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孢梭菌及其用途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592212 阅读:1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1-22 22:58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酿酒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生孢梭菌及其用途。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株产己酸能力强的新菌株。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生孢梭菌Clostridium?sporogense,该菌株已于2012年2月1日保藏在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CGMCC),保藏号为CGMCC?No.5741,保藏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邮编:10010。本发明专利技术生孢梭菌产己酸能力可以达到9000mg/L,是一株高产己酸的新菌株。本发明专利技术为己酸生产提供了一种新选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属于酿酒
,涉及一种。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株产己酸能力强的新菌株。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生孢梭菌Clostridium?sporogense,该菌株已于2012年2月1日保藏在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CGMCC),保藏号为CGMCC?No.5741,保藏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邮编:10010。本专利技术生孢梭菌产己酸能力可以达到9000mg/L,是一株高产己酸的新菌株。本专利技术为己酸生产提供了一种新选择。【专利说明】
本专利技术属于酿酒
,涉及一种。
技术介绍
在浓香型大曲酒生产中,发酵窖池越老,产酒的质量越好,这是传统工艺的经验总结。为了揭示老窖出佳品的奥秘,我国自本世纪60年代起就开展了浓香型白酒与窖泥微生物关系的研究,发现老窖泥中富集了多种厌氧功能菌,主要为嫌气性梭状芽孢杆菌,它们参与浓香型白酒发酵的生香作用。己酸乙酯作为浓香型白酒的主体香成分,无疑,其中代谢生成己酸的菌株就是老窖发酵生香的一种主要功能菌。70年代以后,白酒技术工作者在己酸菌的分离、培育和应用方面,作了不少的报道,但大部分侧重于生产性的实用技术,而有关微生物学方面的研究,尤其是菌种的鉴定和生理学的研究内容相对较少。目前报道的从窖泥中分离得到的代谢己酸能力较强的并经微生物学鉴定定名的菌株只有克氏梭菌(Clos`tridium kluyveri)、耳蜗形梭菌(Clostridium cocleatum)。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第一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一株产己酸能力强的新菌株。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生孢梭菌Clostridium sporogense,该菌株已于2012年2月I日保藏在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CGMCC),保藏号为CGMCC N0.5741,保藏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I号院3号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邮编:10010。进一步的,所述生孢梭菌的16S rDNA的序列如SEQ ID N0.1所示。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所述的生孢梭菌在生产己酸中的用途。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所述的生孢梭菌在酿酒生产中的用途。本专利技术的菌株是从四川剑南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的剑南春老窖泥中分离获得。该菌株为生孢梭菌,特征如下:(I)微生物形态特征挑取新培养的菌苔少许,从一边开始均匀涂抹划线,重复数次,以划满平板(培养基:乙酸钠1%、磷酸氢二钾0.05%、硫酸镁0.01%、硫酸铵0.03%、硫酸亚铁0.02%、酵母膏0.5%、琼脂粉2%,灭菌后再加入2%碳酸钙,无水乙醇2%)为宜,倒置平板,于37°C厌氧培养3~5天,观察菌落形态。培养后的形态特征:菌株不成链状、无荚膜,表面菌落呈圆形,扁平状,边缘扩散,半透明状,灰到白色,无光泽。该菌株经革兰氏染色鉴定为革兰氏阳性杆状菌、产芽孢。(2)培养条件乙酸钠1%、磷酸氢二钾0.05%、硫酸镁0.01%、硫酸铵0.03%、硫酸亚铁0.02%、酵母膏0.5%、琼脂粉2%,灭菌后再加入2%碳酸钙,无水乙醇2%。培养基在121°C下灭菌20分钟;培养温度35~37°C,厌氧培养。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首次发现一株产己酸的生孢梭菌。该菌株产己酸能力可以达到9000mg/L(实施例2),为浓香型白酒关键风味物质的形成提供了宝贵的菌株资源。本专利技术菌株可用于己酸生产。本专利技术的生孢梭菌是从剑南春老窖泥中分离出来的,应用于酿酒生产可有效提高浓香型白酒关键风味物质己酸乙酯含量及促进新窖老熟,大幅提高产品优级品率,具有极大的应用和推广价值。本专利技术的生孢梭菌Clostridium sporogense已于2012年2月I日保藏在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CGMCC),保藏号为CGMCC N0.5741,保藏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I号院3号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邮编:10010。【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菌株产己酸量对比分析图表图2本专利技术菌株形态图【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的生孢梭菌(Clostridium sporogense)于2012年2月I日在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保藏号为CGMCC N0.5741。保藏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I号院3号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邮编100101。进一步的,所述生孢梭菌的16S rDNA的序列如SEQ ID N0.1所示。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所述的生孢梭菌在生产己酸中的用途。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所述的生孢梭菌在酿酒生产中的用途。本专利技术的生孢梭菌菌株是从四川剑南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的剑南春老窖泥中分离获得。本专利技术的生孢梭菌产己酸能力可以达到9000mg/L,是一株高产己酸的新菌株。本专利技术的生孢梭菌是从剑南春老窖泥中分离出来的,应用于酿酒生产可有效提高浓香型白酒关键风味物质己酸乙酯含量及促进新窖老熟,大幅提高产品优级品率,具有极大的应用和推广价值。实施例1菌株筛选I菌株的筛选1.1菌株的初筛1.1.1材料:剑南春老窖泥1.1.2 培养基:乙酸钠 8g, MgC 2200mg, NH4Cl500mg, MnS042.5mg, CaSO4IOmg, FeS045mg,钥酸钠2.5mg,生物素5ug,对氨基苯甲酸IOOug,蒸懼水1000mL,自然pH, 121°C灭菌20min,冷却后,无菌加入乙醇25mL。培养基在121°C下灭菌20分钟;培养温度:35~37°C,培养条件:厌氧培养。1.1.3实验方法无菌条件下取10克剑南春老窖泥于装有90mL无菌水并放有玻珠的250mL三角瓶中,置摇床上室温振荡30分钟。在80度水浴中处理lOmin,取菌液按10倍梯度稀释到10_6,取各稀释度菌液ImL放入无菌平皿中,倒入灭菌后冷却至50°C的培养基,混匀,待凝固后放入厌氧工作站于37°C培养7天,挑单菌落于液体培养中于37度培养至产气为止。取发酵液ImL于小试管中,加入0.5mL乙醚和2%硫酸铜溶液lmL,充分摇匀,静置分层后,在乙醚层呈现蓝色,即证明有己酸生成。颜色越深含量越高,共筛选到8株产己酸能力较高的单菌株,分别命名为 F1、F2、F3、F4、F5、F6、F7、F8。实施例2菌株的产己酸条件优化实验1.1菌株产己酸发酵条件优化选取温度、发酵天数、醋酸钠和乙醇浓度四因素三水平设计正交实验,实验结果表I所示。正交实验结果表明,乙醇浓度对菌株产己酸影响较大,其次为醋酸钠浓度,温度和发酵时间影响相对较小。产己酸的最适条件为:温度37°C,培养时间15天为宜,乙醇浓度2%,醋酸钠浓度1%。采用优化后发酵培养条件对8株代谢己酸的单菌株进行产己酸试验,菌株发酵产己酸培养基:乙酸钠1%、磷酸氢二钾0.05%、硫酸镁0.01%、硫酸铵0.03%、硫酸亚铁0.02%、酵母膏0.5%、灭菌后再加入2%碳酸钙,无水乙醇2%。产己酸对比分析结果见图1,从图1可得出F6产己酸能力最强,可达到9289mg/L。由此可以看出:在筛选的八株菌株中,F6菌株产己酸能力最强,并将该菌株命名为JNC-004。后续将对F6菌株进行16SrDNA基因的序列分析和全自动微生物鉴定仪分析。表1不同条件对产己酸的影响【权利要求】1.生抱梭菌Clostridium sporogenes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生孢梭菌Clostridium?sporogenes,其保藏号为CGMCC?No.5741。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樊科权唐清兰徐姿静徐占成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绵竹剑南春酒厂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