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状带式输送机滑架式压带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9577747 阅读:89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1-16 07: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管状带式输送机滑架式压带装置,包括压带辊、压带辊底座和滑架,所述压带辊的端部与压带辊底座相连,压带辊随压带辊底座的移动而移动,一压带辊与一压带辊底座形成一对,两对左右对称设置形成一组;所述压带辊底座上设有底座长孔,滑架上设有竖向的滑架长孔,所述底座长孔和滑架长孔通过螺栓连接,压带辊底座通过底座长孔与滑架长孔的相对滑动而上下移动、摆动角度和左右收缩。本管状带式输送机滑架式压带装置,完全消除了胶带在被强制形成管状过程中出现的爆管、交叉叠带等现象,避免了胶带严重损伤,胶带成圆管状效果佳;另外,一个规格的滑架式压带装置,可以满足2-3种不同管径管状带式输送机胶带成管的需求。(*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管状带式输送机滑架式压带装置,包括压带辊、压带辊底座和滑架,所述压带辊的端部与压带辊底座相连,压带辊随压带辊底座的移动而移动,一压带辊与一压带辊底座形成一对,两对左右对称设置形成一组;所述压带辊底座上设有底座长孔,滑架上设有竖向的滑架长孔,所述底座长孔和滑架长孔通过螺栓连接,压带辊底座通过底座长孔与滑架长孔的相对滑动而上下移动、摆动角度和左右收缩。本管状带式输送机滑架式压带装置,完全消除了胶带在被强制形成管状过程中出现的爆管、交叉叠带等现象,避免了胶带严重损伤,胶带成圆管状效果佳;另外,一个规格的滑架式压带装置,可以满足2-3种不同管径管状带式输送机胶带成管的需求。【专利说明】管状带式输送机滑架式压带装置
本技术涉及ー种压带装置,特别是涉及ー种适用于管状带式输送机在头尾部过渡段強制胶带形成管状的滑架式压带装置属于管状带式输送机压带装置

技术介绍
压带装置布置在管状带式输送机头尾部上下带面过渡段位置,是胶带由U形或反U形过渡到圆管状的最后ー个环节。目前,较常见的是ー种单片形式的压带装置,如图1所示,该压带装置包括固定架102、螺栓103、压带辊104,以及用于成形的胶带101。其存在以下ー些不足之处:1.这种压带装置的固定架102 —侧通过螺栓103安装在桁架上,由于固定架无法移动,不能方便地调整压带辊到最佳位置,同吋,固定架只有一端连接,刚性差;2.胶带101处于悬空状态,底部没有辊子支撑,胶带受压带辊向下力的影响,容易变形,胶带管会在该位置向下移动,造成该位置的胶带管变形,影响胶带成圆管状,经常出现如图2所示的胶带101爆管和如图3所示的胶带101交叉叠带等问题,严重损伤胶带;3.压带辊单侧安装,不利于胶带成管状,并且这类压带辊通过长孔调节,调节范围有限,不能够实现横向的移动;4.受结构限制,左右两侧安装的原有压带装置相距较远,強制胶带形成管状的能カ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ー种管状带式输送机滑架式压带装置,解决现有单片形式的压带装置强制胶带成圆管状的过程中,容易出现固定架刚性不好,胶带成形过程中易被损伤、胶带管易变形,成圆管状能力较差的技术问题,从而能有效的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ー种管状带式输送机滑架式压带装置,包括压带辊、压带辊底座和滑架,所述压带辊的端部与压带辊底座相连,压带辊随压带辊底座的移动而移动,一压带辊与一压带辊底座形成一対,两对左右对称设置形成ー组;所述压带辊底座上设有底座长孔,滑架上设有竖向的滑架长孔,所述底座长孔和滑架长孔通过螺栓连接,压带辊底座通过底座长孔与滑架长孔的相对滑动而上下移动、摆动角度和左右收缩;压带棍底座与滑架一体,相对于外框架左右收缩。作为ー种优选方式,还包括外框架,所述外框架为方形框架结构,滑架的上、下两端固定在外框架的上、下底面上。作为进ー步优选,在压带辊的下方设有底部辊子和辊架,所述底部辊子设于辊架上,辊架固定在外框架的底部。作为优选,所述压带辊底座上设有两排底座长孔,每排底座长孔上设有2-5个长孔。作为优选,所述压带辊底座为L形,压带辊与L形的ー边固定,底座长孔设于L形的另一边。作为ー种优选方式,所述滑架上设有2-5列滑架长孔。作为优选,还包括胶带,胶带与两个压带辊相接触的接触点以及胶带与底部辊子相接触的接触点形成三点,以该三点为基准画圆,即得胶带的成形管形。本技术管状带式输送机滑架式压带装置,压带辊成对相错安装,压带辊可以在滑架上上下移动和伸縮,保证压带辊以最佳位置強制胶带形成圆管状;滑架在外框架内上下固定,保证了滑架的刚性和稳定性,同时滑架可以在外框架内左右滑动,非常方便的进一步调整压带辊与胶带的接触位置,另外,对应每组压带辊,在胶带管下面布置了ー组辊子,避免胶带受到压带辊向下的力导致胶带变形而不成管状。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管状带式输送机滑架式压带装置,完全消除了胶带在被強制形成管状过程中出现的爆管、交叉叠带等现象,避免了胶带严重损伤,胶带成圆管状效果佳;另外,一个规格的滑架式压带装置,可以满足2-3种不同管径管状带式输送机胶带成管的需求。【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单片形式的压带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现有单片形式的压带装置中胶带爆管后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现有单片形式的压带装置中胶带交叉叠带后的结构示意图;图4本技术管状带式输送机滑架式压带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成形后胶带管的结构示意图。图4中:1-外框架,2-压带辊底座,3-滑架,4-压带辊,5_胶带,6_底部辊子,7-辊架,8-滑架长孔,9-底座长孔,10-螺栓。【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ー步的说明。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所有特征,或公开的所有方法或过程中的步骤,除了相互排斥的特质和/或步骤以外,均可以以任何方式组合,除非特别叙述,均可被其他等效或具有类似目的的替代特征加以替换,即,除非特别叙述,每个特征之一系列等效或类似特征中的一个实施例而已。如图4所示,本技术管状带式输送机滑架式压带装置,包括外框架1、压带辊4、压带辊底座2和滑架3,所述外框架I为方形框架结构,滑架3的上、下两端固定在外框架I的上、下底面上。所述压带辊4的端部与压带辊底座2相连,压带辊4随压带辊底座2的移动而移动,一压带辊4与一压带辊底座2形成ー对,两对左右对称设置形成ー组;所述压带辊底座2上设有底座长孔9,滑架3上设有竖向的滑架长孔8,所述底座长孔9和滑架长孔8通过螺栓10连接,压带辊底座2通过底座长孔9与滑架长孔8的相对滑动而上下移动、摆动角度和左右收缩;压带辊底座2与滑架3 —体,相对于外框架I左右收缩。具体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压带辊底座2为L形,压带辊4与L形的ー边固定,底座长孔9设于L形的另ー边;所述压带辊底座2上设有两排底座长孔9,每排底座长孔9上设有2-5个长孔。成对的滑架采用长孔安装在胶带管的两侧,使得滑架和压带辊可以左右滑动,方便调整压带辊与胶带的接触位置;压带辊底座上开有长孔并与开长孔的滑架相连,方便压带辊底座和压带辊上下移动和伸縮,保证压带辊以最佳位置強制胶带形成圆管状。所述滑架3上设有2-5列滑架长孔8。在压带辊4的下方设有底部辊子6和辊架7,所述底部辊子6设于辊架7上,辊架7固定在外框架I的底部;对应每组压带辊,在胶带管下面布置了ー组辊子,避免胶带受到压带辊向下的力导致胶带变形而不成管状。还包括胶带5,胶带5与两个压带辊4相接触的接触点以及胶带5与底部辊子6相接触的接触点形成三点,以该三点为基准画圆,即得胶带5的成形管形,其成形后的胶带管如图5所示,胶带4的成形效果好,不会出现胶带爆管和交叉重叠的情況。在本技术中:a、滑架通过螺栓与外框架固定,从而实现滑架的上下固定,使得滑架具有很强的刚性和稳定性。b、滑架可以左右移动,方便调节安装在其上面的压带辊在胶带上处于最佳压带位置。C、压带辊左右对称安装,形成一組,更加有效保证胶带成管状。d、在压带辊下方,胶带下面安装辊子,防止胶带受到压带辊向下的力吋,胶带变形。e、压带辊的调整范围更大。根据胶带成管过程中形状的不同,压带辊与胶带的接触点不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管状带式输送机滑架式压带装置,包括压带辊(4),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压带辊底座(2)和滑架(3),所述压带辊(4)的端部与压带辊底座(2)相连,压带辊(4)随压带辊底座(2)的移动而移动,一压带辊(4)与一压带辊底座(2)形成一对,两对左右对称设置形成一组;所述压带辊底座(2)上设有底座长孔(9),滑架(3)上设有竖向的滑架长孔(8),所述底座长孔(9)和滑架长孔(8)通过螺栓(10)连接,压带辊底座(2)通过底座长孔(9)与滑架长孔(8)的相对滑动而上下移动、摆动角度和左右收缩;压带辊底座(2)与滑架(3)一体,相对于外框架(1)左右收缩。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龚欣荣牟宗魁宋惜飞胡勇陈智奎张海军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省自贡运输机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