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刀支架床的驱动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656139 阅读:98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2-12 21: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剪刀支架床的驱动结构,它包括:上下轨道、剪刀梁和驱动装置,其中:所述剪刀梁是由两个支臂铰接成的X形梁,两个支臂的顶端与所述上轨道滑动连接,两个支臂的底端与所述下轨道滑动连接;所述驱动装置的一端和一个支臂于该支臂的铰接点的上部位置处铰接,所述驱动装置的另一端和另一个支臂于该支臂的铰接点的下部位置处铰接。它可以解决动力缸的负载(液压缸或电动推杆)在整个运动过程中的波动过大的问题以及由于动力缸的运动速度慢所导致的床体升降速度过慢的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主要应用在医疗设备中病床的升降驱动方式的设计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剪刀支架床的驱动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剪刀支架床的驱动结构。
技术介绍
在大型医疗设备里,承载病人的床是一个非常常见的辅助设备,而这类床往往需要提供一个上下升降的功能。部分医疗设备里对这个升降的行程要求很高,如CT的床通常会要求最低时高度要小于450mm,而升到最高时床的高度要达到I米左右。如此来看,普通的垂直升降柱已达不到这个要求,因为其行程已超过其本体的高度。在这种情况下,很多可以改变运动方向的机构被应用到床的设计上,如常用的剪刀梁和平行四杆机构。这类机构通过合理的设计结构尺寸可以实现从低到高的大行程运动。但如何驱动这类机构是一个问题。剪刀梁结构在床的设计上被普遍应用,相应的驱动方式也很多,常用的有用一个横向的丝杠推动剪刀梁的运动端,还有用液压缸通过一端固定在地面,另一端推动剪刀梁的任一支臂来实现运动。从结构上来看这些驱动方式在床在最低位置时是非常费力的,一般会达到有效载重的好几倍,同时驱动器的行程也很长,增加了运动的时间。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上述,本专利技术将提供一种剪刀支架床的驱动结构,它可以解决动力缸的负载(液压缸或电动推杆)在整个运动过程中的波动过大的问题以及由于动力缸的运动速度慢所导致的床体升降速度过慢的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解 决方案为:一种剪刀支架床的驱动结构,包括:上下轨道、剪刀梁和驱动装置,其中:所述剪刀梁是由两个支臂铰接成的X形梁,两个支臂的顶端与所述上轨道滑动连接,两个支臂的底端与所述下轨道滑动连接;所述驱动装置的一端和一个支臂于该支臂的铰接点的上部位置处铰接,所述驱动装置的另一端和另一个支臂于该支臂的铰接点的下部位置处铰接。所述驱动装置是直线驱动器。本专利技术对传统的剪刀梁驱动结构进行了改进,通过将驱动装置的一端固定在剪刀梁的一个支臂上而将另一端固定在另一个支臂上,从而实现了驱动剪刀梁的升降运动。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动力缸的负载比较平稳,在整个行程中没有较大波动;2.因动力缸的行程缩短了,床的升降速度有所提高;3.整体床的部局更加紧凑。【附图说明】图1是剪刀梁及其动力缸布局图。【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剪刀支架床的驱动结构,包括:上下轨道、剪刀梁和驱动装置,其中:剪刀梁是由两个支臂铰接成的X形梁,两个支臂的顶端与上轨道滑动连接,两个支臂的底端与下轨道滑动连接;驱动装置的一端和一个支臂于该支臂的铰接点的上部位置处铰接,驱动装置的另一端和另一个支臂于该支臂的铰接点的下部位置处铰接。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包括上下轨道、剪刀梁和驱动装置,其中:剪刀梁是由支臂I和支臂2于铰接点处用销轴3铰接成的X形梁,支臂I和支臂2的顶端与上轨道通过滑块和轴承滑动连接,支臂I和支臂2的底端与下轨道通过滑块和轴承滑动连接。驱动装置4(采用液压缸或电动推杆等直线驱动器)的顶端5和支臂2于该支臂的铰接点的上部位置处铰接,驱动装置4的底端6和支臂I于该支臂的铰接点的下部位置处铰接。本专利技术通过将液压缸或电动推杆的底端固定在剪刀梁的一个支臂上,另一端固定在另一个支臂上实现了驱动剪刀梁的升降运动。在图1中,驱动装置4的顶端5和底端6布置在铰接点的右侧,也可以在相反的左侧。本专利技术在传统的剪刀梁支架基础上,结合动力缸的尺寸,通过计算分析在两个梁上选择合适的支撑位置以达到设计目的。上述上轨道和下轨道分别安装在床大梁和底板上。本专利技术主要应用在医疗设备中病床的升降驱动方式的设计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剪刀支架床的驱动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上下轨道、剪刀梁和驱动装置,其中:所述剪刀梁是由两个支臂铰接成的X形梁,两个支臂的顶端与所述上轨道滑动连接,两个支臂的底端与所述下轨道滑动连接;所述驱动装置的一端和一个支臂于该支臂的铰接点的上部位置处铰接,所述驱动装置的另一端和另一个支臂于该支臂的铰接点的下部位置处铰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剪刀支架床的驱动结构,其特征在于: 包括:上下轨道、剪刀梁和驱动装置,其中: 所述剪刀梁是由两个支臂铰接成的X形梁,两个支臂的顶端与所述上轨道滑动连接,两个支臂的底端与所述下轨道滑动连接; 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敬轶董连海徐琴
申请(专利权)人:赛诺威盛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