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漏电断路器的漏电试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9653095 阅读:71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2-08 06: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漏电断路器的漏电试验装置,包括有壳体,壳体上设有试验按钮,壳体内设有脱扣线圈、火线导电柱、零线导电柱、电路板以及复位件,零线导电柱与所述的试验按钮联动配合,脱扣线圈上设有正极接线柱、负极接线柱,正极接线柱、负极接线柱、火线导电柱分别经第一导线、第二导线、第三导线与电路板连接,零线导电柱与所述的试验按钮联动配合,试验按钮升降带动零线导电柱升降分别实现零线导电柱与负极接线柱、火线导电柱的断开、导通。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漏电断路器的漏电试验装置,在保证其正常工作的状态下,减少了线路,使得接线简单,进而使得安装、检修方便。(*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漏电断路器的漏电试验装置
本技术涉及断路器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漏电断路器的漏电试验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的漏电断路器的漏电试验装置,包括有壳体,所述的壳体上设有试验按钮,壳体内设有脱扣机构、脱扣线圈、火线导电柱、零线导电柱、用于控制脱扣线圈通、断电的电路板以及用于复位试验按钮的复位件,脱扣线圈上设有正极接线柱、负极接线柱,所述的正极接线柱、负极接线柱、火线导电柱、零线导电柱均与电路板经导线连接,当按下试验按钮时,火线导电柱与零线导电柱接通,通过电路板控制脱扣线圈通电进而控制脱扣机构工作达到断电目的。但是,这种漏电试验装置,正极接线柱、负极接线柱、火线导电柱、零线导电柱与电路板之间均经导线连接,从而使得断路器中线路多,接线麻烦,进而使得其安装、检修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漏电断路器的漏电试验装置,在保证其正常工作的状态下,减少了线路,使得接线简单,进而使得安装、检修方便。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一种漏电断路器的漏电试验装置,包括有壳体,所述的壳体上设有试验按钮,壳体内设有脱扣线圈、火线导电柱、零线导电柱、用于控制脱扣线圈通、断电的电路板以及用于复位试验按钮的复位件,所述的零线导电柱与所述的试验按钮联动配合,脱扣线圈上设有正极接线柱、负极接线柱,正极接线柱、负极接线柱、火线导电柱分别经第一导线、第二导线、第三导线与电路板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零线导电柱与所述的试验按钮联动配合,试验按钮升降带动零线导电柱升降分别实现零线导电柱与负极接线柱、火线导电柱的断开、导通。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试验按钮下降时,试验按钮下降带动零线导电柱下降使得零线导电柱与负极接线柱、火线导电柱接通;在试验按钮上升时,试验按钮上升带动零线导电柱上升使得零线导电柱与负极接线柱、火线导电柱断开,零线导电柱与负极接线柱之间无需导线连接,零线导电柱与负极接线柱等电位合并,从而使得零线导电柱与电路板之间不需要导线连接,因此,这种结构的漏电试验装置,在保证其正常工作的状态下,减少了线路,使得接线简单,进而使得安装、检修方便。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所述的零线导电柱包括有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第三连接杆,所述的第一连接杆与第二连接杆经第三连接杆连接形成“U”字形零线导电柱,所述的负极接线柱、火线导电柱分别位于试验按钮两侧,所述的试验按钮底部设有凹腔,所述的复位件设置在凹腔内,壳体向凹腔内延伸有定位座,所述的凹腔侧壁上设有供试验按钮升降时定位座滑动的滑槽,所述的凹腔侧壁上设有供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插入的插槽,所述的第一连接杆相对于其与第三连接杆连接一端的另一端穿过插槽延伸至火线导电柱上方,所述的第二连接杆位于负极接线柱上方,位于凹腔内的第一连接杆向凹腔底部弯设有定位边,所述的复位件一端与定位边抵触,另一端与定位座抵触,所述的凹腔底部设有供定位边卡入的卡槽,所述的定位边卡入卡槽内形成零线导电柱与所述的试验按钮联动配口 O采用上述进一步设置,这种结构的零线导电柱设置方式,结构简单,加工方便,设计合理;通过插槽、卡槽以及复位件来实现零线导电柱与试验按钮的联动配合,这种联动结构,设计合理,结构简单,紧凑。本技术的再进一步设置:所述的定位边呈倒“U”字形设置。采用上述再进一步设置,这种定位边设置方式,既能方便复位件压设,又能很好地对零线导电柱定位,设计合理。【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具体实施例中试验按钮与零线导电柱连接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具体实施例中零线导电柱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具体实施例中试验按钮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4所示,一种漏电断路器的漏电试验装置,包括有壳体I,所述的壳体I上设有试验按钮2,壳体I内设有脱扣线圈3、火线导电柱4、零线导电柱5、用于控制脱扣线圈3通、断电的电路板6以及用于复位试验按钮2的复位件7,所述的零线导电柱5与所述的试验按钮2联动配合,脱扣线圈3上设有正极接线柱8、负极接线柱9,正极接线柱8、负极接线柱9、火线导电柱4分别经第一导线10、第二导线11、第三导线12与电路板6连接,所述的零线导电柱5与所述的试验按钮2联动配合,试验按钮2升降带动零线导电柱5升降分别实现零线导电柱5与负极接线柱9、火线导电柱4的断开、导通。在试验按钮2下降时,试验按钮2下降带动零线导电柱5下降使得零线导电柱5与负极接线柱9、火线导电柱4接通;在试验按钮2上升时,试验按钮2上升带动零线导电柱5上升使得零线导电柱5与负极接线柱9、火线导电柱4断开,零线导电柱5与负极接线柱9之间无需导线连接,零线导电柱5与负极接线柱9等电位合并,从而使得零线导电柱5与电路板6之间不需要导线连接,因此,这种结构的漏电试验装置,在保证其正常工作的状态下,减少了线路,使得接线简单,进而使得安装、检修方便。本技术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的零线导电柱5包括有第一连接杆51、第二连接杆52、第三连接杆53,所述的第一连接杆51与第二连接杆52经第三连接杆53连接形成“U”字形零线导电柱5,所述的负极接线柱9、火线导电柱4分别位于试验按钮2两侧,所述的试验按钮2底部设有凹腔21,所述的复位件7设置在凹腔21内,壳体I向凹腔21内延伸有定位座13,所述的凹腔21侧壁上设有供试验按钮2升降时定位座13滑动的滑槽22,所述的凹腔21侧壁上设有供第一连接杆51、第二连接杆52插入的插槽23,所述的第一连接杆51相对于其与第三连接杆53连接一端的另一端穿过插槽23延伸至火线导电柱4上方,所述的第二连接杆52位于负极接线柱9上方,位于凹腔21内的第一连接杆51向凹腔21底部弯设有定位边511,所述的复位件7 —端与定位边511抵触,另一端与定位座13抵触,所述的凹腔21底部设有供定位边511卡入的卡槽211,所述的定位边511卡入卡槽211内形成零线导电柱5与所述的试验按钮2联动配合,其中,所述的定位边511呈倒“U”字形设置。这种结构的零线导电柱5设置方式,结构简单,加工方便,设计合理;通过插槽23、卡槽211以及复位件7来实现零线导电柱5与试验按钮2的联动配合,这种联动结构,设计合理,结构简单,紧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漏电断路器的漏电试验装置,包括有壳体,所述的壳体上设有试验按钮,壳体内设有脱扣线圈、火线导电柱、零线导电柱、用于控制脱扣线圈通、断电的电路板以及用于复位试验按钮的复位件,所述的零线导电柱与所述的试验按钮联动配合,脱扣线圈上设有正极接线柱、负极接线柱,正极接线柱、负极接线柱、火线导电柱分别经第一导线、第二导线、第三导线与电路板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零线导电柱与所述的试验按钮联动配合,试验按钮升降带动零线导电柱升降分别实现零线导电柱与负极接线柱、火线导电柱的断开、导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漏电断路器的漏电试验装置,包括有壳体,所述的壳体上设有试验按钮,壳体内设有脱扣线圈、火线导电柱、零线导电柱、用于控制脱扣线圈通、断电的电路板以及用于复位试验按钮的复位件,所述的零线导电柱与所述的试验按钮联动配合,脱扣线圈上设有正极接线柱、负极接线柱,正极接线柱、负极接线柱、火线导电柱分别经第一导线、第二导线、第三导线与电路板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零线导电柱与所述的试验按钮联动配合,试验按钮升降带动零线导电柱升降分别实现零线导电柱与负极接线柱、火线导电柱的断开、导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漏电断路器的漏电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零线导电柱包括有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第三连接杆,所述的第一连接杆与第二连接杆经第三连接杆连接形成“U”字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寄文张雪周建勇
申请(专利权)人:温州罗格朗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