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检测桃蚜抗药性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9595663 阅读:196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1-23 01:1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检测桃蚜抗药性的方法,在药剂的诊断剂量下制作诊断玻璃管,快速检测桃蚜田间种群对药剂的抗性水平,所述药剂为抗蚜威、联苯菊酯、吡虫啉或啶虫脒;药剂的诊断剂量:抗蚜威为10086.30ng/cm2,联苯菊酯为2159.00ng/cm2,吡虫啉为47.86ng/cm2,啶虫脒为196.58ng/cm2。本发明专利技术方法使用简便,结果直观明了,适用于田间快速检测桃蚜抗性水平,克服了传统生测方法用样本数量大、操作繁琐、费时等缺点,可用于快速检测桃蚜田间种群抗性水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在药剂的诊断剂量下制作诊断玻璃管,快速检测桃蚜田间种群对药剂的抗性水平,所述药剂为抗蚜威、联苯菊酯、吡虫啉或啶虫脒;药剂的诊断剂量:抗蚜威为10086.30ng/cm2,联苯菊酯为2159.00ng/cm2,吡虫啉为47.86ng/cm2,啶虫脒为196.58ng/cm2。本专利技术方法使用简便,结果直观明了,适用于田间快速检测桃蚜抗性水平,克服了传统生测方法用样本数量大、操作繁琐、费时等缺点,可用于快速检测桃蚜田间种群抗性水平。【专利说明】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对农业害虫抗药性进行监测的测定技术方法,具体地说,是以本专利技术的诊断剂量检测桃蚜对四种杀虫药剂(抗蚜威,联苯菊酯、吡虫啉和啶虫脒)抗药性的方法。
技术介绍
桃蚜是世界上分布最广最为重要的害虫之一,可以在50多个科400多种植物上取食,不仅能够直接刺吸植物营养,造成植物严重失水和营养不良,还可以传播病毒,对植物造成更大的间接伤害,对农业生产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长期以来,对桃蚜的防治主要以化学防治为主,由于化学杀虫剂的大量、持续及不合理使用,致使许多国家和地区的桃蚜对常用杀虫剂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抗药性。桃蚜抗药性的形成和发展给化学防治造成了很大困难,如何快速、准确的检测桃蚜抗药性水平是非常重要的。现在用于抗药性监测的方法主要包括传统的生物测定、生化检测法、免疫学方法以及分子生物学方法。通常情况下,生物测定是最直接、最接近田间检测的方法。由于各种药剂作用机理的不同,短时间内昆虫的中毒反应也各不相同,因此利用这个特点发展的玻璃管药膜诊断剂量,能够快速检测田间种群的抗性水平,这一应用也是田间快速检测抗性的重要手段。毒力测定是室内了解害虫抗药性常用的方法,但传统的浸液法和点滴法进行毒力测定,操作繁琐,要设定若干浓度和重复,以保证结果的可信度。玻璃管药膜法是新出现的一种快速检测害虫抗药性的方法,由于其作用效果明显,缩短了检查结果的时间,但对于浓度和重复问题上仍然与传统方法一样,没有改进。利用本专利技术的诊断剂量,辅以玻璃管药膜法,不仅利用了玻璃管药膜法的快速检测特点,而且在诊断剂量下可快速了解害虫抗性,解决的传统毒力测定实验繁琐的程序,提高了效率,并可用于田间害虫抗药性的快速检测。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在药剂的诊断剂量下制作诊断玻璃管,检测桃蚜田间种群对药剂的抗性水平,所述药剂为抗蚜威、联苯菊酯、吡虫啉和啶虫脒;药剂的诊断剂量:抗姆威为10086.30ng/cm2,联苯菊酯为2159.00ng/cm2,卩比虫啉为47.86ng/cm2, P定虫脉为 196.58ng/cm2。混合种群是各地采集桃蚜种群,混合后饲养多代,因此该种群中含有各抗性水平的桃蚜个体,在生测、酶活及分子水平上都表现有不同抗性,以该种群作为本专利技术实验种群,更接近田间种群,实验结果更可靠、更准确。其中,药剂的诊断剂量是通过不同浓度的药剂采用玻璃管药膜法对室内饲养混合种群进行药剂毒力测定,计算LC99作为药剂的诊断剂量。上述室内饲养混合种群为采集各地桃蚜田间种群,混合后,室内饲养多代得到。进一步地,药剂的诊断剂量是通过如下步骤确定的:(I)桃蚜田间种群的室内饲养:采集各地桃蚜田间种群,混合饲养多代,获得室内饲养混合种群;(2)丙酮稀释四种杀虫药剂为不同的浓度梯度作为毒力测定浓度;(3)玻璃管药膜的制作:用步骤(2)中丙酮稀释的各梯度药剂制作毒力测定所用的玻璃管药膜,每管加入220 u L各浓度药液,滚动玻璃管至药液均匀吸附在玻璃管内壁,直至丙酮完全挥发;(4)毒力测定:用步骤(3)中制备的玻璃管进行桃蚜的毒力测定,至少进行三次生物学重复;(5)结果及诊断剂量:对步骤(4)的结果做毒力回归曲线,并计算LC99得出各个药剂的诊断剂量。其中,步骤(2)中所用的杀虫药剂均为95%以上的原药,并且用丙酮溶解,稀释至5?7个浓度梯度。其中,步骤(4)中每次毒力测定实验做三次简单独立重复。其中,步骤(5)用POLO软件计算结果及诊断剂量。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专利技术方法使用简便,结果直观明了,适用于田间快速检测桃蚜抗性水平,克服了传统生测方法用样本数量大、操作繁琐、费时等缺点,可用于快速检测桃蚜田间种群抗性水平。【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为实验所用玻璃管。图2为实验选用的无翅成蚜。图3为产生中毒症状的桃蚜。【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实施例1诊断剂量的获得1.研究对象本专利技术的研究对象为实验室饲养多代的各地桃蚜混合种群。2.方法供试药剂抗蚜威、联苯菊酯、吡虫啉和啶虫脒,用玻璃管药膜法,进行毒力测定。2.1原药母液的配置及稀释将原药溶解于丙酮中,定容后装于药剂瓶中,封口膜封口,保存于4°C冰箱中。毒力测定前,用丙酮将原药母液稀释到各浓度,备用。2.2玻璃管药膜的制作实验所用玻璃管(如图1所示)必须经过严格的洗涤,确保没有任何药物残留。从稀释好的药液中吸取220 u L加入到直径1.7cm,高7.5cm的玻璃管(内表面积40cm2)中,滚动玻璃管至药液均匀吸附在玻璃管内壁,直至丙酮完全挥发,对照单独用丙酮处理,制作好的玻璃管药膜室温下过夜使用。2.3毒力测定供试蚜虫的选择选用室内饲养的桃蚜种群,挑取健康一致的无翅成蚜(如图2所示)进行实验,每个制备好的药膜管放置20头蚜虫,在室内正常饲养条件下(温度20?25°C,相对湿度50%?75%,光照 16L:8D)。2.4检查结果及死亡标准的判断3h后检查结果,其中只有一条腿动或者完全不动的记为死(如图3所示),以对照死亡率小于10%为有效测定,并用对照死亡率进行校正。每个药剂6?7个浓度,每个浓度3次重复,数据处理采用POLO分析软件,计算LC99,即诊断剂量,该诊断剂量可用于快速检测桃虫牙田间种群对抗蚜威、联苯菊酯、吡虫啉和啶虫脒的抗性水平。药剂的诊断剂量为抗姆威10086.3ng/cm2,联苯菊酯2159.0ng/cm2,卩比虫啉47.9ng/cm2,卩定虫月米 196.6ng/cm2。实施例2诊断剂量对桃蚜抗药性检测1.研究对象本实例研究对象为田间待测种群。2.方法供试药剂抗蚜威、联苯菊酯、吡虫啉和啶虫脒,利用本专利技术诊断剂量制作玻璃管药膜,田间进行桃蚜抗性水平的检测。2.1原药母液的配置及稀释将原药溶解于丙酮中,用丙酮将原药母液稀释实例I得到的诊断剂量,备用。2.2玻璃管药膜的制作实验所用玻璃管(如图1所示)必须经过严格的洗涤,确保没有任何药物残留。从稀释好的药液中吸取220 μ L加入到直径1.7cm,高7.5cm的玻璃管(内表面积40cm2)中,滚动玻璃管至药液均匀吸附在玻璃管内壁,直至丙酮完全挥发,,对照单独用丙酮处理,制作好的玻璃管药膜室温下过夜使用。2.3田间抗性诊断田间挑选大小一致的无翅成蚜置于2.2制作玻璃管中,每管20头,3h后观察死亡率,死亡率低于99%的种群为抗性种群。利用本专利技术的诊断剂量进行田间抗性诊断,不但大大减少了传统毒力测定的繁琐步骤,而且用于田间的快速检测也方便可靠,解决了传统毒力测定方法用虫量大的问题,也解决了田间操作问题,简单易操作。用于田间实时检测抗性,了解抗性水平,进而指导田间用药。实施例3传统玻璃管药膜法对田间桃蚜进行抗药性的测定。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检测桃蚜抗药性的方法,在药剂的诊断剂量下制作诊断玻璃管,检测桃蚜田间种群个体对药剂的抗性水平,其特征在于,所述药剂为抗蚜威、联苯菊酯、吡虫啉或啶虫脒;药剂的诊断剂量:抗蚜威为10086.30ng/cm2,联苯菊酯为2159.00ng/cm2,吡虫啉为47.86ng/cm2,啶虫脒为196.58ng/cm2。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希武刘晓岚汤秋玲李永丹梁沛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农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