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集成式核心筒内模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9579433 阅读:153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1-16 08: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集成式核心筒内模架系统,包括内模架支撑平台、垂直提升系统、钢管脚手架操作平台,在核心筒体内焊接内模架支撑平台,钢管脚手架操作平台焊接固定在内模架支撑平台上,内模架支撑平台“三角形”支架结构顶部通过支架的端部顶在电梯井剪力墙的墙面上,支架结构下部以电梯门洞连梁做支点,上部紧靠在剪力墙内侧,支架上固定钢管脚手架操作平台,在钢管脚手架操作平台4根立杆附近吊点位置焊接吊耳并连接约1m长的钢丝绳。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取的是理论研究与实际应用相结合的方法,不仅能简单、有效地解决核心筒混凝土施工缓慢的难题,更能够提高施工效率,大幅度降低施工成本,保证核心筒混凝土成型质量。(*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集成式核心筒内模架系统,包括内模架支撑平台、垂直提升系统、钢管脚手架操作平台,在核心筒体内焊接内模架支撑平台,钢管脚手架操作平台焊接固定在内模架支撑平台上,内模架支撑平台“三角形”支架结构顶部通过支架的端部顶在电梯井剪力墙的墙面上,支架结构下部以电梯门洞连梁做支点,上部紧靠在剪力墙内侧,支架上固定钢管脚手架操作平台,在钢管脚手架操作平台4根立杆附近吊点位置焊接吊耳并连接约1m长的钢丝绳。本技术采取的是理论研究与实际应用相结合的方法,不仅能简单、有效地解决核心筒混凝土施工缓慢的难题,更能够提高施工效率,大幅度降低施工成本,保证核心筒混凝土成型质量。【专利说明】一种集成式核心筒内模架系统
本技术涉及一种建筑施工设备,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集成式核心筒内模架系统。
技术介绍
近年来,随着建筑领域承接的高层和超高层的房屋建筑工程越来越多,人们对其进行施工的经验也就越来越丰富。在施工中,会发现高层和超高层的核心筒混凝土的施工进度是影响整个工程进度的关键环节,传统的井道架子,需要从最底部逐步向上搭设,且每隔10-15m采用工字钢悬挑、钢丝绳卸荷,所需材料积压严重,耗费人工较多,因此造成目前核心筒混凝土施工人工作业量大、工序繁琐,施工空间狭窄,且无法通过增加劳动力的方式加快施工进度,究其实质原因主要是因为传统的核心筒内模架搭设造成的。因此,如果能够提供一种提高核心筒混凝土施工进度和降低施工成本的内模架系统,将会为工程施工带来极大的效益。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主要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能加快核心筒混凝土施工进度、减少作业量、降低施工成本,保证施工质量和安全,提高核心筒混凝土施工技术水平的集成式核心筒内模架系统。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所述:一种集成式核心筒内模架系统,包括内模架支撑平台、垂直提升系统、钢管脚手架操作平台,其特征在于,在核心筒体内焊接内模架支撑平台,所述钢管脚手架操作平台焊接固定在所述内模架支撑平台上,所述内模架支撑平台结构为“三角形”支架结构,支撑在电梯井混凝土过梁上,内模架支撑平台“三角形”支架结构顶部通过支架的端部顶在电梯井剪力墙的墙面上,所述内模架支撑平台支架结构下部以电梯门洞连梁做支点,上部紧靠在电梯井剪力墙内侧,支架结构上固定钢管脚手架操作平台,所述钢管脚手架操作平台上4根立杆附近吊点位置焊接吊环并连接约Im长的钢丝绳,钢管脚手架操作平台上设有木方层板,钢管脚手架操作平台与吊环之间设有“匚”型10槽钢,所述内模架支撑平台的水平上表面包括横向的槽钢和纵向的槽钢,所述的横向槽钢设有加强钢筋。其还包括内筒大模板,所述内筒大模板拆除后用铁丝固定在钢管脚手架操作平台2上,然后用塔吊整体提升。所述内筒大模板米用大模板体系,米用18mm厚胶合木模板,其背榜米用50X 100木枋,背楞上再用10#槽钢穿对拉丝杆进行固定,背楞和槽钢间距均设为500mm,大模板高度取3.6m。所述内模架支撑平台质量设计满足如下条件:所受荷载的静荷载设计值Q11 =1.2 X (Q2+Q3+Q4+Q5);动荷载的设计值Qa= 1.4X Ql ;内模架支撑平台架体自重设计值Q e=1.2XQ6 ;其中Ql:施工荷载;Q2:大模板重量;Q3:背楞重量;Q4:10#槽钢重量;Q5:脚手架操作平台重量;Q6:内模架支撑平台架体自身重量。其还包括木质垫块,所述木质垫块垫于井道与内模架支撑平台之间,当井道增大时使用,木质垫块厚度< 50mm。本技术的实际应用价值大,采取的是理论研究与实际应用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将理论研究和设计的成果在具体工程中的实际运用,不仅能够更加快速的完成项目的改进,而且也使本项目更能满足现阶段的施工需要,更能够给工程施工带去效益。它不仅能简单、有效地解决核心筒混凝土施工缓慢的难题,更能够提高施工效率,大幅度降低施工成本,保证核心筒混凝土成型质量。【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是根据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组装示意图;图2是根据本技术较佳实施例吊装示意图;图3是图1中A区域结构放大图;图4是图1中B区域结构放大图;图5是根据本技术较佳实施例俯视图;图6是本技术内模架支撑平台结构图;在图中,1、内模架支撑平台;2、钢管脚手架操作平台;3、木质层板;4、48钢管;5、木质垫块;6、钢丝绳;7、大模板;8、10槽钢;9、吊环;10、加强钢筋;1区域:已施工楼层;11区域:待施工楼层。【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将描述提供许多具体细节,以便读者透彻理解与本技术有关的实施例,然而,熟悉相关领域的人员知道技术实施例可在缺乏一个或多个具体细节条件下进行,或与其它装置,系统,组件,方法,材料,部件,和其它类似物一起进行,同时,在其它示例中,公知结构,材料或操作未具体显示或详细描述,以避免引起有关本技术实施例的混淆或模糊。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实施方式做详细描述:如附图1、图2、图3、图4、图5所示,一种集成式核心筒内模架系统,包括内模架支撑平台1、垂直提升系统、钢管脚手架操作平台2,在核心筒体内焊接内模架支撑平台1,所述钢管脚手架操作平台2焊接固定在所述内模架支撑平台上,所述内模架支撑平台I结构为“三角形”支架结构,支撑在电梯井混凝土过梁上,内模架支撑平台I “三角形”支架结构顶部通过支架的端部顶在电梯井剪力墙的墙面上,所述支架结构下部以电梯门洞连梁做支点(如图4),上部紧靠在剪力墙内侧,支架上固定钢管脚手架操作平台2,在钢管脚手架操作平台4根立杆附近吊点位置焊接吊环9并连接约Im长的钢丝绳6,图1中I区域为已施工楼层,II区域为待施工楼层。如图2所示,其还包括内筒大模板7,所述内筒大模板7拆除后用铁丝固定在钢管脚手架操作平台2上,然后用塔吊整体提升,在施工时,根据情况设置安全防护、防坠装置,所述钢管脚手架操作平台2上设有木方层板3,钢管脚手架操作平台2与吊环9之间设有“匚”型10槽钢8,所述内模架支撑平台I的水平上表面包括横向的槽钢和纵向的槽钢,所述的横向槽钢设有加强钢筋10,所述纵向槽钢和横向槽钢采用14a槽钢,加强钢筋10采用20号钢筋,木质层板下方还设有48钢管4。如图6,内模架支撑平台I作为集成式核心筒内模架系统的核心部分,其结构设计直接影响着整个系统的使用和安全。在进行内模架支撑平台的设计时,为了避免在核心筒混凝土结构内增加用于内模架支撑平台的预埋件,本技术将内模架支撑平台由传统的“四边形”结构改变成了 “三角形”结构,“三角形”的底部做成倒“L”形支座的形式,支撑在电梯井混凝土过梁上,“三角形”顶部通过支架的端部顶在电梯井剪力墙的墙面上,这样就巧妙的将整个平台的垂向力转移到“三角形”底部的混凝土过梁上,因改变支撑位置而产生的水平力也通过剪力墙和混凝土过梁承受,不再需要另外的支撑点,减少了在混凝土结构中预埋支撑部件的工作。内模架支撑平台设计成“三角形”的结构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在对系统进行垂直提升时,可以通过改变吊绳的长度,使平台自动倾斜一定角度,使工作时在电梯井道过梁上的垂向力支座进入电梯井道内部,达到利用塔机垂直提升的目的。当井道增大时,其还使用木质垫块5,所述木质垫块5垫于井道与内模架支撑平台之间,木质垫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集成式核心筒内模架系统,包括内模架支撑平台、垂直提升系统、钢管脚手架操作平台,其特征在于,在核心筒体内焊接内模架支撑平台,所述钢管脚手架操作平台焊接固定在所述内模架支撑平台上,所述内模架支撑平台结构为“三角形”支架结构,支撑在电梯井混凝土过梁上,内模架支撑平台“三角形”支架结构顶部通过支架的端部顶在电梯井剪力墙的墙面上,所述内模架支撑平台支架结构下部以电梯门洞连梁做支点,上部紧靠在电梯井剪力墙内侧,支架结构上固定钢管脚手架操作平台,所述钢管脚手架操作平台上4根立杆附近吊点位置焊接吊环并连接约1m长的钢丝绳,钢管脚手架操作平台上设有木方层板,钢管脚手架操作平台与吊环之间设有“匚”型10槽钢,所述内模架支撑平台的水平上表面包括横向的槽钢和纵向的槽钢,所述的横向槽钢设有加强钢筋。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龙绍章任鹏程张锐唐作凤黎规梅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华西企业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