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能双效除湿烘干机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640902 阅读:74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2-06 21:1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空气能双效除湿烘干机组,解决现有的物料高温烘干方式存在能耗高、浪费热能的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包括内部设有温湿度传感器的保温烘房、送风机、第二电加热器、第二冷凝器、第一回风管、第二回风管、第一蒸发器、第一冷凝器、第一电加热器、第二蒸发器、第一热泵循环装置、第二热泵循环装置、排风机以及与温湿度传感器连接的控制器;所述第三回风管设有与第一蒸发器进风口对应的第一出风口和与室外连通的第二出风口;所述第二热交换器位于第二蒸发器下方,所述第二冷凝器则位于第二热交换器下方。本发明专利技术不仅具有良好的节能效果,而且环保。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空气能双效除湿烘干机组,解决现有的物料高温烘干方式存在能耗高、浪费热能的问题。本专利技术包括内部设有温湿度传感器的保温烘房、送风机、第二电加热器、第二冷凝器、第一回风管、第二回风管、第一蒸发器、第一冷凝器、第一电加热器、第二蒸发器、第一热泵循环装置、第二热泵循环装置、排风机以及与温湿度传感器连接的控制器;所述第三回风管设有与第一蒸发器进风口对应的第一出风口和与室外连通的第二出风口;所述第二热交换器位于第二蒸发器下方,所述第二冷凝器则位于第二热交换器下方。本专利技术不仅具有良好的节能效果,而且环保。【专利说明】空气能双效除湿烘干机组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烘干机组,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空气能双效除湿烘干机组。
技术介绍
在我国,高温烘干主要应用在一些特殊的物料场所,例如茶叶、药材、柠檬等产品的高温烘干。高温烘干常用的烘干方式有蒸汽烘干、微波烘干、热风炉烘干等。由于物料的干燥必须至少满足两个条件:加温和排湿,而高温烘干的过程中排湿会浪费很大的热量,这种热量的浪费有时会占到总热量的70%。具体来说,传统的高温烘干方式的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通过蒸汽烘干和热风炉烘干需要燃烧大量煤、柴等一次能源,排湿时直接将高温高湿气体排出烘房外,能源耗巨大,同时燃烧煤的同时产生大量的有害气体及废渣,如一氧化硫、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等CO2等有害气体,大量的氮化物和硫化物造成酸雨等灾害,与国家节能环保的可持续发展政策相反。2、在高温烘干过程中,例如采用蒸汽烘干和热风炉烘干,烘房内部温度主要通过燃料的增减量来调节,因而烘房内的温度不能稳定控制,温差较大,物料烘干的产品质量得不到保障。3、在高温烘干过程中,燃烧煤、柴过程中产生的热量在物料排湿时大部分热能直接排出室外,没有得到循环利用。节能效果及差。4、在排湿时,有些物料(例如材叶)中的香味及营养成分会直接排出室外,降低茶叶的功效,另一方面,在物料的烘干过程中,会出现有害气体进入物料烘干房内,形成二次污染。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空气能双效除湿烘干机组,主要解决现有的物料高温烘干方式存在能耗高、浪费热能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空气能双效除湿烘干机组,包括内部设有温湿度传感器的保温烘房,出风口与保温烘房连通的送风机,与该送风机进风口对应的第二电加热器,与该第二电加热器连接的第二冷凝器,与保温烘房连通并连接有第一热交换器的第一回风管,与该第一回风管连通并连接有第二热交换器的第二回风管,设置在第一热交换器相对两侧的第一蒸发器和第一冷凝器,与第一冷凝器连接的第一电加热器,设置在第一热交换器底部的第二蒸发器,分别与第一蒸发器和第一冷凝器连接的第一热泵循环装置,分别与第二蒸发器和第二冷凝器连接的第二热泵循环装置,进风口与第二热交换器出风口对应、出风口连接有第三回风管的排风机,以及与温湿度传感器连接的控制器;所述第三回风管设有与第一蒸发器进风口对应的第一出风口和与室外连通的第二出风口 ;所述第二热交换器位于第二蒸发器下方,所述第二冷凝器则位于第二热交换器下方。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回风管中靠近第一热交换器处设有与控制器连接的第一电动风阀。再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回风管中设有与控制器连接的第二电动风阀。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三回风管出风口与第一蒸发器之间还设有电动风门。具体地说,所述第一热泵循环装置包括第一压缩机、第一分离器、第一储液罐和第一膨胀阀;所述第一分离器输入端与第一蒸发器输出端连接,该第一分离器输出端则与第一压缩机输入端连接,第一压缩机输出端与第一冷凝器输入端连接,第一储液罐输入端与第一冷凝器输出端连接,该第一储液罐输出端与第一蒸发器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膨胀阀则设置在第一储液罐与第一蒸发器之间。具体地说,所述第二热泵循环装置包括第二压缩机、第二分离器、第二储液罐和第二膨胀阀;所述第二分离器输入端与第二蒸发器输出端连接,该第二分离器输出端则与第二压缩机输入端连接,第二压缩机输出端与第二冷凝器输入端连接,第二储液罐输入端与第二冷凝器输出端连接,该第二储液罐输出端与第二蒸发器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膨胀阀则设置在第二储液罐与第二蒸发器之间。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储液罐与第一膨胀阀之间、第二储液罐与第二膨胀阀之间均设有过滤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I)本专利技术结构巧妙,设计合理,使用方便,其在环境温度为-50° C?50° C之间均可稳定运行,并且可以起到恒温快速除湿的作用。(2)本专利技术将热泵除湿技术、全热新风交换技术及二次加热器(电加热或蒸汽加热)技术有机结合为一体,其烘干温度可达到80°C?100°C左右,温度可依据需要来进行调整,扩宽了不同物料烘干的应用领域。(3)由于本专利技术可以将烘房温度提高到80°C?100°C之间,设备内部设定了双路热交换器,因此,其一方面可以回收物料排湿时浪费的热能,另一方面可以通过主机直接除去物料的水份,使烘房内部热能损失得到循环利用,物料烘干更节能。(4)本专利技术全程采用自动化控制,不需要人员操作即可实现自动烘干,一方面可节省烘干时的人力成本,另一方面也可以依据物料烘干的要求,采用分时段温湿度控制,自动加温排湿,温度精度可控制0.1度以内,湿度精度可控制0.1%以内,可适用于流水线物料的烘干,烘干物料的品质、层色、香味和营养成分均得到提高。(5)本专利技术由经验丰富的工程师经过大量的计算和实际实验后设计得出,其很好地将理论与实际进行了结合,具有烘干效果好、双效除湿、无需使用燃料、且可以实现能量循环利用的优点,因此,其相比现有技术来说,具有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的进步。(6)本专利技术性价比高、节能、环保,很好地改善了物料高温烘干技术的不足,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因此,其具有广泛的市场应用前景和巨大的市场发展潜力,适于大范围推广应用。【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C处旋转后的放大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种使用状态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二种使用状态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三种使用状态图。其中,附图标记对应的零部件名称为: 1-保温烘房,2-第一回风管,3-第二回风管,4-第一电动风阀,5-第二电动风阀,6-第一热交换器,7-第一蒸发器,8-第一冷凝器,9-第一电加热器,10-第二蒸发器,11-第二热交换器,12-第二冷凝器,13-第二电加热器,14-送风机,15-排风机,16-第一压缩机,17-第一储液罐,18-过滤器,19-第一膨胀阀,20-第一分离器,21-第二压缩机,22-第二储液罐,23-第二膨胀阀,24-第二分离器,25-电动风门,26-控制器,27-第三回风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包括但不限于下列实施例。实施例如图1、2所示,本专利技术包括内部设有温湿度传感器的保温烘房1,出风口与保温烘房I连通的送风机14,与该送风机14进风口对应的第二电加热器13,与该第二电加热器13连接的第二冷凝器12,一端与保温烘房I连通、另一端连接有第一热交换器6的第一回风管2,一端与该第一回风管2连通、另一端连接有第二热交换器11的第二回风管3,设置在第一热交换器6相对两侧的第一蒸发器7和第一冷凝器8,与第一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空气能双效除湿烘干机组,其特征在于,包括内部设有温湿度传感器的保温烘房(1),出风口与保温烘房(1)连通的送风机(14),与该送风机(14)进风口对应的第二电加热器(13),与该第二电加热器(13)连接的第二冷凝器(12),与保温烘房(1)连通并连接有第一热交换器(6)的第一回风管(2),与该第一回风管(2)连通并连接有第二热交换器(11)的第二回风管(3),设置在第一热交换器(6)相对两侧的第一蒸发器(7)和第一冷凝器(8),与第一冷凝器(8)连接的第一电加热器(9),设置在第一热交换器(6)底部的第二蒸发器(10),分别与第一蒸发器(7)和第一冷凝器(8)连接的第一热泵循环装置,分别与第二蒸发器(10)和第二冷凝器(12)连接的第二热泵循环装置,进风口与第二热交换器(11)出风口对应、出风口连接有第三回风管(27)的排风机(15),以及与温湿度传感器连接的控制器(26);所述第三回风管(27)设有与第一蒸发器(7)进风口对应的第一出风口和与室外连通的第二出风口;所述第二热交换器(11)位于第二蒸发器(10)下方,所述第二冷凝器(12)则位于第二热交换器(11)下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德华柯程鹏毛平王艺静杨春潮王琪平刘晓明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双亿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