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视频接口的双层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619801 阅读:87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1-30 08:1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数字视频接口的双层连接器,于座体具有垂直部及水平部,并于垂直部上结合定位有第一连接器及位于第一连接器上方的第二连接器,而第二连接器的基座前方处设有可供多个第二端子穿设定位的对接部,且各第二端子的焊接端朝对接部斜伸有二次弯折预定角度的支臂,并于支臂末端处设有接触部,且接触部与焊接端彼此垂直,即可通过适当的改变第二端子二次弯折预定角度的连续性设计与端子间距增加等效电容,辅以调整端子形状变化匹配特性阻抗来达成有效降低高频信号反射,从而大幅提升信号的完整性,使整体信号传输更为稳定且可靠,并强化高速传输信号的品质。

Double layer connector for digital video interface

Double connector of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digital video interface, the base body has a vertical part and the horizontal part and vertical part, combined with the positioning of the first connector and second connector located above the first connector, and the connector is arranged at the front of the base second can be used for a plurality of second terminals in a docking location, and welding the second terminal end toward the butt part obliquely extending two arm bent by a predetermined angle, and is provided with a contact part at the end of the arm, and the welding and the contact end perpendicular to each other, continuous design and terminal spacing by changing the second terminal can be two times pre bending angle appropriate increase of equivalent capacitance with the adjustment of the shape change, the terminal impedance matching to reduce high-frequency signal reflection, thus greatly enhance the signal integrity, the signal transmission is more stable and reliable, And to strengthen the quality of high-speed transmission signal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数字视频接口的双层连接器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数字视频接口的双层连接器,尤指座体上结合定位有第一连接器上方的第二连接器,并于第二连接器穿设定位有多个第二端子,即可通过适当改变第二端子二次弯折预定角度与端子间距,辅以调整端子形状变化匹配特性阻抗强化高速传输信号的品质。
技术介绍
现今传输技术进入数字时代后,使用者及厂商对于数字显示的品质要求越来越高,结合显示卡硬件的数字显示接口标准,其发展进度因而更受到瞩目,使高速传输技术也必须不断进步,以满足日新月异的数字影音传输需求,然而数字视频接口(D i g i t a IVi s u a I I n t e r f a c e,简称D V I )能传输模拟信号,可配接传统显像管屏幕,也能提供双通道完整的传输数字信号,确保数字信号传输品质,因此数字视频接口随着数字显示器成为主流而被广泛使用。再者,数字视频接口主要应用于台式计算机、笔记本电脑的显示接口,随着数字电视的采用以及数字家庭概念逐渐成熟,也扩大应用至液晶电视、数字投影机、DVD录放影机、视频转换器(S e t - t O P B ο X)、D — VH S播放机、影音接收器以及其它各式消费性电子产品或视听设备中使用,由于电子产品一般都会采用D V I连接器达成与笔记本电脑、液晶电视、液晶屏幕等的面板(P a n e I )形成电性连接,然而D V I连接器为了维持通用性以便不同型式的屏幕可以共用同一种传输线,其接头可分成D V I —D (仅传输数字信号)、DV1-A (仅传输模拟信号)、DV1-1 (可传输数字及模拟信号)三种类型。但是目前市面上的D V I连接器多为单层结构,其高带宽传输及多屏幕显示需求功能上明显不足,因此,为了因应电子产品多屏幕的显示需求,以及避免主机板上安装多张显示卡所造成占用插槽的问题,且可方便理线、提升外观整体性,便发展出双层D V I连接器,并通过提供多通道信号传输来满足高带宽传输的需求,不过现有双层D V I连接器架构并未针对高频信号传输特性(如电磁干扰、阻抗匹配等)予以考量,使信号在高速传输下所产生的特性阻抗无法有效降低而造成高频信号反射,因而导致信号完整性与品质不佳,则有待从事于此行业者重新设计来加以有效解决。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专利技术人有鉴于现有双层D V I连接器于使用上的问题与缺失,乃搜集相关资料经由多方评估及考量,并利用从事于此行业的多年研发经验不断试作与修改,始设计出此种数字视频接口的双层连接器专利技术专利诞生。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双层D V I连接器架构并未针对高频信号传输特性(如电磁干扰、阻抗匹配等)予以考量的问题,有效降低信号在高速传输下所产生的特性阻抗而造成减少高频信号反射,因而大幅提升信号的完整性,使整体信号传输更为稳定且可靠,并强化高速传输信号的品质。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公开如下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数字视频接口的双层连接器,其中,包括座体、第一连接器及第二连接器,其中: 该座体具有一垂直部及水平部,并于垂直部上定位有第一连接器及在第一连接器上方的第二连接器;该第一连接器具有一基座,并于基座前方处设有可供多个第一端子穿设定位的对接部;该第二连接器具有一基座,并于基座前方处设有可供多个呈层迭间隔排列状的第二端子穿设定位的对接部,且各第二端子的焊接端垂直穿出水平部,而焊接端朝对接部斜伸有二次弯折预定角度的支臂,并且在支臂末端处的接触部与焊接端彼此垂直,该第二端子高度介于19 mm~22 mm,其支臂与焊接端之间形成有介于120~125度的弯折角,且支臂与接触部之间形成有介于145~150度的弯折角,而最内侧的第一组第二端子的支臂长度介于15.5~18.5 mm,中间的第二组第二端子的支臂长度介于17.5~20.5 mm,最外侧的第三组第二端子的支臂长度介于19.5~22.5 mm,另第二端子上具有宽部及窄部,其宽部的宽度介于1.3~1.9 mm,且各相邻的宽部之间的间距介于O? 605~0.005 mm,窄部的宽度介于1.0~I.6 mm,且各相邻的窄部之间的间距介于 0.905 ~0.305 mm。所述的数字视频接口的双层连接器,其中,该座体的垂直部上下二侧处分别设有可供第一连接器及第二连接器的基座嵌卡的嵌置槽,而垂直部与水平部之间则定位有具有多个穿孔的端子座,且各第一端子及第二端子的焊接端垂直穿出于端子座上对应的穿孔。所述的数字视频接口的双层连接器,其中,该第一连接器的各第一端子所具有的焊接端垂直穿出于座体的水平部,而焊接端朝对接部弯折形成有至少一个第一弯折部后,再延伸出一接触部,且接触部上接近第一弯折部位置设有定位于对接部中的定位部。所述的数字视频接口的双层连接器,其中,该第二连接器的各第二端子的支臂朝焊接端弯折形成有第一弯折部,并于支臂与接触部连接处弯折形成有第二弯折部,且接触部上接近第二弯折部位置设有定位于对接部中的定位部。所述的数字视频接口的双层连接器,其中,该第二连接器的各第二端子优选高度为20.4 mm,而宽部的优选宽度为I.4 mm,且各相邻的宽部之间的间距为0.505mm,其窄部的优选宽度为I.I mm,且各相邻的窄部之间的间距为0.805 mm。本专利技术还公开一种数字视频接口的双层连接器,其中,包括座体、第一连接器及第二连接器,其中:该座体具有一垂直部及水平部,并于垂直部上定位有第一连接器及第一连接器上方的第二连接器;该第一连接器具有一基座,并于基座前方处设有可供多个第一端子穿设定位的对接部;该第二连接器具有一基座,并于基座前方处设有可供多个呈层迭间隔排列状的第二端子穿设定位的对接部,且各第二端子的焊接端垂直穿出水平部,而焊接端朝对接部斜伸有二次弯折预定角度的支臂,并于支臂末端处的接触部与焊接端彼此垂直,该第二端子高度介于15 mm?18 mm,其支臂与焊接端之间形成有介于127?135度的弯折角,且支臂与接触部之间形成有介于135?143度的弯折角,而最内侧的第一组第二端子的支臂长度介于12.5?15 mm,中间的第二组第二端子的支臂长度介于14.5?17 mm,最外侧的第三组第二端子的支臂长度介于16.5?19mm,另第二端子上具有宽部及窄部,其宽部的宽度介于I.3?I.9 mm,且各相邻的宽部之间的间距介于0.605?0.005mm,窄部的宽度介于I.0?I.6 mm,且各相邻的窄部之间的间距介于0.905?0.305 mmD所述的数字视频接口的双层连接器,其中,该座体的垂直部上下二侧处分别设有可供第一连接器及第二连接器的基座嵌卡的嵌置槽,而垂直部与水平部之间则定位有具有多个穿孔的端子座,且各第一端子及第二端子的焊接端垂直穿出于端子座上对应的穿孔。所述的数字视频接口的双层连接器,其中,该第一连接器的各第一端子所具有的焊接端垂直穿出于座体的水平部,而焊接端朝对接部弯折形成有至少一个第一弯折部后,再延伸出一接触部,且接触部上接近第一弯折部位置设有定位于对接部中的定位部。所述的数字视频接口的双层连接器,其中,该第二连接器的各第二端子的支臂朝焊接端弯折形成有第一弯折部,并于支臂与接触部连接处弯折形成有第二弯折部,且接触部上接近第二弯折部位置设有定位于对接部中的定位部。所述的数字视频接口的双层连接器,其中,该第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数字视频接口的双层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座体、第一连接器及第二连接器,其中:该座体具有一垂直部及水平部,并于垂直部上定位有第一连接器及在第一连接器上方的第二连接器;该第一连接器具有一基座,并于基座前方处设有可供多个第一端子穿设定位的对接部;该第二连接器具有一基座,并于基座前方处设有可供多个呈层迭间隔排列状的第二端子穿设定位的对接部,且各第二端子的焊接端垂直穿出水平部,而焊接端朝对接部斜伸有二次弯折预定角度的支臂,并且在支臂末端处的接触部与焊接端彼此垂直,该第二端子高度介于19mm~22mm,其支臂与焊接端之间形成有介于120~125度的弯折角,且支臂与接触部之间形成有介于145~150度的弯折角,而最内侧的第一组第二端子的支臂长度介于15﹒5~18﹒5mm,中间的第二组第二端子的支臂长度介于17﹒5~20﹒5mm,最外侧的第三组第二端子的支臂长度介于19﹒5~22﹒5mm,另第二端子上具有宽部及窄部,其宽部的宽度介于1﹒3~1﹒9mm,且各相邻的宽部之间的间距介于0﹒605~0﹒005mm,窄部的宽度介于1﹒0~1﹒6mm,且各相邻的窄部之间的间距介于0﹒905~0﹒305mm。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数字视频接口的双层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座体、第一连接器及第二连接器,其中: 该座体具有一垂直部及水平部,并于垂直部上定位有第一连接器及在第一连接器上方的第二连接器; 该第一连接器具有一基座,并于基座前方处设有可供多个第一端子穿设定位的对接部; 该第二连接器具有一基座,并于基座前方处设有可供多个呈层迭间隔排列状的第二端子穿设定位的对接部,且各第二端子的焊接端垂直穿出水平部,而焊接端朝对接部斜伸有二次弯折预定角度的支臂,并且在支臂末端处的接触部与焊接端彼此垂直,该第二端子高度介于19 mm~22 mm,其支臂与焊接端之间形成有介于120~125度的弯折角,且支臂与接触部之间形成有介于145~150度的弯折角,而最内侧的第一组第二端子的支臂长度介于15.5~18.5 mm,中间的第二组第二端子的支臂长度介于17.5~20.5 mm,最外侧的第三组第二端子的支臂长度介于19.5~22.5 mm,另第二端子上具有宽部及窄部,其宽部的宽度介于1.3~1.9 mm,且各相邻的宽部之间的间距介于0.605~0.005 mm,窄部的宽度介于I.0~I.6 mm,且各相邻的窄部之间的间距介于 0.905 ~0.305 mm。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字视频接口的双层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座体的垂直部上下二侧处分别设有可供第一连接器及第二连接器的基座嵌卡的嵌置槽,而垂直部与水平部之间则定位有具有多个穿孔的端子座,且各第一端子及第二端子的焊接端垂直穿出于端子座上对应的穿孔。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字视频接口的双层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第一连接器的各第一端子所具有的焊接端垂直穿 出于座体的水平部,而焊接端朝对接部弯折形成有至少一个第一弯折部后,再延伸出一接触部,且接触部上接近第一弯折部位置设有定位于对接部中的定位部。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字视频接口的双层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第二连接器的各第二端子的支臂朝焊接端弯折形成有第一弯折部,并于支臂与接触部连接处弯折形成有第二弯折部,且接触部上接近第二弯折部位置设有定位于对接部中的定位部。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字视频接口的双层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第二连接器的各第二端子优选高度为20.4 mm,而宽部的优选宽度为1.4 mm,且各相邻的宽部之间的间距为0.505 mm,其窄部的优选宽度为I.I mm,且各相邻的窄部之间的间距为0.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仲斌柳文胜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骅国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