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舌灵芝立体覆土栽培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585000 阅读:90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1-22 12:2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真菌的仿生覆土栽培工艺,属于微生物及微生物应用领域。一种树舌灵芝立体覆土栽培工艺,采用棉子壳、阔叶树木屑、麸皮、玉米粉、CaSO4按重量配比100:75~85:30~35:12~18:2~3加工混配成的培养基;在菌丝生长阶段,控制培育温度,培养基含水量,空间湿度,pH值;光照强度,环境中的CO2浓度,对树舌灵芝进行栽培,采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栽培工艺,培育出的树舌灵芝具备较好的药用和保健价值,产量高,品质好,是一种极具开发和推广价值的树舌灵芝栽培工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真菌的仿生覆土栽培工艺,属于微生物及微生物应用领域。一种树舌灵芝立体覆土栽培工艺,采用棉子壳、阔叶树木屑、麸皮、玉米粉、CaSO4按重量配比100:75~85:30~35:12~18:2~3加工混配成的培养基;在菌丝生长阶段,控制培育温度,培养基含水量,空间湿度,pH值;光照强度,环境中的CO2浓度,对树舌灵芝进行栽培,采用本专利技术的栽培工艺,培育出的树舌灵芝具备较好的药用和保健价值,产量高,品质好,是一种极具开发和推广价值的树舌灵芝栽培工艺。【专利说明】树舌灵芝立体覆土栽培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真菌的仿生覆土栽培工艺,属于微生物及微生物应用领域。
技术介绍
真菌作为食用、药用或保健品,在中国有悠久的历史。树舌灵芝 applanatum (Pers.) Pat.〕,俗称赤色老母菌,树舌扁灵芝,平盖灵芝等。隶属于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担子菌纲〔Basidiomy-cetes〕,伞菌亚纲〔Agaricomycetidae〕,多孔菌目〔Polyporales〕,灵芝科〔Ganodermatoideae〕,灵芝属〔Ganoderma〕。是一种分布广泛的药用木腐菌。在多种阔叶树、枯立木、倒木或伐桩上均可生长。该菌子实体大或巨大,无柄或几乎无柄。菌盖半圆形、扁半球形或扁平,基部常下延,宽(5~35) cmX (10~50) cm,厚I~12 cm,表面灰色,渐变褐色或污白褐色,有同心环纹棱,有时有瘤,皮壳胶角质,边缘较薄。菌肉浅栗色,有时近皮壳处先白色,后变暗褐色,孔口圆形,每毫米4~5个。孢子双层壁,外壁无色,内壁褐色、黄褐色,有刺,卵圆形,一端近平截,(7.5~10)umX (4.5~6.5)um。菌丝体白色,气生菌丝较少,紧贴培养基生长,尖端分支明显,不整齐。在显微镜下观察,双核菌丝无色透明,直径I~3um,有分支、分隔及锁状联合。中医认为该菌子实体气微、味淡、性平,味苦。具有清热、消积、化痰、止痛、抗癌等功效。民间多用于治疗急、慢性肝炎、食道癌、胰腺癌、消化道溃疡、早期肝硬化,亦可治疗热积胸痛、神经衰弱、消化不良、风湿性肺结核等。在日本民间常把树舌灵芝干制、磨粉后,用蜂蜜制成蜜丸治疗肝癌,已获得明显疗效。其热水浸提液对小白鼠肉瘤180的抑制率为64.9%。此外,树舌灵芝还产生草酸和纤维素酶,可应用于轻工、食品工业等。树舌灵芝中含有丰富的氨基酸和微量元素,有很大的开发价值。其总氨基酸含量为10.45%,其中含量最高的是甲硫氨酸,其次是谷氨酸、天冬氨酸、异亮氨酸。树舌灵芝子实体还含有其它的化学成分:麦角留醇、有机酸、氨基葡萄糖、多糖类、甘露醇、脂肪酸、氨基酸、多基肽、葡萄糖胺、腺嘌呤、腺苷、尿嘧啶、尿甘D-甘露糖、内脂、香豆精,近百种羊毛留烷骨架的三萜、多种酶类及微量元素——其中锗含量高达12.880mg/kg,硒含量亦高。有机锗化合物能激活T细胞,使之释放干扰素,干扰素又能激活巨噬细胞介导的肿瘤细胞毒。因此,树舌灵芝在药用和保健方面有很大开发价值。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树舌灵芝立体覆土栽培工艺。一种树舌灵芝立体覆土栽培工艺,采用棉子壳、阔叶树木屑、麸皮、玉米粉、CaSO4按重量配比100:75~85:30~35:12~18:2~3加工混配成的培养基;在菌丝生长阶段,控制培育温度在28°C~30°C,培养基含水量在60%~65%,空间湿度为55%~65%,控制菌丝在pH值6.5~7.5范围内生长;进行覆土栽培,在子实体形成阶段,控制培育温度在280C~30°C,培养基含水量65%~75%,空间相对湿度85%~95%,光照强度400 Lx~600Lx,环境中的CO2浓度控制在0.3%以下,出菇期料袋pH值范围为6.5~7.5。采用本专利技术的栽培工艺,培育出的树舌灵芝具备较好的药用和保健价值,产量高,品质好,是一种极具开发和推广价值的树舌灵芝栽培工艺。【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具体说明实现本专利技术的实现方式:实施例1、将分离取得的树舌灵芝鲜活子实体,在人工栽培时,采用棉子壳、阔叶树木屑、麸皮、玉米粉、CaSO4按重量配比100:75~85:30~35:12~18:2~3加工混配成的培养基;在菌丝生长阶段,控制培育温度在28°C~30°C,培养基含水量在60%~65%,空间湿度为55%~65%,控制菌丝在pH值6.5~7.5范围内生长;进行覆土栽培,在子实体形成阶段,控制培育温度在28°C~30°C,培养基含水量65%~75%,空间相对湿度85%~95%,光照强度400 Lx~600 Lx,环境中的CO2浓度控制在0.3%以下,出菇期料袋pH值范围为6.5~7.5。其主要生长条件控制参数:1、温度:树舌灵芝菌丝在10~35°C之间均可生长,但以28~30°C最适宜,温度低于5°C或高于38°C,菌丝均停止生长,甚至死亡。18~35°C均可形成子实体,但以28~30°C形成最快,发育最好,产量最高。2、湿度:菌丝生长阶段,要求培养基含水量在60~65%,空间湿度为60%左右。子实体形成阶段,培养基最适宜含水量为70%左右,空间相对湿度为85%~95%。3、光照:菌丝发育阶段不需要光照,黑暗环境下菌丝生长浓密、洁白。在子实体形成发育阶段,则需要一定的散射光,光照强度以400~600Lx为宜,光线偏强、偏弱都不利于子实体正常生长发育。4、空气中的CO2浓度:菌丝生长阶段对CO2不太敏感,低浓度的CO2对菌丝生长有促进作用,随着菌丝的生长,袋中的CO2浓度会由正常空气中含量的0.03%渐升到2%以上,菌丝仍能很好生长。子实体形成发育阶段则需要充足的氧气,菇房要经常通风换气,将环境中的CO2浓度控制在0.3%以下。5、pH值:菌丝在pH值4.5~9.0范围内均可生长,但以6.5~7.5最为适宜,子实体形成和发育期,要求料袋PH值为6.0~7.0,小于4或大于8均不利于菌丝和子实体的生长发育。6、栽培季节,树舌灵芝子实体生长的温度范围为18~35°C,河南、山东、河北、山西等省在自然条件下栽培时,可在春季2~3月份制袋接种,在控温条件下培养菌袋,到4月下旬开始脱袋筑菌墙,5月中旬以后进入子实体`培育期,到自然温度将至18°C以下时结束。7、装袋灭菌:将拌好的培养料用机械或人工将装入17cmX40cmX0.04cm的聚丙烯或聚乙烯筒袋内,每袋装干料500g左右。装满袋后,扎紧袋口,放入铁制灭菌周转筐内,整筐装入高压或常压蒸气灭菌锅内,高压0.103MPal21°C条件下灭菌4~5h,或0.147 MPa 128°C条件下灭菌2.5~3.0h ;也可在常压98°C~102°C条件下灭菌8~12h,再闷4~6h后出锅;常压灭菌从装好锅到袋温达100°C,最好不超过4 h,以免培养料厌氧发酵使pH值降低。8、接种培养:灭菌后的料袋,及时搬运到洁净的冷却室内,冷却至30°C以下,在接种箱或室内,严格按照无菌操作技术规程两头接种。每袋接种量约为30g左右,一般750ml瓶装菌种,可接料袋15个左右,菌种块要基本覆盖整个培养料面。接种后的菌袋可排放在多层床架或培养架上,分层摆放,视环境温度高低,每层摆放1-2层,床架层间要适当留些空隙,有利于空气流通。整个发菌期内要创造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树舌灵芝立体覆土栽培工艺,采用棉子壳、阔叶树木屑、麸皮、玉米粉、CaSO4按重量配比100:75~85:30~35:12~18:2~3加工混配成的培养基;在菌丝生长阶段,控制培育温度在28℃~30℃,培养基含水量在60%~65%,空间湿度为55%~65%,控制菌丝在pH值6.5~7.5范围内生长;进行覆土栽培,在子实体形成阶段,控制培育温度在28℃~30℃,培养基含水量65%~75%,空间相对湿度85%~95%,光照强度400?Lx~600?Lx,环境中的CO2浓度控制在0.3%以下,出菇期料袋pH值范围为6.5~7.5。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志军王森李洪民王月娥张春红
申请(专利权)人:汤阴县食用菌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