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蚯蚓自行分离的蚯蚓分离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573513 阅读:1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1-16 05: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蚯蚓自行分离的蚯蚓分离池,包括池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池体内设有深槽和浅槽,所述深槽底部设有通孔,所述浅槽上方设有盖膜。将池内设计成深槽、浅槽交替分布的形式,平时蚯蚓生活在深槽内,当需要收获蚯蚓或为深槽更换营养物质时,可将水从深槽底部的通孔注入,使得蚯蚓爬到浅槽内,实现了蚯蚓从深槽内自动分离,蚯蚓位于浅槽时,可为蚯蚓的分离提供方便,蚯蚓死亡和遗失率明显降低;当需要蚯蚓从浅槽爬入深槽内时,将位于浅槽上方的盖膜盖上,使浅槽处于一个相对缺氧的环境,蚯蚓就会从浅槽爬到深槽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改变深槽、浅槽的生活环境,实现了蚯蚓与深槽、浅槽的自动分离。(*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蚯蚓自行分离的蚯蚓分离池
本技术属于生物养殖
,尤其涉及一种蚯蚓自行分离的蚯蚓分离池。
技术介绍
蚯蚓是一种多功能生物资源,蚯蚓体中70%都是蛋白质,是优质高蛋白来源。蚯蚓体内还含有多种具有抗菌作用的酶,可研制生物农药、生物兽药、生物有机肥等,其产品附加值高,绿色环保。蚯蚓还能研发多种保健食品和动物蛋白饲料,能够降低成本,提高产品品质。因此,蚯蚓是一种成本低、高效安全可靠的动物蛋白。将蚯蚓从养殖池内分离出来时,一般采取将池内物质挖出后平摊在堆场,用筢子将蚯蚓给拉出来,这种方式存在费工费时、占用场地,蚯蚓死亡和遗失率高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蚯蚓自行分离的蚯蚓分离池,包括池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池体内设有深槽和浅槽,所述深槽底部设有通孔,所述浅槽上方设有盖膜。所述深槽和浅槽的数量不止一个,并交替分布。所述盖膜为塑料膜。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将池内设计成深槽、浅槽交替分布的形式,平时蚯蚓生活在深槽内,当需要收获蚯蚓或为深槽更换营养物质时,可将水从深槽底部的通孔注入,使得蚯蚓爬到浅槽内,实现了蚯蚓从深槽内自动分离,蚯蚓位于浅槽时,可为蚯蚓的分离提供方便,蚯蚓死亡和遗失率明显降低;当需要蚯蚓从浅槽爬入深槽内时,将位于浅槽上方的盖膜盖上,使浅槽处于一个相对缺氧的环境,蚯蚓就会从浅槽爬到深槽内。本技术通过改变深槽、浅槽的生活环境,实现了蚯蚓与深槽、浅槽的自动分离。【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图中,1、池体;2、深槽;3、浅槽;4、通孔;5、盖膜。如图1所示,池体I内设有深槽2和浅槽3,深槽2底部设有通孔4,浅槽3上方设有盖膜5,深槽2和浅槽3交替分布于池体I内,盖膜5为塑料膜。平时蚯蚓生活于深槽2内,通过往通孔4内注水,使蚯蚓从深槽2爬到浅槽3内;当想让蚯蚓从浅槽3爬入深槽2时,将盖膜5盖上,一段时间后浅槽3处于缺氧状态,蚯蚓从浅槽3爬到深槽2内。以上通过实施例对本技术的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技术的实施范围。凡依本技术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技术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蚯蚓自行分离的蚯蚓分离池,包括池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池体(1)内设有深槽(2)和浅槽(3),所述深槽(2)底部设有通孔(4),所述浅槽(3)上方设有盖膜(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蚯蚓自行分离的蚯蚓分离池,包括池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池体(I)内设有深槽(2)和浅槽(3),所述深槽(2)底部设有通孔(4),所述浅槽(3)上方设有盖膜(5)。2.如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贾立明王凤艳贾京华刘平陈小明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贾立明蚯蚓养殖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