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沈晓斌专利>正文

零点电源与锂离子电池的电池组作北斗手持机电源的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643519 阅读:1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2-07 03:2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零点电源与锂离子电池的电池组作北斗手持机电源的应用,其中,所述电池组包括至少一个零点电源单体和至少一个锂离子电池单体,所述零点电源单体与所述锂离子电池单体串联和/或并联,其中,所述锂离子电池单体包括极芯和非水电解液,所述极芯和非水电解液密封在电池壳体内,所述极芯包括正极、负极及隔膜,该正极包括集电体及涂覆和/或填充于集电体上的正极材料,所述正极材料含有正极活性物质、导电剂和粘合剂,所述正极材料还含有氧化钇和/或氧化铌。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用作北斗手持机电源的电池组将零点电源和锂离子电池整合在一起,零点电源可以持续不断地为锂离子电池充电,适合用作北斗手持机电源,使用非常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零点电源与锂离子电池的电池组作北斗手持机电源的应用,其中,所述电池组包括至少一个零点电源单体和至少一个锂离子电池单体,所述零点电源单体与所述锂离子电池单体串联和/或并联,其中,所述锂离子电池单体包括极芯和非水电解液,所述极芯和非水电解液密封在电池壳体内,所述极芯包括正极、负极及隔膜,该正极包括集电体及涂覆和/或填充于集电体上的正极材料,所述正极材料含有正极活性物质、导电剂和粘合剂,所述正极材料还含有氧化钇和/或氧化铌。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用作北斗手持机电源的电池组将零点电源和锂离子电池整合在一起,零点电源可以持续不断地为锂离子电池充电,适合用作北斗手持机电源,使用非常方便。【专利说明】零点电源与锂离子电池的电池组作北斗手持机电源的应用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池组作为北斗手持机电源的应用,具体地,涉及一种零点电源和锂离子电池组成的电池组作为北斗手持机电源的应用。
技术介绍
人类现代文明的起源和发展与能源是密不可分的。人类现在所用的能源主要包括矿物能源,如煤、石油;水力电源,如水力发电;风力能源,如风力发电;太阳能源,如太阳光电转换,辐射热利用;热核能源,即核能发电;化学能源,如碱性电池、锂离子电池,还有生物能源等。上述能源都有自身的局限性:矿物能源、化学能源和热核能源都来自地球本身的不可再生能源,并且容易造成环境污染;水力电源、风力能源和太阳能源的投入成本高,受自然条件的影响大,并且能量转化率低。因此,人们在不断地探索新能源。等微子是一种宇宙空间的物质存在形式。专利技术人曾在1997年〈〈世界科学技术?第四期发表了〈〈等微子的发现及其应用 >> 的论文.“等微子”也就是在这篇论文中命名的,其数学方程式为从这层意义上来讲,等微子(11^4),是现代科学技术还未发现的一种物质存在形态。它是宇宙大爆炸之后的余留物质,其总质量推猜会超过宇宙有形物质质量的总量,可以说整个宇宙如今还在等微子的海洋当中。而且通过本专利技术人实验观察,凡是具有能量运动的物体,包括人体,也是一个熵值289K左右的能量运动体,甚至从高空落于地球大气层的物体等, 都会有等微子的溢出,以至具有非常强大的辐射。例如我们的地球,在太阳系,由于太阳能量的影响,在宇宙背景的能量中,如处于18°C,其熵值为291K,从所接收的等微子转换电能为依据可以看出,若太阳对地球的背景能达到310K,那么太阳对地球辐射的等微子量就会较291K超过三倍以上。因此,等微子的发电量也会超过三倍,而且还会叠加倍数。这样,人类对太阳能的利用,由于本专利技术的诞生,又有了更为强大的新途径,也是对太阳能的一种新的利用。等微子可以在衰变中转换为电能,这一过程,与宇宙年龄相等,亿万年一成不变。因此,等微子来自于空间,来自于太阳,也来自于地球本身,因为地球也具有能量运动,如火山爆发,地震等,也有等微子不断溢出。所以,等微子是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能源,是人类永远的清洁能源。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人对等微子的理论问题和物理特征进行潜心研究、实验和观察,终于找到了将等微子转换为电能的技术方案,在2007年4月25日递交了一件专利技术专利申请(申请号为200710098677.3,【专利技术者】沈晓斌, 王珑, 敬永康, 高雪峰 申请人:沈晓斌, 王珑, 敬永康, 高雪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零点电源与锂离子电池的电池组作北斗手持机电源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组包括至少一个零点电源单体和至少一个锂离子电池单体,所述零点电源单体与所述锂离子电池单体串联和/或并联,其中,所述锂离子电池单体包括极芯和非水电解液,所述极芯和非水电解液密封在电池壳体内,所述极芯包括正极、负极及隔膜,该正极包括集电体及涂覆和/或填充于集电体上的正极材料,所述正极材料含有正极活性物质、导电剂和粘合剂,所述正极材料还含有氧化钇和/或氧化铌。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晓斌王珑敬永康高雪峰
申请(专利权)人:沈晓斌王珑敬永康高雪峰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