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固封极柱及其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9597866 阅读:311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1-23 03:0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固封极柱及其制造方法。所述固封极柱包括绝缘筒10、真空灭弧室20、上出线座30和下出线座40,所述真空灭弧室20、上出线座30和下出线座40都装接在绝缘筒10,且,所述上出线座30和下出线座40分别连接真空灭弧室20的静、动触头端,所述绝缘筒10之对应真空灭弧室20的内壁11设为伞裙状,而且,所述内壁11和真空灭弧室20间设硅胶层50。它具有如下优点:绝缘筒内壁设伞裙状,则绝缘筒内壁、硅胶层和真空灭弧室外壁间无气隙,避免绝缘被击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固封极柱及其制造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固封极柱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原有的固封极柱采用的固封方式有几种方式:A、先在真空灭弧室外硫化一层硅胶层,然后再与环氧树脂进行一体固封浇注;B、先在真空灭弧室冷包一层硅胶层,然后再与环氧树脂进行一体固封浇注;C、先将极柱浇注出来,接着将真空灭弧室装配完后,然后再进行硅胶灌封。上述几种产品方式的真空灭弧室和绝缘筒之间均为光面,因此它们存在如下缺陷:A、采用第一种方式,因为真空灭弧室从开始到固封完成需要经常几道的高温处理,容易对灭弧室带来影响(例如:导向套变形);而且由于硅胶与环氧树脂之间是平面(光面)粘接,当固化应力不均时,可能出现气隙,将造成绝缘隐患。B、采用第二种方式,其比第一种方式真空灭弧室少受一次高温的影响,但是冷包硅胶层与真空灭弧室的表面并没有粘接,只是靠固封浇注时的收缩压力来进行压缩密封从而达到固封的要求,其可靠性更差。C、而采用第三种方式,较前两种对真空灭弧室而言几乎没有影响,但是由于其表面都是光面的,因而仍存在绝缘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固封极柱及其制造方法,其克服了
技术介绍
中固封极柱及所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固封极柱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固封极柱,它包括绝缘筒(10)、真空灭弧室(20)、上出线座(30)和下出线座(40),所述真空灭弧室(20)、上出线座(30)和下出线座(40)都装接在绝缘筒(10),且,所述上出线座(30)和下出线座(40)分别连接真空灭弧室(20)的静、动触头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筒(10)之对应真空灭弧室(20)的内壁(11)设为伞裙状,而且,所述内壁(11)和真空灭弧室(20)间设硅胶层(5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固封极柱,它包括绝缘筒(10)、真空灭弧室(20)、上出线座(30)和下出线座(40),所述真空灭弧室(20)、上出线座(30)和下出线座(40)都装接在绝缘筒(10)上,且,所述上出线座(30)和下出线座(40)分别连接真空灭弧室(20)的静触头端和动触头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筒(10)之对应真空灭弧室(20)的内壁(11)设为伞裙状,而且,所述内壁(11)和真空灭弧室(20)间设硅胶层(50);所述真空灭弧室(20)外周面也设为伞裙状,所述绝缘筒(10)的内壁(11)的伞裙状和真空灭弧室(20)的伞裙状相对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固封极柱,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筒(10)由环氧树脂浇注成型。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固封极柱,其特征在于:所述硅胶层(50)是通过灌注方式在内壁(11)和真空灭弧室(20)间成型的。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固封极柱,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筒(10)具有一主体、一上悬空臂(12)和一下悬空臂(13),所述主体上段设一对应上述内壁(11)的用于装接真空灭弧室(20)的装配空间;所述上悬空臂(12)和下悬空臂(13)上下间隔布置且固接在主体同一侧,所述上悬空臂(12)和下悬空臂(13)都设开口朝外的安装槽,所述安装槽接通装配空间;所述上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崇文何宝华何荣标黄顺进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市恒源新电力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