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合连接器扩展结构和接合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570592 阅读:74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1-16 03:43
一种接合连接器扩展结构包括:第一和第二连接器端子;第一和第二壳体,该第一和第二壳体用于容纳第一和第二连接器端子;以及接合连接器,该接合连接器构造为嵌合于互相布置在顶部的第一和第二壳体的第一和第二切口内,以与容纳于第一和第二壳体内的第一和第二连接器端子的阳触点相接合,从而使第一和第二连接器端子导通并且使第一和第二壳体成为一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接合连接器扩展结构和接合连接器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本专利申请基于2012年6月15日提交的在先日本专利申请N0.2012-135565并要求其优先权,该专利申请的全部内容通过引用的方式合并于此。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接合连接器扩展结构和接合连接器,并且尤其涉及一种用于一体地连接互相布置于顶部的壳体的接合连接器。
技术介绍
专利文献I中提出了连接器端子分别布置于多个电线的端部,并且连接器端子互连从而保证电线之间的导电性。如图1所示,每个连接器端子301都可以插入并且容纳于连接器端子壳体305内,该连接器端子壳体305设置有与连接器端子301 —样多的壳体孔303,从而连接电线。在图1中,TD表示横向,LD表示纵向,FRD是前/后方向,FR表示前侧,而RR表示后侧。引用列表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未决专利申请公布No,2007-87810
技术实现思路
由树脂制成的壳体305无法容易地改变设置于其上的壳体孔303的数量。因而,当比设置于壳体305上的壳体孔303多的连接器端子301互连时,需要具有不同规格的另一个壳体(即,具有更多壳体孔)。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使更多连接器端子互连而无需改变壳体上用于容纳连接器端子的壳体孔的数量的接合连接器扩展结构和接合连接器。根据一些实施例的接合连接器扩展结构包括:多个连接器端子,该多个连接器端子的每一个都具有主体和在主体的横向的一端处从主体凸出的阳触点;第一壳体,该第一壳体用于容纳多个连接器端子的第一连接器端子并且具有第一切口,穿过该第一切口,容纳于第一壳体内的第一连接器端子的阳触点是可见的;第二壳体,该第二壳体用于容纳多个连接器端子的第二连接器端子并且具有第二切口,通过该第二切口,容纳于第二壳体内的第二连接器端子的阳触点是可见的;以及接合连接器,该接合连接器构造为嵌合在互相布置在顶部的第一和第二壳体的第一和第二切口内,以与容纳于第一壳体内的第一连接器端子的阳触点和容纳于第二壳体内的第二连接器端子的阳触点相接合,从而使第一和第二连接器端子导通并且使第一和第二壳体成为一体。多个连接器端子的每一个在主体内部都可以具有阴触点,第一壳体可以容纳在横向相邻的多个连接器端子中的第一连接器端子和第三连接器端子,容纳于第一壳体内的第一连接器端子的阳触点和容纳于第一壳体内的第三连接器端子的阴触点可以互相接合以导通,容纳于第一壳体内的第一连接器端子的阳触点可以定位于第一壳体的横向的一端处,并且容纳于第二壳体内的第二连接器端子的阳触点可以位于第二壳体的横向的一端处。根据一些实施例的接合连接器用于使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互相在顶部布置并且接合。第一壳体用于容纳多个连接器端子的第一连接器端子,该多个连接器端子的每一个都具有主体和在主体的横向的一端处从主体凸出的阳触点,并且该第一壳体具有第一切口,穿过该第一切口,所容纳的第一连接器端子的阳触点是可见的。第二壳体用于容纳多个连接器端子的第二连接器端子并且具有第二切口,穿过该第二切口,所容纳的第二连接器端子的阳触点是可见的。该接合连接器包括:第一接合部,该第一接合部构造为嵌合于第一壳体的第一切口内,以与容纳于第一壳体内的第一连接器端子的阳触点接合;第二接合部,该第二接合部构造为嵌合于第二壳体的第二切口内,以与容纳于第二壳体内的第二连接器端子的阳触点接合;以及连结部,该连结部连接第一接合部和第二接合部。安装于第一和第二壳体内的接合连接器完全地嵌合于第一和第二壳体的第一和第二切口内,以使第一和第二连接器端子导通并且使第一和第二壳体成为一体。接合连接器可以是U状的。根据上述结构,利用用于使多个连接器端子互连的接合连接器扩展结构和接合连接器,能够互连更多的连接器端子,而无需改变壳体上用于容纳连接器端子的壳体孔的数量。【附图说明】图1是示出现有壳体和接合端子的透视图;图2是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接合连接器扩展结构的示意性结构的透视图;图3是沿着在纵向和前/后方向上展开的平面(垂直于横向的平面)截取的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接合连接器扩展结构的截面图;图4是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接合连接器扩展结构的示意性结构的透视图,其是接近狭缝的截面图(沿着在纵向和前/后方向上展开的平面取的截面图);图5是图4的V状部的放大图;以及图6是在纵向和横向上展开的平面图(垂直于前/后方向的平面),其是沿着在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接合连接器扩展结构中接合端子互相接合的状态取的截面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说明问题,在下面的详细描述中,详尽地解释了许多具体细节,从而有助于透彻理解所公开的实施例。然而,显而易见的是,没有这些具体细节,也可以实施一个或者多个实施例。在其他例子中,为了简化附图,示意性地示出了众所周知的结构和装置。下面将参考图2至6详细描述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接合连接器扩展结构I和接合连接器7。如图2等所示,接合连接器扩展结构I包括:连接器端子3、第一壳体5 (5A)、第二壳体5 (5B)、以及接合连接器7。壳体(连接器端子壳体)5设置有壳体孔11,用于容纳连接器端子3。为了便于说明,假定连接器端子3或者壳体5的壳体孔11的长度方向为前/后方向FRD,假定前/后方向FRD的前侧为FR、并且假定前/后方向FRD的后侧为RR。假定垂直于前/后方向的一个方向为横向TD,并且假定横向TD的一端为TDl,而假定横向TD的另一端为TD2。假定垂直于前/后方向FRD和横向TD的方向为纵向LD,并且假定纵向LD的一端为LD1,而假定纵向LD的另一端为LD2。连接器端子3包括:主体9 ;以及阳触点13,该阳触点13在主体9的横向TD的一侧上从主体9凸出,如图6等所示。第一壳体5A形成为矩形板状。连接器端子3插入并且容纳于第一壳体5A中的壳体孔11内。第一壳体5A形成有切口(诸如狭缝)15 (15A),穿过该切口 15 (15A),被容纳的连接器端子3的阳触点13是可见的。与第一壳体5A相类似,第二壳体5B也形成为矩形板状。连接器端子(与容纳于第一壳体5A内的连接器端子不同的连接器端子)3插入并且容纳于第二壳体5B中的壳体孔11内。第二壳体5B也形成有切口(诸如狭缝)15 (15B),通过该切口 15 (15B),被容纳的连接器端子3的阳触点13是可见的。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壳体5A中的壳体孔11的数量与第二壳体5B中的壳体孔11的数量相同,但是可以与其不同。当壳体5 (5A、5B)互相布置于顶部上时,接合连接器7嵌合在各个壳体5的切口15 (15A、15B)内,如图2至4所不。更具体地说,壳体5 (5A、5B)的互相布置于顶部的布置意味着在纵向LD上第二壳体5B布置于第一壳体5A上,以使壳体5A和5B成为一体。接合连接器7与容纳于第一壳体5A内的连接器端子3的阳触点13和容纳于第二壳体5B内的连接器端子3的阳触点13接合,以使连接器端子3导通,从而使壳体5A和5B成为一体。在壳体5A和5B成为一体时,一体的壳体5A和5B是矩形板状(长方体状),并且接合连接器7不凸出到长方体壳体5A和5B的外部。如图6所示,阴触点17设置在连接器端子3的主体9的内部。图6中省略了壳体5。如图4等所示,壳体5在横向TD上以预定间隔设置有多个壳体孔11。连接器端子3分别容纳于壳体孔11内,使得壳体5在横向TD上并排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接合连接器扩展结构,包括:多个连接器端子,该多个连接器端子的每个都具有主体和在所述主体的横向的一侧处从所述主体凸出的阳触点;第一壳体,该第一壳体用于容纳所述多个连接器端子的第一连接器端子并且具有第一切口,经过该第一切口,容纳于所述第一壳体内的所述第一连接器端子的所述阳触点是可见的;第二壳体,该第二壳体用于容纳所述多个连接器端子的第二连接器端子并且具有第二切口,经过该第二切口,容纳于所述第二壳体内的所述第二连接器端子的所述阳触点是可见的;以及接合连接器,该接合连接器构造成嵌合在布置于彼此顶部上的所述第一和第二壳体的所述第一和第二切口内,以与容纳于所述第一壳体内的所述第一连接器端子的所述阳触点和容纳于所述第二壳体内的所述第二连接器端子的所述阳触点相接合,从而使所述第一和第二连接器端子导通并且使所述第一和第二壳体成为一体。

【技术特征摘要】
2012.06.15 JP 2012-1355651.一种接合连接器扩展结构,包括: 多个连接器端子,该多个连接器端子的每个都具有主体和在所述主体的横向的一侧处从所述主体凸出的阳触点; 第一壳体,该第一壳体用于容纳所述多个连接器端子的第一连接器端子并且具有第一切口,经过该第一切口,容纳于所述第一壳体内的所述第一连接器端子的所述阳触点是可见的; 第二壳体,该第二壳体用于容纳所述多个连接器端子的第二连接器端子并且具有第二切口,经过该第二切口,容纳于所述第二壳体内的所述第二连接器端子的所述阳触点是可见的;以及 接合连接器,该接合连接器构造成嵌合在布置于彼此顶部上的所述第一和第二壳体的所述第一和第二切口内,以与容纳于所述第一壳体内的所述第一连接器端子的所述阳触点和容纳于所述第二壳体内的所述第二连接器端子的所述阳触点相接合,从而使所述第一和第二连接器端子导通并且使所述第一和第二壳体成为一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合连接器扩展结构,其中 所述多个连接器端子的每个都在所述主体内部具有阴触点, 所述第一壳体容纳所述多个连接器端子中的在所述横向相邻的所述第一连接器端子和第三连接器端子, 容纳于所述第一壳体内的所述第一连接器端子的所述阳触点与容纳于所述第一壳体内的所述第三连接器端子的所述阴触点互相接合以导通, 容纳于所述第一壳体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坂元信幸
申请(专利权)人: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