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海龙专利>正文

双槽互卡单向定位滚柱滚柱式超越离合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594141 阅读:101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1-23 00:0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到一种双槽互卡单向定位滚柱滚柱式超越离合器,其包括有外圈及外圈上的凹槽、内圈及内圈上的凹槽、滚柱、隔环、与隔环组合在一起的单向定位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隔环上的单向定位装置定位滚柱使滚柱定位在内外圈上的凹槽内使内外圈形成互卡滚柱而实现内外圈的分离与结合,主要应用于装载机二级涡轮传动使用的超越离合器、各种机械设备上的逆止器,本发明专利技术工作自锁可靠、解脱轻便、使用时间越长传递扭矩越大、越经久耐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到一种双槽互卡单向定位滚柱滚柱式超越离合器,其包括有外圈及外圈上的凹槽、内圈及内圈上的凹槽、滚柱、隔环、与隔环组合在一起的单向定位装置,本专利技术通过隔环上的单向定位装置定位滚柱使滚柱定位在内外圈上的凹槽内使内外圈形成互卡滚柱而实现内外圈的分离与结合,主要应用于装载机二级涡轮传动使用的超越离合器、各种机械设备上的逆止器,本专利技术工作自锁可靠、解脱轻便、使用时间越长传递扭矩越大、越经久耐用。【专利说明】双槽互卡单向定位滚柱滚柱式超越离合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到一种超越离合器,主要应用于装载机二级涡轮传动使用的超越离合器、各种机械设备上的逆止器、包装机械、印刷机械、农业机械、食品加工机械、各种斗式提升机、皮带传送机等领域。
技术介绍
目前,在常用的超越离合器有上分为滚柱式的、楔块式的、棘轮式的、齿轮式的等。滚柱式、楔块式的的在工作过程中行星轮、滚柱、楔块、滚道接触平面均受到很大的挤压应力,这些零件在使用过一段时间后,其接触面容易出现磨损和塑性变形,从而导致超越离合器失效损坏。棘轮式的、齿轮式的因其结构特点不能承受很大的扭矩。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双槽互卡单向定位滚柱滚柱式超越离合器的目的,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对现有技术上所出现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在高速、低速、大扭矩的工作情况下使用的一种结构简单耐用、不打滑、使用可靠、寿命长的超越离合器。本专利技术双槽互卡单向定位滚柱滚柱式超越离合器具体有外圈1、滚柱2、内圈3、隔环4、棘爪5组成,如图2所示所述外圈I上设计有对称布置的凹槽,凹槽的宽度是滚柱2直径的两倍或两倍以上且凹槽的深度深浅不一样,如图2上所示A、B位置。所述滚柱2与外圈上凹槽的数量相同一个凹槽对应一个滚柱。所述内圈3上设计有对称布置的凹槽C,且凹槽的位置于外圈上的凹槽相对,如图2上所示C位置。所述隔环4上设计有与外圈上凹槽数相同的滚柱隔栅槽,在隔环的一侧内圈上设计有与外圈凹槽数相同的棘爪槽D,如图2所示D位置。所述棘爪5,在内圈3的一侧外边相对应得位置上设计有棘爪5如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的特点在于当超越离合器在接合的工作过程中外圈上的凹槽浅的一侧与内圈凹槽卡紧滚柱,主动转动的机件利用凹槽卡紧滚柱带动被动的机件转动,这样互卡的结构使内圈和外圈之间不会出现打滑,而且能传递很大的扭矩,并且与滚柱接触的凹槽在使用越久的情况下,其在接合的使用过程中越紧密、传递的扭矩越大、越经久耐用。【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应用于装载机双级涡轮变速箱时所用的超越离合器剖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工作原理图,及外圈、外圈凹槽、滚柱、内圈、内圈凹槽、隔环、隔环棘爪槽、棘爪的结构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与滚珠轴承结合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为低速超越离合器时的隔环及隔环上棘爪槽结构图,棘爪的位置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为高速超越离合器时的隔环计隔环上棘爪槽结构图,棘爪的位置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为隔环棘爪组合时的结构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超越离合器接合和分离工作原理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 申请人:根据滚柱在深浅不一的凹槽中移动时滚柱距离外圈的中心的距离是会发生变化,而设计出如图2所示外圈凹槽及凹槽上深浅不一的A、B位置。 申请人:根据如果在与外圈同心的内圈上设计出凹槽,而内圈凹槽底部到外圈凹槽底部浅的一侧的距离正好是滚珠的直径,当滚柱在如上【0016】所述的外圈凹槽中移动时,滚柱移动到外圈凹槽浅的一侧同时又移动到内圈的凹槽中时,外圈和内圈会形成单向互卡,而在内圈3上设计出凹槽C。 申请人:根据如果在棘轮上设计出相同角度的棘爪槽,而棘轮在棘爪槽中工作时都能使棘轮同角度停顿在与安装棘爪的内圈同步转动。本专利技术超越离合器的工作原理:如图2所示,当内圈3为动力源主传动件,外圈I为被动传动件时,内圈3顺时转动,内圈3上的棘爪5带动隔环4转动,隔环上的滚柱栅栏带动滚柱2转动,同时滚柱2在外圈I上的凹槽内由深处位置B移动到浅处位置A时,滚柱2同时沿着隔环滚柱栅栏向内圈凹槽C移动,当滚柱移动到外圈凹槽A处时滚柱2同样移动到内圈凹槽C处,此时内外圈形成互卡,内圈3就能带动被动外圈I运转。当外圈I转速超过内圈3转速时,滚柱2在离心力的作用下`沿着外圈I凹槽斜面移动到外圈凹槽B处,滚柱2同时利用隔环滚柱栅栏带动隔环4转动,此时棘爪5与隔环上的棘爪槽D分离,从而达到超越离合器的分离与接合。如图2所示,当外圈I为动力源主传动件,内圈3为被动传动件时,外圈I逆时转动,内圈3不动,内圈上的棘爪5带动隔环不动,隔环上的滚柱栅栏带动滚柱2不动,外圈I转动,滚柱在外圈上的凹槽由位置B处移动到位置A处,当滚柱2移动到外圈凹槽A处时滚柱2同样移动到内圈凹槽C处,此时内外圈形成互卡,外圈I就能带动被动内圈3运转。当内圈转速超过外圈转速时,滚柱2在离心力的作用下沿着外圈凹槽斜面移动到外圈凹槽B处,滚柱2同时利用隔环滚柱栅栏带动隔环4转动,此时棘爪5与隔环上的棘爪槽D分离,从而达到超越离合器的分离与接合。当本专利技术为低速超越离合器时,隔环、棘爪使用如图4所示的这种就可,工作原理如自行车飞轮的工作原理。当本专利技术为高速超越离合器时,隔环、棘爪使用如图5、6所示的这种,棘爪5回位弹簧根据额定转速、超越转速、及棘爪5的摇臂在超越转速大于额定转速时产生的离心力而计算出回位弹簧所要被压缩的压力,使棘爪的摇臂在超越转速的离心力能压缩弹簧,使弹簧被压缩的压力稍大于额定转速下摇臂产生的离心力而小于超越转速摇臂产生的离心力。工作原理:如图5所不,外圈为主传动件内圈为被传动件时,超越离合器在额定转速下运转,摇臂棘爪在隔环棘爪槽内工作,内外圈、滚柱互卡,当内圈转速超过外圈额定转速时,滚柱2在离心力的作用下,沿着外圈凹槽斜面移动到外圈凹槽B处,滚柱2同时利用隔环滚柱栅栏带动隔环4转动,此时棘爪5与隔环上的棘爪槽D分离,内圈转速继续加大,摇臂棘爪离心力加大,摇臂反转压缩弹簧,摇臂棘爪脱离隔环上的棘爪槽,使内圈在超越转速下运转,内圈和外圈分离、隔环和棘爪无接触下运转,本专利技术由于采用双槽互卡滚柱,而使内外圈在接合中不会存在打滑现象,且传递很大的扭矩,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当超越离合器内外圈分离工作时,内外圈转速差不会很大,且结合的时间要比分离的时间长很多,所以把隔环和棘爪采用耐磨、耐冲击的钢材制作,就会使本超越离合器经久耐用,单向自锁可靠,反向解脱轻便。本专利技术适合机械范围广,装载机二级涡轮传动使用的超越离合器、各种机械设备上的逆止器、包装机械、印刷机械、农业机械、食品加工机械、各种斗式提升机、皮带传送机等领域。【权利要求】1.一种滚柱式超越离合器,包括有外圈、内圈、滚柱、隔环,所述外圈上均布有与滚柱数量相同的凹槽,内圈上均布有与滚柱数量相同的凹槽,隔环上布有与滚柱数量相同的栅栏,隔环与内圈之间安装有单向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圈凹槽、内圈凹槽相互对应,滚柱在其中一个凹槽中可以摆动,隔环在内圈和外圈之间,隔环相对于内圈可以单向转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外圈凹槽和内圈凹槽,其特征在于:其中一个为加宽凹槽,另一个为窄凹槽,加宽凹槽的宽度不小于滚柱直径的两倍,加宽凹槽深浅不同,当滚柱在宽凹槽中摆动时,滚柱到内外圈中心的距离会发生变化,滚柱在深的一侧时,滚柱到内外圈中心的距离大于内圈的半径,滚柱与内圈没有任何接触,滚柱在浅的一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滚柱式超越离合器,包括有外圈、内圈、滚柱、隔环,所述外圈上均布有与滚柱数量相同的凹槽,内圈上均布有与滚柱数量相同的凹槽,隔环上布有与滚柱数量相同的栅栏,隔环与内圈之间安装有单向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圈凹槽、内圈凹槽相互对应,滚柱在其中一个凹槽中可以摆动,隔环在内圈和外圈之间,隔环相对于内圈可以单向转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海龙
申请(专利权)人:李海龙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