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流装置及换热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9616780 阅读:100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1-30 03:52
一种节流装置和应用该节流装置的换热系统。该节流装置通过在管体上开设节流孔,利用节流孔对制冷剂的限流作用实现节流,相比较现有的节流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节流装置能够优化换热系统的体积,成本低廉且易于实现,同时由于节流孔被插入在了换热器的盘管中,经过节流装置之后发出的节流噪声可以经过换热器本有的翅片进行消音,不仅具有较佳地消音效果,而且使得成本进一步减少。

Throttling device and heat exchange system

Throttling device and heat exchange system using the throttling device. The throttling device through the throttle hole is arranged on the pipe body, the orifice of the refrigerant flow limiting realize throttling, compared to the existing throttling device, optimization of heat exchanger system volume throttling device of the invention has the advantages of low cost and easy to implement, at the same time as the orifice is inserted into the coil heat exchanger in the throttling noise through the throttling device, can be issued after the heat exchanger fin of the silencer, not only has better silencing effect, which further reduce the cos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节流装置及换热系统
本专利技术属于空调机换热领域,尤其是一种空调换热器中制冷剂输送管道中的节流 装直。
技术介绍
现有空调的换热器和冷凝器之间的制冷剂输送管道上一般设有节流装置,用来对制冷剂输送管道上输送的制冷剂进行节流减压,同时对进入换热器的制冷剂起到调节控制作用。节流装置一般由毛细管、节流阀等构成,其主要利用比制冷剂输送管要细小的管口或管道来实现节流作用。请参见图1,图1是一种现有的节流装置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该节流装置包括分配器1、多根毛细管2和对应毛细管2数量的变径管3,其中毛细管2连接在分配器I和变径管3之间,该毛细管2通常在管路设计上被制作成折弯结构,该变径管3连接换热器(图中未示出)和毛细管2。制冷剂通过与主管路(图中未示出)连接的分配器1,经毛细管2节流降压后,进入换热器。通过每个换热器回路的制冷剂流量由该回路对应的毛细管2的规格(内径、长度、形状)确定。然而现有的这 种节流装置存在以下缺点:1、毛细管制作工艺复杂,成本较高;2、毛细管折弯时,因设备、毛细管材质、制作人员等因素,同一规格产品扁平率难以控制;3、运输过程中,易发生挤压、碰撞,导致节流特性变化。4、制冷剂从毛细管流出时,由于压力的瞬间变化使得制冷剂发生气化,体积在极短的时间内扩大数十倍,从而产生节流噪音。因此有必要对现有的节流装置进行改良,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节流装置及应用该节流装置的换热系统,该节流装置可以取代现有的毛细管结构,以更加简单的节流结构对制冷剂进行节流,同时该节流装置可以避免因毛细管喷发而引起的噪音。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提出的一种节流装置,连接在换热器盘管上,用于空调制冷剂的输送,包括第一管体以及串通该第一管体的第二管体,所述第一管体插设在所述换热器盘管内,该第一管体插设在换热器盘管内侧的端口封闭且该第一管体上设有若干节流孔,所述第二管体至少部分露出于该换热器盘管外,所述制冷剂从换热器盘管经该若干节流孔流入该节流装置或从节流装置经该若干节流孔流入换热器盘管时,其压力被降低。优选的,该第二管体的外径大于第一管体的外径,所述第一管体和第二管体之间形成台阶,所述节流装置通过该台阶固定在换热器盘管上。优选的,所述第一管体的外管壁与所述换热器盘管的内管壁之间设有间隙。优选的,所述第二管体用以连接一外部管路,该第二管体同时与换热器盘管进行固定以限定第一管体的插入深度。优选的,所述节流装置通过焊接、螺接或者卡接的方式固定在换热器盘管上。同时本专利技术还提出了一种换热系统,包括换热器盘管,所述换热器盘管具有多个回路和覆盖在该多个回路外的翅片,该换热系统还包括多个如上所述的节流装置,该多个节流装置与该多个回路对应,且每个节流装置的第一管体插设于对应的盘管回路内。优选的,进一步包括分配器,该分配器一端设有连接一外部总管的母口,另一端设有与所述节流装置对应数量的子口,该每个子口通过一连接管与对应节流装置的第二管体连接。优选的,进一步包括集管,所述集管一端连接一外部总管,另一端封闭,且该集管上设有与所述节流装置对应数量的子口,该每个子口通过一连接管与对应节流装置的第二管体连接。优选的,所述连接管为铜管。优选的,不同盘管回路内的第一管体上,设置的节流孔的数量和/或孔径尺寸不同。本专利技术的节流装置和换热系统,直接将起到节流作用的部分设置在换热器盘管内,利用节流孔的大小和数量对制冷剂流量进行限定,避免了使用毛细管,从而使得本专利技术的节流装置具有较低的成本以及灵活的可调性,同时由于节流孔被设置在换热盘管内,其产生的节流噪音可以通过换热器的翅片管结构进行消音,使得本专利技术的节流装置同时具有降噪的功能。【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一种现有的节流装置结构不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节流装置示意图;图3是将本专利技术的节流装置插入换热器盘管中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节流装置的另一种实施方式;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节流装置的另一种实施方式;图6是本专利技术的换热系统的立体示意图;图7是图6中节流装置与盘管的剖面连接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的换热系统的另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正如
技术介绍
中所述的,在现有的空调器换热装置中,采用毛细管作为空调制冷剂的节流装置,而毛细管由于制作工艺上的难度,往往不能实现比较精确的流量控制,同时在制作成本以及安全性问题上也会带来不利影响,另外现有的节流装置由于噪音的存在,往往需要增加额外的消音装置,使成本进一步增加。因此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节流装置,该节流装置采用普通的导管,在管体上开设节流孔作为节流手段,以调整节流孔的数量和/或孔径大小来实现制冷剂流量的调节,使节流装置的制作成本大大降低,同时由于本专利技术的节流装置是直接插设在换热器的盘管内,不仅使得整个换热系统的体积大大减小,而且还应用了现有的换热器上的翅片作为制冷剂在流进或流出节流孔时发出的节流噪音的消音器,进一步降低成本。下面将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见图2,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下的节流装置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该节流装置10包括第一管体11以及串通该第一管体11的第二管体12。其中第一管体11作为该节流装置的主要节流部件,通常被插设在空调换热器的盘管内。第一管体11的端口 111为封闭端口,使得制冷剂在该第一管体11内流动的时候,无法从该端口 111流出。在该第一管体11上设有多个径向的节流孔112,这些节流孔比如是线型等间距的规则分布在第一管体11上,也可以是非规则的排布。较优地,这些节流孔112以对称分布的形式在第一管体11上成两排分布。制冷剂从换热器盘管经该多个节流孔112流入该节流装置10或从节流装置10经该多个节流孔112流入换热器盘管时,其流量被减小。第二管体12作为该节流装置连接外部管路用的连接部分,通常被设置在换热器盘管的外侧,该第二管体12同时具有与换热器盘管进行固定的功能,这样能够在装配过程中,不会因为误操作而将整个节流装置插入换热器盘管中,同时能够限定第一管体11的插入深度,使装配过程具有统一的机械精度。第二管体12的端口 121为开放端口,制冷剂经过该第二管体12的端口 121流入或流出外部管路。该第二管体12的内径通常被设计成与第一管体11的内径相等或基本相等,这样制冷剂在从外部管路流入至节流孔112时,不会使得制冷剂的压力过小,影响节流孔112的节流效果。请参见图3,图3是将本专利技术的节流装置插入换热器盘管中的示意图。如图所示,第一管体11此时位于换热器盘管21内,该第一管体11的外管壁与盘管21的内管壁之间留有间隙,可供液体流入或流出,第二管体12则位于换热器盘管21外侧。整个节流装置的液体流向如箭头所示,外部管路中的制冷剂在流进第二管体12后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节流装置,连接在换热器盘管上,用于空调制冷剂的输送,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管体以及串通该第一管体的第二管体,所述第一管体插设在所述换热器盘管内,该第一管体插设在换热器盘管内侧的端口封闭且该第一管体上设有若干节流孔,所述第二管体至少部分露出于该换热器盘管外,所述制冷剂从换热器盘管经该若干节流孔流入该节流装置或从节流装置经该若干节流孔流入换热器盘管时,其压力被降低。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节流装置,连接在换热器盘管上,用于空调制冷剂的输送,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管体以及串通该第一管体的第二管体,所述第一管体插设在所述换热器盘管内,该第一管体插设在换热器盘管内侧的端口封闭且该第一管体上设有若干节流孔,所述第二管体至少部分露出于该换热器盘管外,所述制冷剂从换热器盘管经该若干节流孔流入该节流装置或从节流装置经该若干节流孔流入换热器盘管时,其压力被降低。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体的外管壁与所述换热器盘管的内管壁之间设有间隙。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管体用以连接一外部管路,该第二管体同时与换热器盘管进行固定。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流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二管体的外径大于第一管体的外径,所述第一管体和第二管体之间形成台阶,所述节流装置通过该台阶固定在换热器盘管上。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左先明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三星电子有限公司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