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照明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LED模组及具有该LED模组的LED路灯,包括光学透镜、具有通孔的环体、LED光源及金属材料制成的底座,其特征在于,光学透镜包括朝上凸起的透光部以及环绕透光部下端外周布置的凸缘,环体内侧设有朝上凹陷的台阶,透光部穿过通孔,凸缘抵接于台阶上,凸缘与台阶之间设置有上密封圈,环体设于底座上,环体与底座之间设置有下密封圈,光学透镜、环体与底座的上端面之间形成封闭的容腔,LED光源设于底座上,置于容腔中;通过上密封圈以及下密封圈的布置,使容腔具有防水的功能,并且,由于金属材料的散热性能好,底座对LED光源的散热效果好。(*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种LED模组及LED路灯
本技术涉及LED照明的
,特别涉及一种LED模组及具有该LED模组的LED路灯。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道路照明的应用越来越多,LED路灯以定向发光、功率消耗低、驱动特性好、响应速度快、抗震能力高、使用寿命长、绿色环保等优势逐渐走入人们的视野、成为世界上最具有替代传统光源优势的新一代节能光源。在实际应用当中,由于LED路灯大部分使用在户外场所,其包括LED模组以及其它元器件,LED模组的散热性能及防水性能是较为重要的因素,其直接影响LED路灯的使用寿命。但现有的LED模组设计不合理,导致其散热及防水性能差,从而对LED路灯的使用寿命将大打折扣,同时维护成本也将大大增加。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不足,本技术提出一种LED模组,旨在解决现有的LED模组的散热及防水性能差的问题。本技术提出的技术方案是:—种LED模组,包括光学透镜、具有通孔的环体、LED光源及金属材料制成的底座,所述光学透镜包括朝上凸起的透光部以及环绕所述透光部下端外周布置的凸缘,所述环体内侧设有朝上凹陷的台阶,所述透光部穿过所述通孔,所述凸缘抵接于所述台阶上,所述凸缘与所述台阶之间设置有上密封圈,所述环体设于所述底座上,所述环体与所述底座之间设置有下密封圈,所述光学透镜、所述环体与所述底座的上端面之间形成封闭的容腔,所述LED光源设于所述底座上,置于所述容腔中。进一步地,所述上密封圈的内侧壁设置有内陷的凹槽,所述凹槽环绕所述上密封圈布置,所述凸缘嵌于所述凹槽内,所述上密封圈的上端夹压于所述凸缘与所述台阶之间。进一步地,所述环体的下端面设置呈环状的内陷槽,所述下密封圈上端嵌于所述内陷槽中,其下端挤压接触于所述底座上。进一步地,所述底座上设置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位于所述容腔中,所述LED光源固定于所述安装槽中。进一步地,所述底座内设有导线通孔,所述导线通孔具有两开口,两所述开口分别置于所述容腔内及所述容腔外。[0011 ] 进一步地,所述导线通孔的两所述开口分别位于底座的外侧壁及所述安装槽的侧壁上,所述LED光源的电源线经由所述导线通孔引至所述底座外。进一步地,所述底座的上端面凸设有凸环,所述凸环与所述底座的上端面之间围合形成上端开口的腔体,所述下密封圈及所述环体置于所述腔体中,所述凸环的上端面置于所述腔体内。进一步地,所述透光部的外表面呈弧面状,其包围形成下端开口的空腔。进一步地,所述LED光源为LED多芯集成光源。根据上述的技术方案,本技术的LED模组有益效果:环体、光学透镜及底座形成的封闭容腔,并且环体与光学透镜之间设有上密封圈以及环体与底座之间设有下密封圈,使容腔具有防水功能,从而能够保证置于容腔内的LED光源,LED光源连接在底座上,由于底座是金属材料制成,对LED光源具有良好的散热效果。本技术还提出一种LED路灯,包括LED路灯本体,所述LED路灯本体上设置有至少一个上述的LED模组。本技术的LED路灯有益效果:LED路灯内装有LED模组,由于LED模组具有散热好、防水好的优点,从而能够将LED模组的优点带到LED路灯上。【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LED模组组装后的立体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LED模组的分解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环体的剖视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底座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如图1?4所示,为本技术提供的一较佳实施例。如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出一种LED模组,其可以运用在路灯中,当然,也可以运用在其它灯具中,如室内灯具等中,并不仅限制于本实施例中的运用。LED模组包括光学透镜11、具有通孔121的环体12、LED光源13及金属材料制成的底座14,光学透镜11包括朝上凸起的透光部111以及环绕透光部111下端外周布置的凸缘112,环体12内侧设有朝上凹陷的台阶122,透光部111穿过通孔121,凸缘112抵接于台阶122上,凸缘112与台阶122之间设置有上密封圈2,环体12设于底座14上,环体12与底座14之间设置有下密封圈3,光学透镜11、环体12与底座14的上端面之间形成封闭的容腔,LED光源13设于底座14上,置于所述容腔中。上述的LED模组中,LED光源13直接放置在底座14上端面上,且底座14是金属材料制成,从而散热效果好。光学透镜11的透光部111穿过环体12的通孔121,且其凸缘112抵接在环体12的台阶122上,且凸缘112与台阶122之间设置有上密封圈2 ;环体12置于底座14上,从而光学透镜11也置于底座14上,且光学透镜11、环体12与底座14的上端面之间形成封闭的容腔,环体12与底座14之间设置有下密封圈3 ;当整个LED模组装配完成后,LED光源则置于密封的容腔中,从而具有防水效果。凸缘112可以是连续状环绕布置,当然,也可以是非连续状,也就是相间布置,凸缘112用于被台阶122卡住。如图2所示,上密封圈2的内侧壁设置有内陷的凹槽21,凹槽21环绕上密封圈2布置,凸缘112嵌于凹槽21内,上密封圈2的上端夹压于凸缘112与台阶122之间。上密封圈2中的凹槽21包裹凸缘112后,光学透镜11再穿过环体12的通孔121,台阶121卡住凸缘112,安装方便,且能够避免上密封圈2在安装过程中偏移,使凸缘112与台阶122之间的密封性能稳定。当然也可以采用其它方法先将上密封圈2固定在凸缘112的上端面后,再与台阶122抵接,例如,上密封圈2粘贴于凸缘112的上端面。如图3所示,环体12的下端面设置呈环状的内陷槽123,下密封圈3上端嵌于内陷槽123中,其下端挤压接触于底座14上。下密封圈3上端装入内陷槽123内,其下端向下凸出,也就是说内陷槽123不能够将下密封圈3完全装入槽中,下密封圈3有一部分外露,该部分因受到挤压垫于底座14上端面,从而下密封圈3使环体12的下端面与底座14上端面之间处于密封状态。内陷槽123主要是固定下密封圈3,避免下密封圈3在挤压时跑偏而导致密封失效。底座14上端面也可以设有内陷槽,该内陷槽与环体12的下端面的内陷槽123的位置上下对应,从而形成一内腔,下密封圈3装于该内腔中。如图2所示,底座14上设置有安装槽141,安装槽141位于所述容腔中,LED光源13固定于安装槽141中。安装槽141便于LED光源13安装,还增大所述容腔的空间。内部空间的增大既避免LED光源13与透光部111碰撞,又使散热效果更好。如图4所示,底座14内设有导线通孔142,导线通孔142具有两开口 1421,两开口1421分别置于所述容腔内及所述容腔外。导线通孔142经所述容腔内连通于所述容腔外,LED光源13需要通过电源线与外界连接,而获得照明所需的电源,导线通孔142便于电源线的引出。电源线与导线通孔142之间可以设置有密封件,如密封圈,阻止水从导线通孔142进入所述容腔内。如图4所示,导线通孔142的两开口 1421分别位于底座14的外侧壁及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LED模组,包括光学透镜、具有通孔的环体、LED光源及金属材料制成的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透镜包括朝上凸起的透光部以及环绕所述透光部下端外周布置的凸缘,所述环体内侧设有朝上凹陷的台阶,所述透光部穿过所述通孔,所述凸缘抵接于所述台阶上,所述凸缘与所述台阶之间设置有上密封圈,所述环体设于所述底座上,所述环体与所述底座之间设置有下密封圈,所述光学透镜、所述环体与所述底座的上端面之间形成封闭的容腔,所述LED光源设于所述底座上,置于所述容腔中。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LED模组,包括光学透镜、具有通孔的环体、LED光源及金属材料制成的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透镜包括朝上凸起的透光部以及环绕所述透光部下端外周布置的凸缘,所述环体内侧设有朝上凹陷的台阶,所述透光部穿过所述通孔,所述凸缘抵接于所述台阶上,所述凸缘与所述台阶之间设置有上密封圈,所述环体设于所述底座上,所述环体与所述底座之间设置有下密封圈,所述光学透镜、所述环体与所述底座的上端面之间形成封闭的容腔,所述LED光源设于所述底座上,置于所述容腔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LED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密封圈的内侧壁设置有内陷的凹槽,所述凹槽环绕所述上密封圈布置,所述凸缘嵌于所述凹槽内,所述上密封圈的上端夹压于所述凸缘与所述台阶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LED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环体的下端面设置呈环状的内陷槽,所述下密封圈上端嵌于所述内陷槽中,其下端挤压接触于所述底座上。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LED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上设置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位于所述容腔中,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小波,王新中,李春雷,杨向红,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泓亚光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