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微调喷雾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651433 阅读:83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2-08 04: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气体润滑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微调喷雾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微调喷雾器,包括阀体,所述阀体上设有连通进气口和出气口的气道,一端连接储油器的输油管路,连通输油管路和气道的出油孔,油量调节器设于输油管路和出油孔的连接处,油量调节器包括调节杆和基座,基座固定连接于阀体上,调节杆可升降地穿设于基座上,且调节杆前端的局部插入出油孔与输油管路的连通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紧凑合理,稳定可靠的特点,高速气流在通过气道时对出油孔和调节孔形成抽真空效应,储油器内的润滑油经过出油孔进入气道,润滑油被高速气流带走的同时被雾化,单向的截止阀防止油气倒灌,通过调节器使吸入气道的油量实现精确可控。(*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种微调喷雾器
本技术涉及气体润滑装置
,特别涉及一种微调喷雾器。
技术介绍
在气动流体传动系统中,动力是通过闭合回路中的压缩空气来传递和控制的。在空气介质需要润滑的场合,油雾器就是设计用以把需要的润滑剂加入到空气流中的元器件。油雾器是一种特殊的注油装置,它将润滑油进行雾化并注入空气流中,随压缩空气流入需要润滑的部位,达到润滑的目的。现有的油雾器一般包括阀体、油窗、油杯以及止回阀等,经过阀体的压缩气体将油杯内的润滑油压入油窗后,高速流出的气体将油窗内的润滑油雾化后带入需要润滑的部件内。目前的油雾器还是存在一定的缺陷,润滑油由工作气压压入雾化油窗,导致油杯内的气压很高,因此高强度油杯增加了制造成本,而油杯在室外或恶劣工作环境下,存在老化开裂等安全隐患;出油量的调节不稳定,出油量的大小随工作气压而变化,手动调节油量需要其他工具来辅助,很不方便。因此,有必要对目前的技术进行改进以提高使用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紧凑、安全稳定、使用方便的微调喷雾器。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微调喷雾器,包括阀体,所述阀体上设有连通进气口和出气口的气道,一端连接储油器的输油管路,连通输油管路和气道的出油孔,以及油量调节器,所述油量调节器设于输油管路和出油孔的连接处,油量调节器包括调节杆和基座,基座固定连接于阀体上,调节杆可升降地穿设于基座上,且调节杆前端的局部插入出油孔与输油管路的连通处。进一步地,所述气道设于阀体下部,输油管路设于阀体上部且与气道平行,出油孔设于气道和输油管路之间并与其分别连通。进一步地,所述阀体上部开有调节孔,输油管路通过调节孔与出油孔接通,所述基座固定连接于阀体的调节孔上。进一步地,所述调节杆的前端为锥形堵头且局部插入出油孔的上端口内。进一步地,所述输油管路内设有截止阀,所述截止阀包括阀座、阀球和弹簧,阀座设于输油管路内并与其固定连接,阀座上开有连通输油管路两端的开关孔,阀球设于阀座靠近油量调节器的一侧并抵设于开关孔上,输油管路的另一端内设有台阶,弹簧两端分别抵设于台阶和阀球上。本技术有益效果为: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结构紧凑合理,稳定可靠的特点,高速气流在通过气道时对出油孔和调节孔形成抽真空效应,进而打开截止阀使储油器内的润滑油经过出油孔进入气道,润滑油被高速气流带走的同时被雾化,单向的截止阀控制输油管路的开闭以防止油气倒灌,通过调节器使吸入气道的油量实现精确可控。【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剖面结构示意图。图中:10、阀体; 11、气道;12、输油管路;13、调节孔;14、出油孔;20、油量调节器;21、调节杆;22、基座;23、密封圈;24、旋钮;30、截止阀;31、阀座;32、阀球; 33、弹簧;34、开关孔;35、台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微调喷雾器,包括阀体10,所述阀体10上设有连通进气口和出气口的气道11,一端连接储油器的输油管路12,连通输油管路12和气道11的出油孔14,以及油量调节器20,输油管路12、出油孔14、气道11依次连接组成输油通道,而由气泵向用气设备输出的高速 气流经过气道11时,对出油孔14形成抽真空效应,使储油器内的润滑油进过输油通道向气道11流动;所述油量调节器20设于输油管路12和出油孔14的连接处,油量调节器20包括调节杆21和基座22,基座22固定连接于阀体10上,调节杆21穿设于基座22上,调节杆21后端设有旋钮24,通过转动旋钮24实现调节杆21在基座22上的升降,且调节杆21与基座22之间设有密封圈23 ;调节杆21前端的局部插入出油孔14与输油管路12的连通处,通过调整调节杆21与出油孔14之间的间隙实现对流过出油孔14的润滑油流量大小进行控制。优选地,所述气道11设于阀体10下部,输油管路12设于阀体10上部且与气道11平行,出油孔14设于气道11和输油管路12之间并与其分别连通;所述阀体10上部开有调节孔13,输油管路12通过调节孔13与出油孔14接通,所述基座22固定连接于阀体10的调节孔13上,且基座22与阀体10之间设有密封圈23,调节杆21的前端为锥形堵头且局部插入出油孔14的上端口内,通过调整调节杆21与出油孔14之间的间隙实现对流过出油孔14的润滑油流量大小进行控制。[0021 ] 所述输油管路12内设有截止阀30,所述截止阀30包括阀座31、阀球32和弹簧33,阀座31设于输油管路12内并与其固定连接,阀座31上开有连通输油管路12两端的开关孔34,阀球32设于阀座31靠近油量调节器20的一侧并抵设于开关孔34上,输油管路12的另一端内设有台阶35,弹簧33两端分别抵设于台阶35和阀球32上。因此,当气道11内有高速气流通过时,会对出油孔14形成抽真空效应,使调节孔13和输油管路12之间形成负压,进而吸引阀球32克服弹簧33施加的负载并脱离开关孔34,连接在输油管路12上的储油器与气道11之间形成通路。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方式,故凡依本技术专利申请范围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包括于本技术专利申请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微调喷雾器,包括阀体(10),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10)上设有连通进气口和出气口的气道(11),一端连接储油器的输油管路(12),连通输油管路(12)和气道(11)的出油孔(14),以及油量调节器(20),所述油量调节器(20)设于输油管路(12)和出油孔(14)的连接处,油量调节器(20)包括调节杆(21)和基座(22),基座(22)固定连接于阀体(10)上,调节杆(21)可升降地穿设于基座(22)上,且调节杆(21)前端的局部插入出油孔(14)与输油管路(12)的连通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微调喷雾器,包括阀体(10),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10)上设有连通进气口和出气口的气道(11),一端连接储油器的输油管路(12),连通输油管路(12)和气道(11)的出油孔(14),以及油量调节器(20),所述油量调节器(20)设于输油管路(12)和出油孔(14)的连接处,油量调节器(20)包括调节杆(21)和基座(22),基座(22)固定连接于阀体(10)上,调节杆(21)可升降地穿设于基座(22)上,且调节杆(21)前端的局部插入出油孔(14)与输油管路(12)的连通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调喷雾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气道(11)设于阀体(10)下部,输油管路(12)设于阀体(10)上部且与气道(11)平行,出油孔(14)设于气道(11)和输油管路(12)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调喷雾器,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孟杰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盛达阳光气动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