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有嘧啶肟草醚和氯吡嘧磺隆的农药组合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558733 阅读:96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1-15 12:1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含有嘧啶肟草醚和氯吡嘧磺隆的农药组合物,包括常用助剂、嘧啶肟草醚与氯吡嘧磺隆,嘧啶肟草醚和氯吡嘧磺隆在农药组合物中的质量份数比为10:1~1:10。嘧啶肟草醚和氯吡嘧磺隆复配后有明显增效作用,且复配药剂有效成分用量比单独使用明显减少,适用于防除水稻旱育秧田一年生杂草,在播种前期,一年生杂草未出土,采用毒土法使用较为适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含有嘧啶肟草醚和氯吡嘧磺隆的农药组合物
本专利技术涉及的农药组合物,是以嘧啶肟草醚和氯吡嘧磺隆为有效成分,用于防除水稻旱育秧田一年生杂草。
技术介绍
化学方法除草是农业上控制杂草的主要手段之一。近年来,由于一些除草剂品种大面积单独使用,已经导致很多杂草产生抗药性。同时,杂草发生时的草相复杂,不仅一年生和多年生杂草混生,草本、藤本和灌木兼有,而且杂草出苗参差不齐,种子,低龄、高龄杂草交错发生,所以除草剂品种单独使用时,均会表现出某一方面的缺陷和局限性。嘧啶肟草醚属肟酯类化合物,广谱选择性芽后除草剂。作用机制与磺酰脲类及咪唑酮类除草剂相似,均属乙酰乳酸合成酶(ALS)抑制剂。对水稻、普通小麦、结缕草具有选择性超高效芽后除草活性,无芽前除草活性,用于防除稗草、大穗看麦娘、辣蓼等各种禾本科杂草和阔叶杂划效果卓著,对水稻、普通小麦安全。药剂除草速度较慢,施药后能抑制杂草生长,但须在2周后枯死。药剂用药适度较宽,对稗草1.5~6.5叶期均有效。氯吡嘧磺隆与其他磺酰脲类除草剂一样是一种乙酰乳酸合成酶的抑制剂,通过杂草根和叶吸收,在植物体内传导,杂草即停止生长,而后枯死。主要用于防除阔叶杂草和莎草科杂草,如苘麻、仓耳、曼陀罗、豚草、反枝苋、野西瓜苗、蓼、马齿苋、龙葵、决明、牵牛、香附子等。适宜作物如小麦玉米、水稻、甘蔗、草坪等,苗前及苗后均可施用。因其在作物中迅速代谢为无害物,故对作物安全。嘧啶肟草醚和氯吡嘧磺隆单一使用时,均有一定的缺陷和局限性。本专利技术人对嘧啶肟草醚和氯吡嘧磺隆的混配进行了深入研究,在大量的室内配方筛选试验和大田药效试验的基础上,发现嘧啶肟草醚和氯吡嘧磺隆进行混配,在一定的混配比例范围内对水稻田杂草表现出明显的增效作用,经进一步研究,完成了本专利技术。嘧啶肟草醚和氯吡嘧磺隆的混配以及应用目前尚无报道。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对农田杂草产生抗药性问题及实际防治效果较差,提供一种高效、低毒、速效性好且持效期长,有利于农田杂草综合治理的农药组合物。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是提供将该农药组合物用于防除农田杂草,尤其用于防除水稻旱育秧田一年生杂草等。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以嘧啶肟草醚和氯吡嘧磺隆为有效成分,嘧啶肟草醚和氯吡嘧磺隆在农药组合物中的质量份数比为10:1~1:10,其余为农药中允许使用和可以接受的辅助成分。本专利技术除草组合物用已知的方法制备成适合农业上使用的任意一种剂型,比较好的剂型为可湿性粉剂、微乳剂、水乳剂、悬浮剂、油悬浮剂或水分散粒剂剂。本专利技术组合物中使用的助剂包括溶剂、分散剂、稳定剂、乳化剂、防冻剂、增稠剂等及其他有益于有效成分在制剂中稳定和发挥药效的已知物质,都是农药制剂中常用或允许使用的各种成分,并无特别限定,具体成分和用量根据配方要求通过简单的试验确定。本专利技术所描述的产物可以成品制剂的形式提供,即组合物中各物质已经混合,组合物的成分也可以单剂的形式提供,使用前直接在罐或桶中混合,然后稀释至所需要的浓度。本专利技术组合物的施用频率和施用量随天气情况和作物状态变化而变化,可以通过使用适当的剂型达到防治的目的。本专利技术组合物适用于防治一年生杂草,尤其是水稻旱育秧田一年生杂草。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复配具有明显的增效作用,提高了防治效果;扩大了防治谱;两种有效成分复配,降低了农药使用量,从而降低了成本和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简洁明了,本专利技术用以下具体实施例进行说明,但本专利技术绝非仅限于这些例子。以下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较好的实施例,仅仅用于描述本专利技术,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凡在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专利技术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生物测定实施例:对水稻田一年生杂草的联合作用测定。试验材料:鸭拓草[Stellariamedia(L.)Cyrillus](田间收集种子保存)。稗草[Echinochloacrusgalli(L.)BeawSetaria](田间收集种子保存)。试验仪器:可控光照培养箱;POTTER精密实验室喷雾塔;电子天平(感量0.1mg);微量移液枪等。试验方法:先称取一定质量的96%嘧啶肟草醚原药,95%氯吡嘧磺隆原药,加入丙酮充分溶解后用0.1%的吐温80水溶液稀释,分别配制成单剂母液,根据混配目的设置系列配比,每个配比设置5~7个浓度梯度。根据单剂杀草谱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敏感杂草种子备用。将选择编号的处理进行土壤处理后,放在光照培养箱中室温培养10天,计算防治效果(鲜重),然后用最小二乘法计算抑制中浓EC50(95%置信限),再用孙云沛法计算共毒系数(CTC)。共毒系数(CTC)≥120表现为增效作用;共毒系数(CTC)≤80表现为拮抗作用;80<共毒系数(CTC)<120表现为相加作用。实测毒力指数(ATI)=(标准药剂EC50/供试药剂EC50)×100。理论毒力指数(TTI)=(A的毒力指数×混剂中A的百分含量)+(B的毒力指数×混剂中B的百分含量)。共毒系数(CTC)=[混剂实测毒力指数(ATI)/混剂理论毒力指数(TTI)]×100。测定结果表明,嘧啶肟草醚和氯吡嘧磺隆在配比10:1~1:10之间,具有明显的增效作用,尤其1:1增效作用更明显,共毒系数在150以上。表1、不同配比嘧啶肟草醚和氯吡嘧磺隆对稗草的联合作用测定。表2、不同配比嘧啶肟草醚与氯吡嘧磺隆对鸭跖草的联合作用测定。制备方法实施例一:16%嘧啶肟草醚·氯吡嘧磺隆可湿性粉剂。将上述配方按比例粗粉碎后进入混合器中混合均匀,再经气流粉碎后即制得16%嘧啶肟草醚·氯吡嘧磺隆可湿性粉剂。该实施例用于防除水稻旱育秧田一年生杂草,16%嘧啶肟草醚·氯吡嘧磺隆可湿性粉剂用量72ga.i./ha土壤处理,药后10天防效为96.7%;3%嘧啶肟草醚可湿性粉剂用量45ga.i./ha土壤处理,药后10天防效为77.5%;15%氯吡嘧磺隆乳油用量45ga.i./ha土壤处理,药后10天83.1%。嘧啶肟草醚与氯吡嘧磺隆复配后增效明显,16%嘧啶肟草醚·氯吡嘧磺隆可湿性粉剂防除水稻旱育秧田一年生杂草药效明显优于3%嘧啶肟草醚可湿性粉剂和15%氯吡嘧磺隆乳油。由于药剂防效提高,复配药剂有效成分用量减少,降低了用药成本,延缓病害抗药性的产生,减少了环境污染。制备方法实施例二:20%嘧啶肟草醚·氯吡嘧磺隆悬浮剂。将上述配方按比例进行预先粉碎,再加入砂磨机中研磨,经高剪切混合后调配制得20%嘧啶肟草醚·氯吡嘧磺隆悬浮剂。该实施例用于防除水稻旱育秧田一年生杂草,20%嘧啶肟草醚·氯吡嘧磺隆悬浮剂用量72ga.i./ha土壤处理,药后10天防效为96.9%;5%嘧啶肟草醚可湿性粉剂用量45ga.i./ha土壤处理,药后10天防效为73.9%;15%氯吡嘧磺隆乳油用量45ga.i./ha土壤处理,药后10天78.3%。嘧啶肟草醚与氯吡嘧磺隆酸复配后增效明显,20%嘧啶肟草醚·氯吡嘧磺隆悬浮剂防除水稻旱育秧田一年生杂草药效明显优于5%嘧啶肟草醚悬浮剂和15%氯吡嘧磺隆乳油。由于药剂防效提高,复配药剂有效成分用量减少,扩大了杀草谱,降低了用药成本,延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含有嘧啶肟草醚和氯吡嘧磺隆的农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有效成分为嘧啶肟草醚和氯吡嘧磺隆,嘧啶肟草醚和氯吡嘧磺隆在农药组合物中的质量份数比为10:1~1:1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含有嘧啶肟草醚和氯吡嘧磺隆的农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有效成分为嘧啶肟草醚和氯吡嘧磺隆,嘧啶肟草醚和氯吡嘧磺隆在农药组合物中的质量份数比为1:1。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刚王贵新刘鹏冷忠国陈佛祥王礼文张志伟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中迅农科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