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应釜投料盖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575018 阅读:88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1-16 06: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化工的技术领域,公开了反应釜投料盖,包括用于安装在反应釜投料口处的基座、软胶密封圈和用于封闭所述投料口的上盖,所述基座包括连通至所述投料口的投料通道,所述基座上端设有用于放置所述软胶密封圈的基座凹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在反应釜的投料口安装了基座,基座的投料通道上端设置了基座凹槽条,软胶密封圈放置在基座凹槽条内,受热膨胀不会脱离投料通道,而会在基座凹槽条内发生膨胀,更加紧密的填充了空隙,其密封效果随着膨胀而提高。(*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反应釜投料盖
本技术涉及化工的
,尤其涉及反应釜投料盖。
技术介绍
反应釜是化工生产中的一种重要的生产设备,一般用于将物料投入后加热搅拌等方式在内部进行化学反应,来生产所需的化工产品。反应釜设有至少一个投料口,投料口上设有投料盖。生产时需要打开投料盖,将材料从投料口投入后,封闭投料口进行生产。现有技术中为了密封投料口,会在投料口外延套设一个软胶密封圈。当用投料盖盖上投料口后,软胶密封圈会塞住空隙,防止反应釜内部的物质泄漏。这种密封方式在常温或者低温生产时密封效果较好,但是如果反应釜温度升高,软胶密封圈会变软膨胀,不能紧紧的套设在投料口外延,而脱离投料口,与投料口和投料盖之间出现间隙,密封效果很差。在实际生产过程中,绝大部分的情况反应釜会升温,这种密封方式难以满足密封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反应釜投料盖,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反应釜投料口密封效果差的问题。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反应釜投料盖,包括用于安装在反应釜投料口处的基座、软胶密封圈和用于封闭所述投料口的上盖,所述基座包括连通至所述投料口的投料通道,所述基座上端设有用于放置所述软胶密封圈的基座凹槽。进一步地,所述上盖与所述基座转动连接且转动后盖合在所述基座上端,封闭所述投料通道。进一步地,所述上盖下端面设有用于放置所述软胶密封圈的上盖凹槽,所述上盖凹槽与所述基座凹槽形状相同,且所述上盖盖合后所述上盖凹槽与所述基座凹槽上下对接。进一步地,所述基座凹槽和上盖凹槽深度均小于所述软胶密封圈厚度,且所述基座凹槽和上盖凹槽深度之和大于所述软胶密封圈厚度。进一步地,所述软胶密封圈为环形,所述基座凹槽条和上盖凹槽条为与所述胶密封圈直径相同的环形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在反应釜投料口上加装了基座,基座设有连通道反应釜投料口的投料通道,基座上端设置有基座凹槽。将软胶密封圈放置到基座凹槽内,当反应釜温度升高,软胶密封圈受热软化膨胀,不会脱离基座凹槽,相反会在基座凹槽内部膨胀,更加紧密的填满间隙,其密封效果随着温度升高而提高,不会出现泄漏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反应釜投料盖的爆炸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反应釜投料盖的上盖仰视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反应釜投料盖的基座轴向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以下结合具体附图对本实施例的实现进行详细的描述。如图1和图3所示,反应釜投料盖I,包括用于安装在反应釜投料口处的基座13、软胶密封圈12和用于封闭所述投料口的上盖11,基座13设有连通至所述投料口的投料通道131,投料通道131上端设有用于放置软胶密封圈12的基座凹槽1311。本实施中的软胶密封圈12放置在基座13上端的基座凹槽1311内,如果受热,软胶密封圈12会在基座凹槽1311内部软化膨胀,不会脱离投料通道131,相反由于体积膨胀,还会有更好的密封效果。同时,基座凹槽1311在基座13上加工完成,不需要对反应釜进行加工,只需要将加工好的基座13安装固定到反应釜上,将投料通道131连通至投料口即可,安装加工都较为方便。上盖11转动连接在基座13上,且转动后能盖在基座13上端,封盖住投料通道131。上盖11的下端设有上盖凹槽111,上盖凹槽111和基座凹槽1311结构相似。当上盖11转动盖在基座13上端面时,上盖凹槽111与基座凹槽1311上下对接,位置相对,相互配合各自容纳一部分软胶密封圈12。在上盖11上设计了上盖凹槽111后,软胶密封圈12在竖直方向的膨胀会被限制在上盖凹槽111内,与基座凹槽1311配合对投料通道131进行密封。上盖11的转动连接方式为现有技术,可以用很多成熟手段实现,例如添加连接处使用转轴、上盖11两端设置支杆,支杆转动连接在基座13上等等,只需保证上盖11能平稳转动,且转动后能良好的封盖投料通道131,即上盖凹槽111与基座凹槽1311能贴紧对齐即可。在实际中,由于需要配合密封,所以基座凹槽1311和上盖凹槽111的深度都应小于软胶密封圈12的厚度。如果大于这个厚度,可能会出现软胶密封圈12放入凹槽位于凹槽底端,无法填充上盖11和基座13之间的间隙,从而没有起到密封作用。而且基座凹槽1311和上盖凹槽111的深度之和还需要保证大于软胶密封圈12,这样上盖11盖合的时候,基座凹槽1311和上盖凹槽111能配合将整个软胶密封圈12容纳在反应釜投料盖I内部,如果小于软胶密封圈12的厚度,软胶密封圈12的一部分无法置入凹槽内部,会出现上盖11盖不严的情况,影响密封的情况。在实际中,不同的反应釜可能会有不同形状的投料口,例如需要传送带投料的投料头,可能会设置为方形。本实施中为圆形投料口,所以投料通道131为圆形,基座凹槽1311相应地设置为环形,软胶密封圈12和上盖凹槽111也设置为圆环形,且三者的圆环直径相同。如果是方形投料口,需要采用方形软胶密封圈,将基座凹槽1311和上盖凹槽111设置成相应方形。如果投料口是其他任意形状,只需相应设置,保证三者形状相同即可。本实施中的反应釜投料盖I不需要对反应釜进行改装,只需要安装基座13在投料口上,基座13有投料通道13连通至投料口。由于软胶密封圈12位于反应釜投料盖I内部的两个凹槽内,合适的凹槽深度设计能保证软胶密封圈12发挥正常的密封作用,在受热膨胀后,不会脱离投料口,而是在凹槽内部发生膨胀,密封效果反而更好。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反应釜投料盖,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安装在反应釜投料口处的基座、软胶密封圈和用于封闭所述投料口的上盖,所述基座包括连通至所述投料口的投料通道,所述基座上端设有用于放置所述软胶密封圈的基座凹槽。

【技术特征摘要】
1.反应釜投料盖,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安装在反应釜投料口处的基座、软胶密封圈和用于封闭所述投料口的上盖,所述基座包括连通至所述投料口的投料通道,所述基座上端设有用于放置所述软胶密封圈的基座凹槽。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应釜投料盖,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与所述基座转动连接且转动后盖合在所述基座上端,封闭所述投料通道。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反应釜投料盖,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下端面设有用于放置所述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新冰黄祝萍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新胜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