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铸管升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9636169 阅读:83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2-06 12:1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铸管升降装置。机架内通过左右竖直轨道分别滑动地固定左、右导向柱,左、右导向柱的上端与举升梁固定,举升梁的两端分别固定左、右托辊,举升梁的中间铰接油缸的驱动臂,油缸与机架铰接。它结构简单,能保证铸管稳定升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铸管升降装置。机架内通过左右竖直轨道分别滑动地固定左、右导向柱,左、右导向柱的上端与举升梁固定,举升梁的两端分别固定左、右托辊,举升梁的中间铰接油缸的驱动臂,油缸与机架铰接。它结构简单,能保证铸管稳定升降。【专利说明】一种铸管升降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铸管的稳定升降装置。
技术介绍
以前铸铁管外壁处理的升降铸管的设备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用一个油缸带动连杆机构,连杆机构带动两个同时升降的V型托辊,来达到升降铸管的目的,这样存在缺点:铸管升降的同时也发生水平移动。另一种是用两个油缸分别升降两个独立的V型托辊,来升降铸管,这样也存在着缺点:两个油缸达不到同步,铸管就会一头低,一头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铸管升降装置,它结构简单,能保证铸管稳定升降。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机架内通过左右竖直轨道分别滑动地固定左、右导向柱、,左、右导向柱、的上端与举升梁固定,举升梁的两端分别固定左、右托辊、,举升梁的中间铰接油缸的驱动臂,油缸与机架铰接。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能保证铸管稳定升降。不会出现水平移动和一头低,一头高的现象。【专利附图】【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主视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左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2所示,机架7内通过左右竖直轨道8分别滑动地固定左、右导向柱2、5,左、右导向柱2、5的上端与举升梁3固定,举升梁3的两端分别固定左、右托辊1、6,举升梁3的中间铰接油缸4的驱动臂,油缸4与机架7铰接。所述的左导向柱2有后两个。所述的右导向柱5有后两个。【权利要求】1.一种铸管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机架(7)内通过左右竖直轨道(8)分别滑动地固定左、右导向柱(2)、(5),左、右导向柱(2)、(5)的上端与举升梁(3)固定,举升梁(3)的两端分别固定左、右托辊(I)、(6),举升梁(3)的中间铰接油缸(4)的驱动臂,油缸(4)与机架(7)铰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铸管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左导向柱(2)有后两个。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铸管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右导向柱(5)有后两个。【文档编号】B66F7/08GK103552949SQ201310484442【公开日】2014年2月5日 申请日期:2013年10月16日 优先权日:2013年10月16日 【专利技术者】朱红生, 杨振宏, 王志刚, 张仪, 王晓敏, 单文 申请人:新兴河北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铸管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机架(7)内通过左右竖直轨道(8)分别滑动地固定左、右导向柱(2)、(5),左、右导向柱(2)、(5)的上端与举升梁(3)固定,举升梁(3)的两端分别固定左、右托辊(1)、(6),举升梁(3)的中间铰接油缸(4)的驱动臂,油缸(4)与机架(7)铰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红生杨振宏王志刚张仪王晓敏单文
申请(专利权)人:新兴河北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