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助顶出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65865 阅读:16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关于一种辅助顶出机构,用于防止注塑成型开模时拉伤、拉断成品,其包括:一小滑块,其位于大滑块的一凹槽中,该小滑块的一端藉由弹性组件与大滑块连接,另一端则设有用于顶住成品的顶制部,该设有顶制部的一端与大滑块凹槽的内壁之间设有间隙,且该小滑块上位于母模的一侧还设有一凹孔;一对应于小滑块凹孔的导柱,其固定于母模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开模时,大滑块起始移动的一段时间内,通过小滑块顶住成品,从而起到保护成品的作用。(*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辅助顶出机构
本技术涉及注塑产品时所用到的顶出机构,尤其是关于一种防止开模时拉伤、拉断成品的辅助顶出机构。
技术介绍
如图1所示,在注塑成型的过程中,开模时,母模(不动侧)固定,公模(可动侧)带动成品30向下移动,大滑块40则会向一侧移动。然而,当成品30的肋条31较深时,用传统的大滑块40处理,极易因大滑块40粘着力大,在其向一侧移动的过程中,而造成成品30拉断、拉伤等不良现象(图中所示为成品30被拉成倾斜状)。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辅助顶出机构,用于防止注塑成型开模时拉伤、拉断成品。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辅助顶出机构包括:一小滑块,其位于大滑块的一凹槽中,该小滑块的一端藉由弹性组件与大滑块连接,另一端则设有用于顶住成品的顶制部,该设有顶制部的一端与大滑块凹槽的内壁之间设有间隙,且该小滑块上位于母模的一侧还设有一凹孔;一对应于小滑块凹孔的导柱,其固定于母模上。藉上述,当开模时,母模固定,公模带动成品向下移动,大滑块则会向一侧移动,小滑块在导柱的作用下暂时不动,且其顶制部顶住成品,当大滑块移动一定距离后,大滑块脱离成品,导柱同时脱离小滑块的凹孔,这时大滑块带动小滑块一起移动,直到完全退出。在上述大滑块移动的过程中,起始时通过过小滑块顶住成品,从而起到保护成品的作用。附图说明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技术作详细说明如下:图1为
技术介绍
之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示意图之一。图3为本技术示意图之二。图4为本技术示意图之三。-->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的辅助顶出机构是用于防止注塑成型开模时拉伤、拉断成品。如图2所示,本技术的机构包括:一小滑块100,其位于大滑块40的一凹槽41中,该小滑块100的一端藉由弹性组件200与大滑块40连接,另一端则设有用于顶住成品30的顶制部300,该设有顶制部300的一端与大滑块40凹槽41的内壁之间设有间隙,且该小滑块100上位于母模10的一侧还设有一凹孔400。本实施例中,该弹性组件200为一弹簧;而在该小滑块100的底部还设有耐磨块(图中未示),以防止小滑块100的底部磨损。一对应于小滑块100凹孔400的导柱500,其固定子母模10上。当注塑成型完成后,开模时,母模10固定,公模20带动成品30向下移动,大滑块40则会向一侧移动,导柱500此时仍有部分插接在凹孔400中,小滑块100在导柱500的作用下暂时不动,弹性组件200拉伸变形,且小滑块100顶制部300仍然顶住成品(如图3所示),当大滑块40移动一定距离后,大滑块40脱离成品30,导柱500也脱离小滑块100的凹孔400,这时大滑块40带动小滑块100一起移动,小滑块100的顶制部300脱离成品30(如图4所示)。在上述大滑块移动40的过程中,起始时通过小滑块100顶住成品30,从而起到保护成品30的作用。以上所述者,仅为本技术其中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来限定本技术的实施范围;即凡依本技术权利保护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为本技术所涵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辅助顶出机构,用于防止注塑成型开模时拉伤、拉断成品,其特征在于该辅助顶出机构包括:    一小滑块,其位于大滑块的一凹槽中,该小滑块的一端藉由弹性组件与大滑块连接,另一端则设有用于顶住成品的顶制部,该设有顶制部的一端与大滑块凹槽的内壁之间设有间隙,且该小滑块上位于母模的一侧还设有一凹孔;    一对应于小滑块凹孔的导柱,其固定于母模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辅助顶出机构,用于防止注塑成型开模时拉伤、拉断成品,其特征在于该辅助顶出机构包括:一小滑块,其位于大滑块的一凹槽中,该小滑块的一端藉由弹性组件与大滑块连接,另一端则设有用于顶住成品的顶制部,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廖琼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顺德区汉达精密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