(与直角邻接的2边中的I边)成为旋转方向的后方侧的方式设定旋转方向,在该状态下进行旋转时,与具有其他凹凸形状的送纸辊相比,使凸条的尤其前端部的变形量变大,能使在该前端部产生的应力变大。具体而言,(I)与现有的K滚花、角滚花等的凸条或凹槽的旋转方向的前方侧和后方侧的倾斜相等的送纸辊相比,使压接的应力容易集中在上述凸条的前端部向邻边侧压缩的方向,(2)通过将邻接的凸条的斜边与邻边的相交处如上述那样形成为弧状,从而与现有的锯齿形状的送纸辊相比,能够防止上述(I)的变形被邻接的凸条所妨碍,进而,由于(I)和(2)的结合,能够增大凸条的特别是在前端部的变形量,从而能够增大在该前端部产生的应力。因此,通过将构成一个凸条的前端部的斜边与邻边的相交处设为弧状,从而使上述前端部的外表面成为光滑的连续面,增大与纸的表面的接触面积,并且结合不会因上述变形而上述接触面积发生大的变动的情况,能够提高对上述纸的表面的压接力并使其稳定。另外,上述凸条即使在先前说明的低温低湿环境下也因上述机理能够进行良好的变形,能够将辊主体的外周面的表观硬度维持在尽可能小的范围。因此在上述低温低湿环境下,即使形成辊主体的橡胶组合物的交联物变硬,也能够确保与纸的表面的接触面积,抑制摩擦系数的降低。并且,如果使上述本专利技术的送纸辊沿上述旋转方向旋转,则随着该旋转凸条从纸的表面离开,能够从因上述斜边而在旋转方向后方侧大幅展开的凸条间的凹部,沿着上述斜边将进入到该凹部内的纸粉、污垢顺利排出到上述凹部外。另外,如上所述,通过将构成邻接的凸条间的凹部的斜边与邻边的相交处设为弧状,从而能够使上述凹部的内面为光滑的连续面,由此能够防止进入到上述凹部内的纸粉、污垢在邻接的凸条间被夹持或排出受阻。因此,根据本专利技术,特别是在使用灰分多的纸时或在低温环境下使用时,均能够从使用初期开始长期间维持良好的摩擦系数,能够更可靠地防止送纸不良。上述本专利技术的送纸辊中,优选邻接的凸条间的、以中心轴为中心的夹角度为2°?8° ,并且凸条的径向高度为0.1mm?0.5mm。通过使凸条的夹角度和高度在上述范围内,能够充分确保使用初期时的与纸的摩擦系数,并且能够进一步提高基于上述机理的在凸条前端部变形量增大效果以及从凹部内排出纸粉、污垢的效果。因此,特别是使用灰分多的纸时,也能够从使用初期开始长期间维持良好的摩擦系数,能够进一步提高防止送纸不良的效果。优选上述辊主体由作为橡胶成分包含乙丙橡胶、作为交联剂包含过氧化物的橡胶组合物的交联物一体形成。上述橡胶组合物的交联物的低温特性优异,例如即使在上述低温低湿环境下也可确保充分的柔软性,维持先前说明的对纸的压接力的同时能够维持良好的摩擦系数。因此,特别是在上述低温低湿环境下使用时,能够从使用初期开始长期间维持良好的摩擦系数,能够进一步提高防止送纸不良的效果。另外,优选上述橡胶组合物的主要橡胶成分包括乙丙橡胶和异戊二烯橡胶(IR),并且,以质量比计上述IR与乙丙橡胶的比例为90/10?50/50。IR对被包含在纸粉中且具有使该纸粉附着于辊主体的外周面的作用的施胶剂等有机成分的亲和性低于乙丙橡胶,因此通过以上述比例配合该IR,能够进一步有效抑制纸粉对上述外周面的附着。另外,由于IR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低,因此通过以上述比例配合该IR,能够进一步提高交联物的低温特性。因此,特别是在使用灰分多的纸时或在低温低湿环境下使用时,均能够从使用初期开始长期间维持良好的摩擦系数,能够进一步提高防止送纸不良的效果。本专利技术的图像形成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上述本专利技术的送纸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送纸辊,其特征在于,具备由弹性材料一体形成为在外周面以等间隔配设有多个凸条的筒状的辊主体,其中,所述凸条的与所述辊主体的轴向正交的方向的截面形状为,以所述辊主体的圆周方向的该辊主体的旋转方向的前方侧作为斜边,以后方侧作为邻边的大致直角三角形状,所述邻边与通过所述辊主体的中心轴的直线相一致,并且,所述圆周方向的所述斜边的一端侧与所述邻边的相交处以及所述斜边的另一端侧与邻接的凸条的邻边的相交处均为弧状。

【技术特征摘要】
2012.08.07 JP 2012-1747771.一种送纸辊,其特征在于,具备由弹性材料一体形成为在外周面以等间隔配设有多个凸条的筒状的辊主体,其中,所述凸条的与所述辊主体的轴向正交的方向的截面形状为,以所述辊主体的圆周方向的该辊主体的旋转方向的前方侧作为斜边,以后方侧作为邻边的大致直角三角形状,所述邻边与通过所述辊主体的中心轴的直线相一致,并且,所述圆周方向的所述斜边的一端侧与所述邻边的相交处以及所述斜边的另一端侧与邻接的凸条的邻边的相交处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峯章弘西森浩一吉里成弘平井利幸田村俊裕山本敬士
申请(专利权)人:住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