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温博专利>正文

遥控定时组合显示插座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583846 阅读:87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1-16 12: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遥控定时组合显示插座,包括第一电阻至第十电阻、第一发光二极管至第五发光二极管、第一二极管至第五二极管、稳压二极管、第一电容至第五电容、第一三极管、第二三极管、微控制器、超外差接收电路和接收天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遥控定时组合显示插座,将射频遥控技术与定时控制技术融合于一体,极大的提升了产品的使用范围,方便了用户的多重需求,无需对现有的家用电器进行改造,免去安装接线步骤,即可让任何家用电气拥有远程控制和智能定时开关的功能。(*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遥控定时组合显示插座,包括第一电阻至第十电阻、第一发光二极管至第五发光二极管、第一二极管至第五二极管、稳压二极管、第一电容至第五电容、第一三极管、第二三极管、微控制器、超外差接收电路和接收天线。本技术遥控定时组合显示插座,将射频遥控技术与定时控制技术融合于一体,极大的提升了产品的使用范围,方便了用户的多重需求,无需对现有的家用电器进行改造,免去安装接线步骤,即可让任何家用电气拥有远程控制和智能定时开关的功能。【专利说明】遥控定时组合显示插座
本技术涉及一种插座,尤其涉及一种遥控定时组合显示插座。
技术介绍
现有产品多采用红外对码遥控技术,遥控距离很近,操作时只能将遥控器正对接收部分,遥控方向性差,电路结构多采用纯模拟电子元器件组成,电路体积较大,发热量大,功耗高,不满足现阶段家居节能理念,且元器件过多更容易出现因为个别元器件损坏而导致功能失效情况。现有产品的功能单一,只具有遥控功能,无定时开关功能,如想使用定时功能只能另换产品,对用户的使用带来了极大的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遥控定时组合显示插座。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遥控定时组合显示插座,所述遥控定时组合显示插座的主电路包括微控制器、超外差接收电路、接收天线、第一电阻至第四电阻、第一发光二极管至第四发光二极管,所述超外差接收电路的第一引脚端与所述接收天线连接,所述超外差接收电路的第二引脚端接地,所述超外差接收电路的第三引脚端接第一电压输入端,所述超外差接收电路的第六引脚端接地,所述超外差接收电路的第五引脚端与所述微控制器的第四引脚端连接,所述微控制器的第一引脚端为第二电压输入端,所述微控制器的第二引脚端与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微控制器的第三引脚端为继电器控制端,所述微控制器的第五引脚端与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微控制器的第六引脚端与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微控制器的第八引脚端接地,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发光二极管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发光二极管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三发光二极管的正极连接,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四发光二极管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一发光二极管的负极分别与所述第二发光二极管的负极、所述第三发光二极管的负极、所述第四发光二极管的负极连接后接地。具体地,所述遥控定时组合显示插座的继电器控制电路包括第五电阻至第八电阻、第一三极管、第二三极管、第五发光二极管和第一二极管,继电器的控制信号输入端与所述第八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八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基极连接,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与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连接后接地,所述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分别与所述第五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六电阻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七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五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五发光二极管的负极连接,所述第五发光二极管的正极分别与所述第六电阻的第二端、所述第一二极管的负极和继电器的第四引脚端连接后再接第三电压输入端,所述第一二极管的正极分别与所述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和继电器的第五引脚端连接,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基极与所述第七电阻的第二端连接。具体地,所述遥控定时组合显示插座的电源部分电路图包括第二二极管至第五二极管、第一电容至第五电容、第九电阻、第十电阻和稳压二极管,第四电压输入端分别与所述第四电容的第一端、所述第五电容的第一端、所述稳压二极管的负极和所述第九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五电容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第四电容的第二端、所述稳压二极管的正极、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一端、所述第三电容的第一端、所述第三二极管的正极和所述第五二极管的正极连接后接地,所述第九电阻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二端、所述第三电容的第二端、所述第二二极管的负极、所述第四二极管的负极和第五电压输入端连接,所述第四二极管的正极分别与所述第五二极管的负极、所述第十电阻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十电阻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二端和第四插座连接,所述第二二极管的正极分别与所述第三二极管的负极、第一插座、第二插座和第三插座连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遥控定时组合显示插座,将射频遥控技术与定时控制技术融合于一体,极大的提升了产品的使用范围,方便了用户的多重需求,无需对现有的家用电器进行改造,免去安装接线步骤,即可让任何家用电气拥有远程控制和智能定时开关的功能。【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遥控定时组合显示插座的主电路图;图2是本技术遥控定时组合显示插座的继电器控制电路图;图3是本技术遥控定时组合显示插座的电源部分电路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所示,本技术遥控定时组合显示插座,遥控定时组合显示插座的主电路包括微控制器MCU、超外差接收电路1C、接收天线ANT、第一电阻Rl至第四电阻R4、第一发光二极管LEDl至第四发光二极管LED4,超外差接收电路IC的第一引脚端与接收天线ANT连接,超外差接收电路IC的第二引脚端接地,超外差接收电路IC的第三引脚端接第一电压输入端,超外差接收电路IC的第六引脚端接地,超外差接收电路IC的第五引脚端与微控制器MCU的第四引脚端连接,微控制器MCU的第一引脚端为第二电压输入端,微控制器MCU的第二引脚端与第四电阻R4的第一端连接,微控制器MCU的第三引脚端为继电器控制端,微控制器MCU的第五引脚端与第三电阻R3的第一端连接,微控制器MCU的第六引脚端与第二电阻R2的第一端连接,微控制器MCU的第八引脚端接地,第一电阻Rl的第二端与第一发光二极管LEDl的正极连接,第二电阻R2的第二端与第二发光二极管LED2的正极连接,第三电阻R3的第二端与第三发光二极管LED3的正极连接,第四电阻R4的第二端与第四发光二极管LED4的正极连接,第一发光二极管LEDl的负极分别与第二发光二极管LED2的负极、第三发光二极管LED3的负极、第四发光二极管LED4的负极连接后接地。超外差接收电路IC为315Mhz超外差接收电路,超外差接收电路IC能够将遥控器发出的315M高频信号解码,解码后的数字信号经第五引脚传送给微控制器MCU,微控制器MCU将数字信号时序进行处理并将时序数据存入到微控制器MCU的内部存储器中,将存入存储中的数组数据与遥控器的发射码进行对比,从而判断接收信号与发射信号是否匹配,如果匹配则微控制器MCU执行相应指令,反之舍去接收信号。由于在周围环境中存在电磁干扰,所以在软件中加入防抖滤波算法,有效滤除发射信号中的无效信号和环境中存在的电磁干扰信号,遥控器通电后连续发出四组编码信号,避免了接收端对信号的遗漏,通过以上解决方法使得发射信号对接收电路的控制达到100%。如图2所示,遥控定时组合显示插座的继电器控制电路包括第五电阻R5至第八电阻R8、第一三极管VT1、第二三极管VT2、第五发光二极管LED5和第一二极管D1,继电器的控制信号输入端与第八电阻R8的第一端连接,第八电阻R8的第二端与第一三极管VTl的基极连接,第一三极管VTl的发射极与第二三极管VT2的发射极连接后接地,第一三极管VTl的集电极分别与第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遥控定时组合显示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遥控定时组合显示插座的主电路包括微控制器、超外差接收电路、接收天线、第一电阻至第四电阻、第一发光二极管至第四发光二极管,所述超外差接收电路的第一引脚端与所述接收天线连接,所述超外差接收电路的第二引脚端接地,所述超外差接收电路的第三引脚端接第一电压输入端,所述超外差接收电路的第六引脚端接地,所述超外差接收电路的第五引脚端与所述微控制器的第四引脚端连接,所述微控制器的第一引脚端为第二电压输入端,所述微控制器的第二引脚端与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微控制器的第三引脚端为继电器控制端,所述微控制器的第五引脚端与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微控制器的第六引脚端与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微控制器的第八引脚端接地,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发光二极管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发光二极管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三发光二极管的正极连接,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四发光二极管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一发光二极管的负极分别与所述第二发光二极管的负极、所述第三发光二极管的负极、所述第四发光二极管的负极连接后接地。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温博张德福
申请(专利权)人:温博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