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扣位结构及采用该扣位结构的光纤接续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630055 阅读:1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1-30 19: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扣位结构及采用该扣位结构的光纤接续器;一种扣位结构,包括线缆固定器和底座,底座设置有扣位孔,线缆固定器设置有耳扣,装配时,耳扣扣入扣位孔;耳扣的上升方向设置有第二外侧面,第二外侧面与线缆固定器的壁面组成上小下大的楔形。拆卸时,向上方提升耳扣,由于耳扣的上升方向的第二外侧面与线缆固定器的壁面组成上小下大的楔形,以较小的力便可实现耳扣与扣位孔的分离,实现线缆固定器与底座的拆卸,拆卸方便,能够满足光纤连接器的快捷检测、重装、修复的需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提供了包括上述扣位结构的光纤接续器。(*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扣位结构及采用该扣位结构的光纤接续器;一种扣位结构,包括线缆固定器和底座,底座设置有扣位孔,线缆固定器设置有耳扣,装配时,耳扣扣入扣位孔;耳扣的上升方向设置有第二外侧面,第二外侧面与线缆固定器的壁面组成上小下大的楔形。拆卸时,向上方提升耳扣,由于耳扣的上升方向的第二外侧面与线缆固定器的壁面组成上小下大的楔形,以较小的力便可实现耳扣与扣位孔的分离,实现线缆固定器与底座的拆卸,拆卸方便,能够满足光纤连接器的快捷检测、重装、修复的需求;本技术还提供了包括上述扣位结构的光纤接续器。【专利说明】一种扣位结构及采用该扣位结构的光纤接续器
本技术涉及光纤连接的硬件结构
,尤其涉及一种扣位结构及采用该扣位结构的光纤接续器。
技术介绍
光纤通信技术(optical fiber communications)从通信技术中脱颖而出,已成为现代通信的主要通信技术之一,在现代电信网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光纤进入通信终端的过程(FTTH,Fiber To the Home)中,既要求光纤的固定具有足够的力度,以满足光纤走线的力度需求;同时又要求拆卸方便,能够满足快捷检测、修复的需求。现有的光纤连接器的扣位结构能够满足光纤固定力度的需求,但拆卸不方便,不能满足快捷检测、修复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扣位结构及采用该扣位结构的光纤接续器,拆卸方便,能够满足快捷检测、修复的需求。为达此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扣位结构,包括线缆固定器和底座,底座设置有扣位孔,线缆固定器设置有耳扣,装配时,耳扣扣入扣位孔;耳扣的上升方向设置有第二外侧面,耳扣的上升方向的第二外侧面与线缆固定器的壁面组成上小下大的楔形。其中,耳扣的下壁面平行于扣位孔的壁面。其中,耳扣的第一外侧面沿线缆固定器装配进底座的前进方向与线缆固定器的壁面组成前小后大的楔形,耳扣的后壁面平行于扣位孔的壁面。优选的,第一外侧面与线缆固定器的壁面的夹角为5?80°。其中,底座的后部呈U型,线缆固定器呈倒U型,线缆固定器与底座装配后,线缆固定器的下端的开口被底座封住。优选的,底座的两臂设置有扣位孔,线缆固定器的两臂设置有耳扣;第二外侧面与线缆固定器的壁面的夹角为5?30°。其中,还包括上盖,装配完成后,上盖的上部压住线缆固定器的上面,上盖的下部扣住底座的底面。其中,耳扣还包括第三外侧面,第三外侧面平行于线缆固定器的壁面,第一外侧面与第三外侧面相交,第二外侧面与第三外侧面相交。优选的,第一外侧面与第二外侧面的相交处为弧形过渡结构。其中,线缆固定器的内壁面设置线缆夹紧筋。优选的,线缆夹紧筋成对的对称设置于线缆固定器的内壁面。线缆夹紧筋的对数为三对。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光纤接续器,包括上述扣位结构。优选的,光纤接续器为光纤连接器或光纤机械接续子。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一种扣位结构,包括线缆固定器和底座,底座设置有扣位孔,线缆固定器设置有耳扣,装配时,耳扣扣入扣位孔;耳扣的上升方向设置有第二外侧面,耳扣的上升方向的第二外侧面与线缆固定器的壁面组成上小下大的楔形。拆卸时,向上方提升耳扣,由于耳扣的上升方向的第二外侧面与线缆固定器的壁面组成上小下大的楔形,以较小的力便可实现耳扣与扣位孔的分离,实现线缆固定器与底座的拆卸,拆卸方便,能够满足光纤连接器的快捷检测、重装、修复的需求。【专利附图】【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有效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将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介绍,不言自明的是,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中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讲,无需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做出其它附图。图1是本技术一种扣位结构的爆炸图。图2是本技术一种扣位结构的线缆固定器的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一种扣位结构的线缆固定器的另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一种扣位结构的线缆固定器与底座的装配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一种扣位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线缆固定器;2-底座;3-耳扣;4_扣位孔;5-第一外侧面;6_第二外侧面;7-上盖;8_第二外侧面;9_夹紧筋。【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扣位结构及采用该扣位结构的光纤接续器,为了使本领域中的技术人员更清楚的理解本技术方案,并使本技术上述的目的、特征、有益效果能够更加明白、易懂,下面结合附图1-5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实施例一一种扣位结构,包括线缆固定器I和底座2,底座2设置有扣位孔4,线缆固定器I设置有耳扣3,装配时,耳扣3扣入扣位孔4,耳扣3的上升方向设置有第二外侧面6,耳扣3的上升方向的第二外侧面6与线缆固定器I的壁面组成上小下大的楔形。拆卸时,由于耳扣3的上升方向的第二外侧面6与线缆固定器I的壁面组成上小下大的楔形,向上方提升耳扣3,耳扣3以较小的力与扣位孔4脱离装配,实现线缆固定器I与底座2的拆卸,拆卸方便,能够满足光纤连接器的快捷检测、修复的需求。本实施例中,耳扣3沿线缆固定器I装配进底座2的前进方向设置有第一外侧面5,耳扣3的第一外侧面5沿线缆固定器I装配进底座2的前进方向与线缆固定器I的壁面组成前小后大的楔形。耳扣3的后壁面平行于扣位孔4的壁面。装配时,耳扣3前进方向的第一外侧面5与线缆固定器I的壁面组成前小后大的楔形,所以线缆固定器I可以从后部直接推入底座2,耳扣3的后壁面平行于扣位孔4的壁面,扣位孔4可以牢牢地固定耳扣3使得耳扣3无法后退,保证了光纤固定具有足够的力度。本实施例中,第一外侧面5与线缆固定器I的壁面的夹角为5°,5°的楔形角保证了线缆固定器I的推进仅需要较小的力。第一外侧面5与线缆固定器I的壁面的夹角的角度也可以为 10°、15。、25。、30。、35。、40。45。、50。55。、60。、65。、70。、75。或80°等锐角角度。本实施例中,底座2的后部呈U型,线缆固定器I呈倒U型,线缆固定器I与底座2装配后,线缆固定器I的下端的开口被底座2封住,线缆固定器I与底座2组成上下闭合的结构,光纤被该上下封闭的结构卡住。底座2的两臂设置有扣位孔4,线缆固定器I的两臂设置有耳扣3,耳扣3扣入扣位孔4,该结构左右对称,耳扣3受力均匀,装配结构牢固。拆卸时,向外轻推底座2的两臂,向上提升耳扣3时,依靠第二外侧面6的楔形面,实现耳扣3与扣位孔4的分离,达到连接器的拆分效果。底座2的两臂向左右两侧弹性变形,不会破坏连接器的结构完整性,固定后的光纤拆开、取出方便,满足了检修、重装、修复等需要。本实施例中,第二外侧面6与线缆固定器I的壁面的夹角为5°,即楔形角为5度的楔形角。作为备用方案,第二外侧面6与线缆固定器I的壁面的夹角的角度也可以为10。、15。、25。、30。、35。、40。45。、50。55。、60。、65。、70。、75。或 80。等锐角角度。本实施例中,耳扣3的下壁面平行于扣位孔4的壁面,保证耳扣3在工作过程中与扣位孔4进行良好的配合,从而使得耳扣3可以牢牢的扣接在扣位孔4内。本实施例中,还包括上盖7,装配完成后,上盖7的上部压住线缆固定器I的上面,上盖7的下部扣住底座2的底面。上盖7保证不需要拆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扣位结构,包括线缆固定器(1)和底座(2),底座(2)设置有扣位孔(4),线缆固定器(1)设置有耳扣(3),装配时,所述耳扣(3)扣入所述扣位孔(4),其特征在于,耳扣(3)的上升方向设置有第二外侧面(6),所述耳扣(3)的上升方向的第二外侧面(6)与线缆固定器(1)的壁面组成上小下大的楔形。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衷诚陈新军王七月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日海通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