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631173 阅读:1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1-30 20:19
一种电连接器,包括:一绝缘本体;多个导电端子,其固定在该绝缘本体上;一屏蔽壳体,其包围该绝缘本体并形成一对接腔,该屏蔽壳体具有一顶壁,该顶壁上设有两扣持孔;一绝缘外壳,其包覆成型在该屏蔽壳体的外周,该绝缘外壳上设有与该两扣持孔相对应连通的两沉孔;以及两密封片,其固定在该绝缘外壳上,该绝缘外壳的沉孔内设有向内突伸出的突缘;该两密封片是沉入地装设在两沉孔中,并与该突缘配合在一起以封闭该两沉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密封片受到沉孔的限制,固定牢靠不易脱落可以改善电连接器的防水性能。(*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一种电连接器,包括:一绝缘本体;多个导电端子,其固定在该绝缘本体上;一屏蔽壳体,其包围该绝缘本体并形成一对接腔,该屏蔽壳体具有一顶壁,该顶壁上设有两扣持孔;一绝缘外壳,其包覆成型在该屏蔽壳体的外周,该绝缘外壳上设有与该两扣持孔相对应连通的两沉孔;以及两密封片,其固定在该绝缘外壳上,该绝缘外壳的沉孔内设有向内突伸出的突缘;该两密封片是沉入地装设在两沉孔中,并与该突缘配合在一起以封闭该两沉孔。本技术的密封片受到沉孔的限制,固定牢靠不易脱落可以改善电连接器的防水性能。【专利说明】电连接器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连接器,尤其涉及一种具有防水结构的电连接器。
技术介绍
中国专利CN201220003528.0公开了一种防水通用串行总线连接器,其包括一绝缘本体,绝缘本体包括一基体及从基体前端凸伸形成的一水平板状的舌部,基体上表面两侧分别向下设有一卡口,舌部下表面向后开设有前后延伸的端子槽;若干端子,一体成型于绝缘本体上;金属壳体,组装于绝缘本体外部,包括顶板、两侧板及底板,顶板的两侧设有开孔,侧板开设有一通孔,通孔延伸至底板,通孔的上侧孔壁向外水平延伸后向下弯折形成一焊接臂;外壳,一体成型于金属壳体和绝缘本体外,外壳上表面开设有和开孔对应的方孔;防水胶片,贴附于外壳上表面以包覆于开孔及方孔。现有的这种连接器防水结构,防水胶片是贴付到连接器的外壳的外侧表面,其固定效果差容易脱落,导致防水功能失效。另外,两焊接臂是从金属壳体上弯折形成的,导致金属壳体的结构强度下降且不利于提高金属壳体的水密性。可见,实有必要对现有的电连接器的防水结构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而提出一种防水性能得到改善的电连接器。本技术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出一种电连接器,包括:一绝缘本体;多个导电端子,其固定在该绝缘本体上;一屏蔽壳体,其包围该绝缘本体并形成一对接腔,该屏蔽壳体具有一顶壁,该顶壁上设有至少一扣持孔;一绝缘外壳,其包覆成型在该屏蔽壳体的外周,该绝缘外壳上设有与该至少一扣持孔相对应连通的至少一沉孔;以及至少一密封片,其固定在该绝缘外壳上,该绝缘外壳的沉孔内设有向内突伸出的突缘;该至少一密封片是至少部分沉入地装设在该至少一沉孔中,并与该突缘配合在一起以封闭该至少一沉孔。该至少一密封片是悬置在该屏蔽壳体的顶壁上方,该至少一密封片的下表面与该屏蔽壳体位于扣持孔周沿的上表面之间间隔有一间隙。该突缘是由该沉孔的侧墙朝向该沉孔内部环设地突伸出的,该突缘的与该密封片相配合的装设面低于该绝缘外壳的上表面。该至少一密封片是采用激光焊接的方式固定至该绝缘外壳的突缘的装设面,其中该至少一密封片是采用透明的塑胶材料制成;而该绝缘外壳是采用不透明的塑胶材料制成。该电连接器还包括一固持件,该固持件包括一本体和从该本体的两侧延伸出的两个焊接脚,该固持件通过插入成型的方式与该绝缘外壳一体固定在一起。该屏蔽壳体还包括两个侧壁和一底壁;该固持件的本体呈U形,其是半包围地贴接固定在该屏蔽壳体的底壁和两个侧壁的外侧。该屏蔽壳体还包括由该顶壁的后侧向下弯折延伸出的焊接脚。该绝缘本体包括一基部和由该基部向前延伸出的一舌板;该屏蔽壳体还包括两个侧壁和一底壁,该屏蔽壳体包围在该舌板的外周以形成该对接腔,其中扣持孔、沉孔与密封片的数量均为两个。每个导电端子具有伸入该对接腔中的一对接部和伸出于该绝缘外壳的一焊接部;该绝缘本体的舌板上设有端子槽以对应收容这些导电端子的对接部;该绝缘外壳的后端设有向后突伸出的一凸块,该凸块的底部设有端子槽以对应为这些导电端子的焊接部提供导向。该至少一密封片在厚度方向上是全部沉入到该绝缘外壳的至少一沉孔中。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电连接器通过在沉孔内设有向内突伸出的突缘,并将密封片沉入地装设固定到绝缘外壳的沉孔中,可使密封片的固定牢靠不易脱落,以改善电连接器的防水性能。【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和图2是本技术电连接器的一较佳实施例与电路板的两个不同视角的立体图。图3是本技术电连接器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图4是本技术电连接器较佳实施例的俯视图。图5是图4中沿A-A向的剖面视图。图6是本技术电连接器较佳实施例的分解立体图。图7和图8是本技术电连接器较佳实施例的两个不同视角的进一步分解立体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一较佳实施例予以进一步地详尽阐述。参见图1至图8,本技术提出一种电连接器10的较佳实施例,其可沉入地装设到一电路板20上。该电连接器10大致包括:一绝缘本体I ;固定在该绝缘本体I上的多个导电端子2 ;包围该绝缘本体I并形成一对接腔9的一屏蔽壳体3 ;包覆成型在该屏蔽壳体3的外周的一绝缘外壳4 ;固定在该绝缘外壳4上的一固持件5 ;以及装设在该绝缘外壳4上的两个密封片6。参见图7和图8,该绝缘本体I是一体注塑成型的。其包括一基部11及由该基部11向前延伸出的一舌板12,该舌板12的下侧设有若干端子槽121。每个导电端子2具有一对接部21和一焊接部22。参见图1和图2,导电端子2的焊接部22可对应焊接到电路板20的焊盘上。该屏蔽壳体3是采用金属材料冲压弯折成型的。该屏蔽壳体3在该绝缘本体I的舌板12外周围合出在前方开口的一对接腔9,该导电端子2的对接部21收容在该舌板12下侧的端子槽121内,从而暴露在该对接腔9中。具体地,该屏蔽壳体3包括一顶壁31、两个侧壁32和一个底壁33。该顶壁31上设有两个扣持孔35以供另一对接连接器(图未示出)的卡钩扣持于其中。另外,该顶壁31的后侧还向后向下弯折延伸出两个焊接脚34。参见图1和图2,这两个焊接脚34可对应焊接到电路板20的焊盘上,从而可以增强电路板20对电连接器10的固持力,防止导电端子2的焊接部22与电路板20的焊接关系受损导致无法进行信号传输。该绝缘外壳4是采用不透明的塑胶材料一体注塑成型在该屏蔽壳体3的外周,从而将该屏蔽壳体3包覆在其中。该绝缘外壳4包括一顶壁41、两侧壁42、一底壁43和一后壁44。其中,该顶壁41上设有两个沉孔47,这两个沉孔47分别与屏蔽壳体3上的两个扣持孔35相对应连通。每个沉孔47的底部侧墙朝向该沉孔47的内部环设地突伸出一突缘48,该突缘48的装设面(上表面)481低于该绝缘外壳4 (也就是顶壁41)的上表面411,其承托在该密封片6的下方。另外,该绝缘外壳4的后端(也就是后壁44)设有向后突伸出的一凸块45,该凸块45的底部设有端子槽451以对应为这些导电端子2的焊接部22提供导向。另外,该绝缘外壳4上还对应该固持件5形成有一收容槽46,该收容槽46呈U形,在该底壁43和两侧壁42上均形成有开口。该固持件5是由金属材料一体冲压弯折成型。其是通过插入成型的方式与该绝缘外壳4 一体固定在一起,并对应收容于该绝缘外壳4的收容槽46处。该固持件5包括一本体51和从该本体51的两侧分别延伸出的两个焊接脚52。具体地,该本体51呈U形,包括一底板511和分别由该底板511的两侧向上延伸出的两个侧板512,该本体51是半包围地设置在该屏蔽壳体3的底壁33和两个侧壁32的外侧,并可与该屏蔽壳体3相贴接从而提供接地。参见图5,该底板511对应贴接在该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连接器,包括:一绝缘本体;多个导电端子,其固定在该绝缘本体上;一屏蔽壳体,其包围该绝缘本体并形成一对接腔,该屏蔽壳体具有一顶壁,该顶壁上设有至少一扣持孔;一绝缘外壳,其包覆成型在该屏蔽壳体的外周,该绝缘外壳上设有与该至少一扣持孔相对应连通的至少一沉孔;以及至少一密封片,其固定在该绝缘外壳上,其特征在于,该绝缘外壳的沉孔内设有向内突伸出的突缘;该至少一密封片是至少部分沉入地装设在该至少一沉孔中,并与该突缘配合在一起以封闭该至少一沉孔。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锋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莫仕连接器有限公司莫列斯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