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麻益民专利>正文

一种用于水体增氧的微孔曝气增氧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9613408 阅读:98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1-29 22:56
一种用于水体增氧的微孔曝气增氧装置,包括鼓风机、空气输送管和增氧盘,空气输送管与鼓风机的出风口连接,增氧盘由螺旋形绕制的增氧管构成从中心向四周逐渐抬升的盘状,增氧管两端通过连接管连接,增氧盘中心沿增氧管的绕制轴线设有接头管,接头管两端分别与连接管和空气输送管连接,在接头管上设有叶轮,叶轮通过轴承套在接头管的外壁上,叶轮的轴向与接头管之间具有10°-30°的夹角,增氧管由内管和包裹在内管外表面的透气海绵层构成,内管的管壁上分布有贯通管壁的透气孔。避免了增氧盘沉入水底而导致的下方透气孔出气不畅的问题,还使增氧盘具有了促使其移动的推动力,增大了增氧盘在水中的活动范围,进一步提高了增氧效果。

Microporous aeration and oxygenation device for oxygen increasing in water body

For aeration aerator, including air blower, air duct and aeration disc, air outlet connecting pipes and blower, aeration disc consists of spiral wound oxygen tube from the center to the periphery of the disc gradually rising, the oxygen tube ends through the connecting pipe connection, aeration disc center along the winding axis is provided with aeration pipe joints, pipe joints with the two ends of the connecting pipe and air pipe connection in the joint pipe is provided with an impeller, the impeller through the bearing sleeve in the joint pipe on the outer wall of the impeller and axial pipe joint with angle between 10 DEG -30 DEG, aeration tube is composed of an inner tube and wrap the inner tube outer surface of a breathable foam layer, the pipe wall of the inner pipe through the air holes are distributed on the wall. To avoid the aeration disc sink to the bottom due to the lower air hole outlet smooth problem, also has the mobile oxygenation disk driving force, increase the oxygen in the water wheel range of activities, to further improve the oxygenation effec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水体增氧的微孔曝气增氧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水体的增氧装置,具体地说是一种用于水体增氧的微孔曝气增氧装直。
技术介绍
目前提高水体溶氧量的方法主要有两种:曝气增氧和增氧剂增氧,其中以曝气增氧为主要方法。曝气增氧又分为鼓风曝气和机械曝气两种。机械曝气就是叶轮、水车、射流式等,通过搅动水,造成水与气体的界面接触,只能解决上层水体的增氧,并且气液接触界面断续,接触面积小,接触时间短。从噪音方面,机械曝气直接放在水上,拍打水的声音很大,影响水生物的正常生长。鼓风曝气是通过管道将风机输送的空气通入水底,从水底进行曝气,可以让溶解氧分布在整个水体。而鼓风曝气中又以微孔管道增氧效果最好,即通过深入水下的管道上的微孔产生微小的气泡,且气泡非常微小那么气体与液体接触面积也就大,气泡升起速度慢,接触时间就长,这样气体中的氧就更充分,更容易溶解于水中。但是,目前微孔曝气装置设计不够完善,气泡分布不均,增氧效果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气泡细小、且分布均匀的用于水体增氧的微孔曝气增氧装置。本专利技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水体增氧的微孔曝气增氧装置,包括鼓风机、空气输送管和增氧盘,空气输送管与鼓风机的出风口连接,增氧盘由螺旋形绕制的增氧管构成从中心向四周逐渐抬升的盘状,增氧管的两端通过连接管相互连接,在增氧盘中心沿增氧管的绕制轴线设有一个接头管,接头管的两端分别与连接管和空气输送管连接,在接头管上设有一个叶轮,叶轮通过轴承套在接头管的外壁上,叶轮的轴向与接头管之间具有10° — 30°的夹角,所述的增氧管由内管和包裹在内管外表面的透气海绵层构成,内管的管壁上分布有贯通管壁的透气孔。所述的增氧盘上,设有呈辐射状分布的固定筋。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设置的叶轮能够在冒出的气泡上升过程中被推动旋转,使水体局部产生旋转运动,进而使气泡旋转上升,促进了气体与水的接触,提高增加效果。倾斜的叶轮旋转时还能产生推动力,使增氧盘产生一个向斜上方的浮力,不但避免了增氧盘沉入水底而导致的下方透气孔出气不畅的问题,还使增氧盘具有了一个促使其移动的推动力,增大了增氧盘在水中的活动范围,进一步提高了增氧效果。在增氧管的外侧设有透气海绵层,能够使透出的气体分布更为均匀,且产生的气泡更加微小,提高了增氧效果。空气输送管连接至增氧盘的中心,鼓风输气时,增氧盘更平稳,使增氧盘各部位产生的气泡均匀的上升,减少气泡间的相互碰撞,避免气泡结合增大体积。【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增氧管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叶轮的设置方式示意图。图中标记:1、鼓风机,2、空气输送管,3、增氧盘,301、增氧管,302、透气孔,303、连接管,304、内管,305、透气海绵 层,306、固定筋,4、接头管,5、叶轮。【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具体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一种用于水体增氧的微孔曝气增氧装置,包括鼓风机1、空气输送管2和增氧盘3,空气输送管2与鼓风机I的出风口连接,增氧盘3由螺旋形绕制的增氧管301构成从中心向四周逐渐抬升的盘状,增氧管301的管壁圆周均分布有透气孔302,增氧管301的两端通过连接管303相互连接,在增氧盘3中心沿增氧管301的绕制轴线设有一个接头管4,接头管4的两端分别与连接管303和空气输送管2连接,在接头管4上设有一个叶轮5,叶轮5通过轴承套在接头管4的外壁上,叶轮5的轴向与接头管4之间具有10° — 30°的夹角。由于增氧盘3的上下面均具有透气孔302,且出气的气压相等,增氧盘3上下面由于出气产生的推力相互抵消,因此增氧盘会由于自身重力下落。按照本技术方案设置叶轮5后,增氧盘3上下面冒出的气体均会向上运动,从而推动叶轮5,产生向上的推力,根据设备重量选择适当的叶轮面积即可使增氧盘3能够浮在水中,从而避免了增氧盘沉入水底而导致的下方透气孔出气不畅的问题。同时还使增氧盘具有了一个促使其移动的推动力,增大了增氧盘在水中的活动范围,进一步提高了增氧效果。所述的增氧管301由内管304和包裹在内管304外表面的透气海绵层305构成,内管304的管壁上分布有贯通管壁的透气孔302。所述的增氧盘3上,设有呈辐射状分布的固定筋30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水体增氧的微孔曝气增氧装置,包括鼓风机(1)、空气输送管(2)和增氧盘(3),空气输送管(2)与鼓风机(1)的出风口连接,其特征在于:增氧盘(3)由螺旋形绕制的增氧管(301)构成从中心向四周逐渐抬升的盘状,增氧管(301)的两端通过连接管(303)相互连接,在增氧盘(3)中心沿增氧管(301)的绕制轴线设有一个接头管(4),接头管(4)的两端分别与连接管(303)和空气输送管(2)连接,在接头管(4)上设有一个叶轮(5),叶轮(5)通过轴承套在接头管(4)的外壁上,叶轮(5)的轴向与接头管(4)之间具有10°—30°的夹角,所述的增氧管(301)由内管(304)和包裹在内管(304)外表面的透气海绵层(305)构成,内管(304)的管壁上分布有贯通管壁的透气孔(30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水体增氧的微孔曝气增氧装置,包括鼓风机(I)、空气输送管(2)和增氧盘(3),空气输送管(2)与鼓风机(I)的出风口连接,其特征在于:增氧盘(3)由螺旋形绕制的增氧管(301)构成从中心向四周逐渐抬升的盘状,增氧管(301)的两端通过连接管(303)相互连接,在增氧盘(3)中心沿增氧管(301)的绕制轴线设有一个接头管(4),接头管(4)的两端分别与连接管(303)和空气输送管(2)连接,在接头管(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麻益民
申请(专利权)人:麻益民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