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紫蔓豆种苗的组培快繁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9558605 阅读:194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1-15 12:0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澳洲紫蔓豆种苗的组培快繁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外植体取材与消毒;2)丛生芽诱导;3)丛生芽增殖和分离复壮;4)诱导生根。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澳洲紫蔓豆种苗的组培快繁方法以组培快繁为方法对该植物进行扩繁,在较短时间内获得大量性状稳定统一的优质种苗,可达到每年扩繁速度为1000-10000倍,组培苗生长健壮,根系发达,移栽成活率高,是一种理想的快繁技术,可满足国内澳洲紫曼豆规模化引种种植的需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包括以下步骤:1)外植体取材与消毒;2)丛生芽诱导;3)丛生芽增殖和分离复壮;4)诱导生根。本专利技术的以组培快繁为方法对该植物进行扩繁,在较短时间内获得大量性状稳定统一的优质种苗,可达到每年扩繁速度为1000-10000倍,组培苗生长健壮,根系发达,移栽成活率高,是一种理想的快繁技术,可满足国内澳洲紫曼豆规模化引种种植的需要。【专利说明】
本专利技术属于植物组培育苗
,具体涉及一种。
技术介绍
澳洲紫蔓豆(Hardenbergia violacea)为蝶形花科哈登柏豆属多年生常绿藤本植物,也称哈登柏豆、紫珊瑚豆,在澳大利亚是一种流行的园林景观植物,广泛种植。其常缠绕攀援其他植物生长,株高2-3米,花蝶形,一般为紫色,另有粉红色、白色、蓝色等多种颜色品种,花期在冬春季节,观赏性极高。澳洲紫曼豆可用于庭院绿化、道路隔离带篱笆绿化、阳台绿化等,其功能类似于牵牛花。由于其花型奇特,粗生,园林绿化用途广,对于澳洲紫曼豆的引种十分重要。澳洲紫蔓豆主要采用分株、嫩芽扦插、播种等方式进行繁殖。传统繁殖方法以嫩芽扦插繁殖为主,但扦插繁殖率不高,比较适用于家庭栽植,难以满足规模化生产的需要。目前,国内引种只能通过购买种子播种的方式。其发芽率较低,且存在种间性状分离,特别是在花色上存在变异,因此不是最佳的繁殖方法。澳洲紫蔓豆种苗市场化生产可以通过组织培养的方法来实现,且通过组织培养方法培育出的种苗性状统一稳定,是较合适的种苗生产方式。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克服有性繁殖(播种)植株变异与整齐度差的缺点,实现快速获得大量性状稳定的优质澳洲紫曼豆种苗。本专利技术的澳洲紫蔓豆 种苗的组培快繁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I)外植体取材与消毒:于每年2-4月份对处于生长旺季的澳洲紫曼豆母株取材,取材前I周用1000倍恶霉灵和1000倍硫酸链霉素混合农药杀菌,并作控水处理;取材时,工具用75%的酒精浸泡消毒I分钟,剪取母株顶端幼嫩的带芽茎段,约2-3cm,剪去叶片,加适量的洗衣粉,流水冲洗30分钟后用吸水纸吸干水分备用;在超净工作台上,先用75%酒精对茎段进行预消毒,时间20-30秒,再加入0.1 %升汞溶液,1-2滴表面活性剂,消毒12-15分钟,无菌水冲洗材料5次以上;消毒过程中要注意轻轻摇匀;2)丛生芽诱导:消毒处理完毕,在超净工作台上,将茎段两端直接接触消毒液的部分切除,留下Icm左右的带芽茎段或者顶芽,接种于1/2MS+BA 2.0-3.0mg/L+KT0.5-1.0mg/L+NAA 0.1-0.2mg/L+ 卡拉胶 8g/L+ 蔗糖 30g/L, pH = 5.8 的培养基上;恢复期内黑暗培养,7天后无褐化的材料可见光,培养温度白天25土 1°C,晚上19-22°C,光照强度1500-20001ux,光周期 12h/天;3)丛生芽增殖和分离复壮:材料接种至丛生芽诱导培养基I个月后顶芽或腋芽位置产生不定芽,45-60天后形成3-5颗丛生的芽团,将芽团分离转接至增殖培养基上,能够实现快速增殖;之后每40天左右进行一次继代增殖,增殖系数> 4.0 ;培养条件为光照强度1500-20001ux,光周期12h/天,培养温度白天25±1°C,晚上19-22°C ;4)诱导生根:切取复壮后的丛生芽团中节段(带节茎段和带顶芽茎段均可),将其接种到生根培养基上,培养条件为光照强度20001uX,光周期16h/天,培养温度白天25 ± I °C,晚上19-22°C,生根率大于70 %。培养45天后,根系长至3_5条,根长0.5-1.0cm之间,可移植日光温室炼苗3-7天,光照强度3000-40001ux ;炼苗后,出瓶种植于O-1Omm泥炭和河沙比例为2:1的混合基质中,成活率超过90 %。本专利技术的,在步骤I)中:所述澳洲紫蔓豆外植体还通过以下步骤获取:选取性状稳定(特别是花色)的母株种子,用孔径较小的纱布包裹种子两层,加适量的洗衣粉,自来水冲洗30分钟,75%酒精消毒30秒,然后用0.1%升汞消毒12-15分钟,最后用无菌水冲洗5次,接种于1/2MS+Ad 2%。+卡拉胶8g/L+蔗糖30g/L,pH= 5.8的空白培养基中,培养45-60天可获得无菌实生苗,发芽率约38% ;培养条件为光照强度20001ux,光周期12h/天,培养温度白天25±1°C,晚上19_22°C。本专利技术的,在步骤3)中:所述增殖培养基为1/2MS+BA 1.0-2.0mg/L+KT 0.2-0.5mg/L+NAA0.05-0.lmg/L+ 卡拉胶 8g/L+ 蔗糖 30g/L,pH= 5.8的培养基。本专利技术的,在步骤3)中:多次继代的丛生芽会出现细弱徒长的状态,在诱导生根前,需将其转入1/2MS+BA 0.2-0.5mg/L+NAA 0.5mg/L+ 土豆泥50-100g/L+卡拉胶8g/L+蔗糖30g/L,pH = 6.0,培养30-40天,待其复壮。本专利技术的,在步骤4)中:所述生根培养基为1/3MS+IBA 0.2-0.5mg/L+NAA 0.1-0.2mg/L+Ad 2%。+ 卡拉胶 8g/L+ 蔗糖 20g/L, pH = 5.8的培养基。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专利技术的以组培快繁为方法对该植物进行扩繁,在较短时间内获得大量性状稳定统一的优质种苗,可达到每年扩繁速度为1000-10000倍,组培苗生长健壮,根系发达,移栽成活率高,是一种理想的快繁技术,可满足国内澳洲紫曼豆规模化引种种植的需要。【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实施例1一种,包括以下步骤:1)外植体取材与消毒:于每年2-4月份对处于生长旺季的澳洲紫曼豆母株取材,取材前I周用1000倍恶霉灵和1000倍硫酸链霉素混合农药杀菌,并作控水处理;取材时,工具用75%的酒精浸泡消毒I分钟,剪取母株顶端幼嫩的带芽茎段,约2-3cm,剪去叶片,加适量的洗衣粉,流水冲洗30分钟后用吸水纸吸干水分备用;在超净工作台上,先用75%酒精对茎段进行预消毒,时间20-30秒,再加入0.1 %升汞溶液,1-2滴表面活性剂,消毒12-15分钟,无菌水冲洗材料5次以上;消毒过程中要注意轻轻摇匀;2)丛生芽诱导:消毒处理完毕,在超净工作台上,将茎段两端直接接触消毒液的部分切除,留下Icm左右的带芽茎段或者顶芽,接种于1/2MS+BA 2.0-3.0mg/L+KT0.5-1.0mg/L+NAA 0.1-0.2mg/L+ 卡拉胶 8g/L+ 蔗糖 30g/L, pH = 5.8 的培养基上;恢复期内黑暗培养,7天后无褐化的材料可见光,培养温度白天25土 1°C,晚上19-22°C,光照强度1500-20001ux,光周期 12h/ 天;3)丛生芽增殖和分离复壮:材料接种至丛生芽诱导培养基I个月后顶芽或腋芽位置产生不定芽,45-60天后形成3-5颗丛生的芽团,将芽团分离转接至增殖培养基上,能够实现快速增殖;之后每40天左右进行一次继代增殖,增殖系数>4.0 ;培养条件为光照强度1500-20001ux,光周期12h/天,培养温度白天25±1°C,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澳洲紫蔓豆种苗的组培快繁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外植体取材与消毒:于每年2?4月份对处于生长旺季的澳洲紫曼豆母株取材,取材前1周用1000倍恶霉灵和1000倍硫酸链霉素混合农药杀菌,并作控水处理;取材时,工具用75%的酒精浸泡消毒1分钟,剪取母株顶端幼嫩的带芽茎段,约2?3cm,剪去叶片,加适量的洗衣粉,流水冲洗30分钟后用吸水纸吸干水分备用;在超净工作台上,先用75%酒精对茎段进行预消毒,时间20?30秒,再加入0.1%升汞溶液,1?2滴表面活性剂,消毒12?15分钟,无菌水冲洗材料5次以上;消毒过程中要注意轻轻摇匀;2)丛生芽诱导:消毒处理完毕,在超净工作台上,将茎段两端直接接触消毒液的部分切除,留下1cm左右的带芽茎段或者顶芽,接种于1/2MS+BA?2.0?3.0mg/L+KT?0.5?1.0mg/L+NAA?0.1?0.2mg/L+卡拉胶8g/L+蔗糖30g/L,pH=5.8的培养基上;恢复期内黑暗培养,7天后无褐化的材料可见光,培养温度白天25±1℃,晚上19?22℃,光照强度1500?2000lux,光周期12h/天;3)丛生芽增殖和分离复壮:材料接种至丛生芽诱导培养基1个月后顶芽或腋芽位置产生不定芽,45?60天后形成3?5颗丛生的芽团,将芽团分离转接至增殖培养基上,能够实现快速增殖;之后每40天左右进行一次继代增殖,增殖系数≥4.0;培养条件为光照强度1500?2000lux,光周期12h/天,培养温度白天25±1℃,晚上19?22℃;4)诱导生根:切取复壮后的丛生芽团中节段(带节茎段和带顶芽茎段均可),将其接种到生根培养基上,培养条件为光照强度2000lux,光周期16h/天,培养温度白天25±1℃,晚上19?22℃,生根率大于70%。培养45天后,根系长至3?5条,根长0.5?1.0cm之间, 可移植日光温室炼苗3?7天,光照强度3000?4000lux;炼苗后,出瓶种植于0?10mm泥炭和河沙比例为2∶1的混合基质中,成活率超过90%。...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国权陈樟烁邱欣敏张林杰黄镇茂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粤山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