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覃帮建专利>正文

脱粒机下壳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573340 阅读:110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1-16 05: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脱粒机下壳体,包括矩形框架(1),所述矩形框架(1)内装设有脱粒筛(2),该脱粒筛(2)由多根圆弧形的横管(3)纵向并排架设而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矩形框架(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进料斗(4),该进料斗(4)的一端穿过矩形框架(1)的侧面,且该进料斗(4)的这一端沿横管(3)的圆弧方向伸入到脱粒筛(2)的下部内,所述脱粒筛(2)上开设有与进料斗(4)相配合的缺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脱粒机的进料斗设置到下壳体上,防止进料造成滚筒卡死现象同时,还采用纵管提高了脱离率,更具有使用方便、减少工序、节约成本等特点。(*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脱粒机下壳体
本技术涉及一种农业机械零部件,特别是涉及一种脱粒机用脱粒筛。
技术介绍
脱粒机为收割机械,指能够将农作物籽粒与茎杆分离的机械,主要指粮食作物的收获机械。脱粒机的外壳包括一边铰接的拱形上壳体和矩形框架状下的壳体,在下壳体内装设有脱离筛网。现在市面上的脱粒机的进料斗普遍都安装在上壳体上,进料时由上往下进料,由于在脱粒机中部安装有滚筒,通过滚筒转动与脱离筛网的相互作用对农作物进行脱粒,脱下的粒籽从脱粒筛网中落下。采用这种进料方式,在进料时由于从上往下进入,由于滚筒的转动又要将农作物反折到脱离筛网上去,很容易造成滚筒的卡死,并且这种进料方式必须事先将农作物切割成较短的一段才能放入滚筒内。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防止进料卡死的脱粒机下壳体。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脱粒机下壳体,包括矩形框架(1),所述矩形框架(I)内装设有脱粒筛(2),该脱粒筛(2)由多根圆弧形的横管(3)纵向并排架设而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矩形框架(I)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进料斗(4 ),该进料斗(4 ) 一端沿矩形框架(I)的横向方向伸入并与脱粒筛(2)相连,在所述脱粒筛(2)上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脱粒机下壳体,包括矩形框架(1),所述矩形框架(1)内装设有脱粒筛(2),该脱粒筛(2)由多根圆弧形的横管(3)纵向并排架设而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矩形框架(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进料斗(4),该进料斗(4)一端沿矩形框架(1)的横向方向伸入并与脱粒筛(2)相连,在所述脱粒筛(2)上开设有与进料斗(4)相配合的缺口。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脱粒机下壳体,包括矩形框架(1),所述矩形框架(I)内装设有脱粒筛(2),该脱粒筛(2)由多根圆弧形的横管(3)纵向并排架设而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矩形框架(I)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进料斗(4),该进料斗(4) 一端沿矩形框架(I)的横向方向伸入并与脱粒筛(2)相连,在所述脱粒筛(2)上开设有与进料斗(4)相配合的缺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脱粒机下壳体,其特征在于:在横管(3)内连接有多根纵管(5),所述纵管(5)纵向设置在脱粒筛(2)内壁,多根该纵管(5)沿外骨架圆弧方向均匀分布,每两根纵管(2)之间在圆弧上间隔2.5mnT2.7mm,且该纵管(5)的中心线与进料斗(4)中心线相垂直。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脱粒机下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斗(4)由尾部(4a)和头部(4b)组成,该头部(4b)呈漏斗状,该头部(4b)较小的一端的底板向矩形框架(I)内延伸至脱粒筛(2)的缺口处,该头部(4b)前端边缘为圆弧形,且与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覃帮建
申请(专利权)人:覃帮建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