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集线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578042 阅读:72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1-16 07: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集线器,包括下腔体(4)和压线板(5),所述下腔体(4)由底板和固定连接在所述底板两侧的翼板组成,所述底板上设置有多个承插槽(7),相邻两个承插槽(7)之间还分别设置有一个与底板固定连接的线卡(1),所述压线板(5)的两端分别与一块翼板铰接连接,所述压线板(5)上还设置有数量与承插槽(7)数量相等的承插块(8)。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多个承插槽与承插块的承插连接将连接线固定在集线器上,仅需扳动压线板既能完成固定和松弛,在完成集线操作时,具有操作简便、且操作效率高、且单位体积集线密度大的优点。(*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集线器,包括下腔体(4)和压线板(5),所述下腔体(4)由底板和固定连接在所述底板两侧的翼板组成,所述底板上设置有多个承插槽(7),相邻两个承插槽(7)之间还分别设置有一个与底板固定连接的线卡(1),所述压线板(5)的两端分别与一块翼板铰接连接,所述压线板(5)上还设置有数量与承插槽(7)数量相等的承插块(8)。本技术通过多个承插槽与承插块的承插连接将连接线固定在集线器上,仅需扳动压线板既能完成固定和松弛,在完成集线操作时,具有操作简便、且操作效率高、且单位体积集线密度大的优点。【专利说明】一种集线器
本技术涉及收纳工具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集线器。
技术介绍
随着自动化监测、控制技术的进一步发展,设备控制柜、信号汇总柜内往往有多条输入或输出连接线,如连接线过长,则连接线之间极易相互缠绕,影响柜内环境的美观和整洁、影响调试和操作人员区分各条线的功能、同时若连接线非屏蔽线,缠绕在一起的连接线之间还会相互影响,影响信号传输。现有市面上出现了类似抱箍状结构的集线器,即将待限位的连接线置于箍体内,通过压紧螺栓实现各连接线与箍体的定位,此种结构集线器体积大,不适应在小空间内大量固线,且操作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集线器体积大,不适应在小空间内大量固线,且操作效率低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集线器。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集线器通过以下技术要点来解决问题:一种集线器,包括下腔体和压线板,所述下腔体由底板和固定连接在所述底板两侧的翼板组成,所述底板上设置有多个承插槽,相邻两个承插槽之间还分别设置有一个与底板固定连接的线卡,所述压线板的两端分别与一块翼板铰接连接,所述压线板上还设置有数量与承插槽数量相等的承插块。设置的承插槽用于与承插块承插连接,将待固定的连接线置于线卡和承插槽之间的区域后,扳动压线板使其绕其与两块翼板的铰接点转动,完成承插块与承插槽的承插固定连接,此时,连接线被限制在承插块与线卡之间,完成连接线在集线器上的固定。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承插块呈扁筒状,承插块的壁面由多个平板围成,且承插块相对于其连接压线板的一端到另一端的横截面尺寸逐渐变小,所述承插槽的内腔形状与承插块的侧面形状相匹配。承插块相对于其连接压线板的一端到另一端的横截面尺寸逐渐变小,横截面尺寸较小端在承插时起导向作用,便于承插块插入承插槽中,承插块的壁面由多块平板围成,在承插过程中各平板的边缘由于应力集中产生变形,有利于承插块与承插槽连接紧密。还包括上盖板,所述上盖板的两端分别与一块翼板铰接连接,所述上盖板在下腔体上的投影区域内还设置有多个绕线柱。连接线接线头端一般需设置一段一定长度的预留段,设置的绕线柱用于缠绕预留的连接线,防止连接线预留段杂乱缠绕,设置的上盖板用于覆盖保护绕线柱区域。还包括两个固定座和两个连接臂,两个所述的连接臂分别固定连接在一块翼板上,两个所述的固定座设置有内腔形状与连接臂外形相同的槽,且两个所述的固定座上还均设有螺纹孔。设置在固定座上的槽用于与连接臂承插连接,设置在固定座上的螺纹孔用于配合匹配的螺栓将固定座固定在安装工位上,这样固定座与连接臂易拆卸和组合,便于在检查连接线时取下集线器。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相比于现有技术,通过多个承插槽与承插块的承插连接将连接线固定在集线器上,仅需扳动压线板既能完成固定和松弛,具有操作简便、且操作效率高、且单位体积集线密度大的优点。2、特殊的承插槽与承插块的外形结构,有利于承插槽与承插块之间连接紧密可靠。3、设置的绕线柱有利于固定连接线的预留段,以进一步整洁固定连接线,设置的固定座与连接臂的分体式结构,有利于检查集线器时取出集线器和安装集线器时方便。【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集线器一个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所示A位置的局部放大图。图中各标记分别为:1、线卡,2、固定座,3、连接臂,4、下腔体,5、压线板,6、上盖板,7、承插槽,8、承插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是本技术的结构不仅限于以下实施例。实施例1: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集线器,包括下腔体4和压线板5,所述下腔体4由底板和固定连接在所述底板两侧的翼板组成,所述底板上设置有多个承插槽7,相邻两个承插槽7之间还分别设置有一个与底板固定连接的线卡1,所述压线板5的两端分别与一块翼板铰接连接,所述压线板5上还设置有数量与承插槽7数量相等的承插块8。设置的承插槽7用于与承插块8承插连接,将待固定的连接线置于线卡I和承插槽7之间的区域后,扳动压线板5使其绕其与两块翼板的铰接点转动,完成承插块7与承插槽8的承插固定连接,此时,连接线被限制在承插块7与线卡I之间,完成连接线在集线器上的固定。实施例2: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作进一步改进,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承插块8呈扁筒状,承插块8的壁面由多个平板围成,且承插块8相对于其连接压线板5的一端到另一端的横截面尺寸逐渐变小,所述承插槽7的内腔形状与承插块8的侧面形状相匹配。承插块8相对于其连接压线板5的一端到另一端的横截面尺寸逐渐变小,横截面尺寸较小端在承插时起导向作用,便于承插块8插入承插槽7中,承插块8的壁面由多块平板围成,在承插过程中各平板的边缘由于应力集中产生变形,有利于承插块8与承插槽7连接紧密。还包括上盖板6,所述上盖板6的两端分别与一块翼板铰接连接,所述上盖板6在下腔体4上的投影区域内还设置有多个绕线柱。连接线接线头端一般需设置一段一定长度的预留段,设置的绕线柱用于缠绕预留的连接线,防止连接线预留段杂乱缠绕,设置的上盖板6用于覆盖保护绕线柱区域。还包括两个固定座2和两个连接臂3,两个所述的连接臂3分别固定连接在一块翼板上,两个所述的固定座2设置有内腔形状与连接臂外形相同的槽,且两个所述的固定座2上还均设有螺纹孔。设置在固定座2上的槽用于与连接臂3承插连接,设置在固定座2上的螺纹孔用于配合匹配的螺栓将固定座2固定在安装工位上,这样固定座2与连接臂3易拆卸和组合,便于在检查连接线时取下集线器。【权利要求】1.一种集线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腔体(4)和压线板(5),所述下腔体(4)由底板和固定连接在所述底板两侧的翼板组成,所述底板上设置有多个承插槽(7),相邻两个承插槽(7)之间还分别设置有一个与底板固定连接的线卡(1),所述压线板(5)的两端分别与一块翼板铰接连接,所述压线板(5)上还设置有数量与承插槽(7)数量相等的承插块(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集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承插块(8)呈扁筒状,承插块(8)的壁面由多个平板围成,且承插块(8)相对于其连接压线板(5)的一端到另一端的横截面尺寸逐渐变小,所述承插槽(7)的内腔形状与承插块(8)的侧面形状相匹配。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集线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上盖板(6),所述上盖板(6)的两端分别与一块翼板铰接连接,所述上盖板(6)在下腔体(4)上的投影区域内还设置有多个绕线柱。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意一个所述的一种集线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两个固定座(2)和两个连接臂(3),两个所述的连接臂(3)分别固定连接在一块翼板上,两个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集线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腔体(4)和压线板(5),所述下腔体(4)由底板和固定连接在所述底板两侧的翼板组成,所述底板上设置有多个承插槽(7),相邻两个承插槽(7)之间还分别设置有一个与底板固定连接的线卡(1),所述压线板(5)的两端分别与一块翼板铰接连接,所述压线板(5)上还设置有数量与承插槽(7)数量相等的承插块(8)。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艾俊钟树军李强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万顺达模具零件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