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扣环结构的随身碟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558203 阅读:1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1-10 01: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具扣环结构的随身碟,包含一储存本体及一与该储存本体连接的扣环结构。该扣环结构包含一钩部及一阀门件,该钩部具有一开口及位于该开口相对两侧的一挡止端及一枢接端,该阀门件具有一第一支臂、一第二支臂及一与该第一支臂及该第二支臂相接且常态压抵于该挡止端的抵靠段,该第一支臂与该第二支臂分别具有相互错位地枢接于该枢接端的一第一端部与一第二端部。其中,该第一端部与该第二端部相隔一错位间距,使该阀门件具有一封闭该开口的闭合状态及一打开该开口的开启状态,令该随身碟可通过打开该钩部的该开口,方便系结于一外物。(*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一种具扣环结构的随身碟,包含一储存本体及一与该储存本体连接的扣环结构。该扣环结构包含一钩部及一阀门件,该钩部具有一开口及位于该开口相对两侧的一挡止端及一枢接端,该阀门件具有一第一支臂、一第二支臂及一与该第一支臂及该第二支臂相接且常态压抵于该挡止端的抵靠段,该第一支臂与该第二支臂分别具有相互错位地枢接于该枢接端的一第一端部与一第二端部。其中,该第一端部与该第二端部相隔一错位间距,使该阀门件具有一封闭该开口的闭合状态及一打开该开口的开启状态,令该随身碟可通过打开该钩部的该开口,方便系结于一外物。【专利说明】具扣环结构的随身碟
本技术涉及一种随身碟,尤其是涉及一种具有扣环结构的随身碟。
技术介绍
随着科技的进步以及信息数字化的发展,人们对于数据文件的浏览、编辑,越来越倚重电子装置,例如台式计算机、笔记本计算机、平板计算机、智能手机等,而在数据文件的存取及携带上,最常使用到的装置就是轻巧方便且易于携带的随身碟。由于随身碟本身结构较为精巧,为了避免遗失及便于随身携带,都会在外壳或后盖上设计一个扣耳,此种扣耳可用来穿设一挂饰,让使用者可直接手持挂饰就可以携带USB随身碟。如中国台湾技术专利公告第M378470号揭示一种USB随身碟盖体结构,其包括有一盖本体、一锁扣片及一弹性元件,其中该盖本体的一侧面开设有一工作窗,邻近该工作窗的盖本体内部设有一第一转轴部;该锁扣片用以盖合于该盖本体的工作窗,其内侧面设有一第二转轴部,该第二转轴部与该第一转轴部枢接而形成该锁扣片作动的转轴,且该内侧面设有至少一第二卡钩,用以勾入于该插头上的至少一定位孔,而形成一防脱离的限位;该弹性元件一端抵于该盖本体,另端抵于该锁合片的内侧面,并以弹力以支撑该锁扣片常态盖合于该盖本体的工作窗。借由上述兀件的组成,供一 USB随身碟的插头套入该盖体的套接口时,可常态被该锁扣片卡阻限位,以确保USB随身碟不会脱离而遗失,并可以方便使用者系结携带。然而,上述的USB随身碟盖体结构,在系结携带上需通过一设置于该盖本体上的挂环,由于该挂环为采一封闭式的环形设置,使得在与外物系结使用上,并不方便,故仍有改善的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解决现有的随身碟在外壳或盖体上所设置的挂环,为一封闭式的设计,具有使用上不方便容易受限制的问题。为达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具扣环结构的随身碟,包含有一储存本体以及一扣环结构。该扣环结构与该储存本体连接,并包含有一钩部以及一阀门件,该钩部具有一开口以及分别位于该开口相对两侧的一挡止端以及一枢接端;而该阀门件具有一第一支臂、一第二支臂以及一与该第一支臂及该第二支臂相接且常态压抵于该挡止端的抵靠段,该第一支臂与该第二支臂自该抵靠段朝该枢接端延伸,且各具有远离该抵靠段的一第一端部与一第二端部,该第一端部与该第二端部相互错位地枢接于该枢接端。其中,该第一支臂的该第一端部与该第二支臂的该第二端部彼此间相隔一错位间距,使该阀门件常态下具有一由该第一支臂与该第二支臂的一形变回复力推抵该抵靠段,令该抵靠段压抵于该挡止端而封闭该开口的闭合状态,以及一由一外力推抵该第一支臂与该第二支臂产生形变,使该抵靠段远离该挡止端而打开该开口的开启状态。如此一来,本技术借由该第一支臂的该第一端部与该第二支臂的该第二端部彼此间相隔该错位间距的错位设置,使得该阀门件具有该闭合状态与该开启状态,而得以控制该钩部的该开口打开或闭合,令该随身碟可通过打开该钩部的该开口,方便的系结于一外物而随身携带。【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外观立体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结构分解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钩部侧视示意图;图4A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闭合状态示意图;图4B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开启状态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有关本技术的详细说明及
技术实现思路
,现就配合【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如下:请参照图1、图2以及图3所示,图1以及图2分别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外观立体以及结构分解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钩部侧视示意图,如图所示:本技术为一种具扣环结构的随身碟,包含有一储存本体10以及一扣环结构20。该储存本体10包含一固定件11、一储存单元12以及一外壳13,该固定件11包含一载盘111以及一连接块112,该载盘111供装载该储存单元12,将该储存单元12夹制固定,该连接块112则与该载盘111卡合,该储存单元12在此可为一闪电存储器,该外壳13则将该固定件11与该储存单元12包覆于其内,在此,该储存本体10的一端,具有一由该储存单元12与该外壳13组成的通用序列总线接口 14。该扣环结构20连接于该储存本体10远离该通用序列总线接口 14的一端,在此为与该固定件11的该连接块112连接,该扣环结构20包含有一钩部30以及一阀门件40,该钩部30具有一开口 33、一挡止端31以及一枢接端32,该挡止端31与该枢接端32分别位于该开口 33相对的两侧,在此实施例中,该钩部30还包含有一内侧面34,该挡止端31于该内侧面34上具有一突起的卡扣块311 ;而该阀门件40具有一抵靠段43、一第一支臂41以及一第二支臂42,该抵靠段43与该第一支臂41及该第二支臂42相接,且常态压抵于该挡止端31,卡止于该卡扣块311上,而该第一支臂41与该第二支臂42自该抵靠段43相反的两端朝该枢接端32延伸,且各具有远离该抵靠段43的一第一端部411与一第二端部421,该第一端部411与该第二端部421相互错位地枢接于该枢接端32。请搭配参照图3,再进一步说明,在此实施例中,该第一支臂41还包含一第一转折段412以及一第一延伸段413,该第一转折段412与该抵靠段43连接,该第一延伸段413则连接于该第一转折段412与该第一端部411之间,该第一延伸段413与该第一转折段412之间形成一小于180度的第一夹角α ;而该第二支臂42则包含一第二转折段422以及一第二延伸段423,该第二转折段422连接于该抵靠段43远离该第一转折段412的一端,该第二延伸段423则连接于该第二转折段422与该第二端部421之间,该第二延伸段423与该第二转折段422之间形成一小于180度的第二夹角β。于此,该第一夹角α等于该第二夹角β,约为150度,但不以此为限制,令该抵靠段43借由该第一转折段412与该第二转折段422的弯折,切合地常态卡止于该卡扣块311上,至于该第一延伸段413则具有一大于该第二延伸段423的长度,使得该第一端部411与该第二端部421之间相隔一错位间距S而分别错位地枢接于该枢接端32相反的两侧。请参照图4A及图4B所示,图4A与图4B分别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闭合状态以及开启状态示意图,本技术于使用时,由于该第一支臂41的该第一端部411与该第二支臂42的该第二端部421彼此间相隔该错位间距S,使该阀门件40具有一闭合状态以及一开启状态。如图4A所示,该阀门件40于常态下处于该闭合状态,该闭合状态为由该第一支臂41与该第二支臂42的一形变回复力推抵该抵靠段43,令该抵靠段43压抵于该挡止端31,靠合于该卡扣块311上,而得以封闭该开口 33 ;再如图4B所示,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具扣环结构的随身碟,其特征在于,包含有:?一储存本体;以及一与该储存本体连接的扣环结构,该扣环结构包含有:?一钩部,该钩部具有一开口以及分别位于该开口相对两侧的一挡止端以及一枢接端;以及?一阀门件,该阀门件具有一第一支臂、一第二支臂以及一与该第一支臂及该第二支臂相接且常态压抵于该挡止端的抵靠段,该第一支臂与该第二支臂自该抵靠段朝该枢接端延伸,且各具有远离该抵靠段的一第一端部与一第二端部,该第一端部与该第二端部相互错位地枢接于该枢接端;?其中,该第一支臂的该第一端部与该第二支臂的该第二端部彼此间相隔一错位间距,使该阀门件常态下具有一由该第一支臂与该第二支臂的一形变回复力推抵该抵靠段,令该抵靠段压抵于该挡止端而封闭该开口的闭合状态,以及一由一外力推抵该第一支臂与该第二支臂产生形变,使该抵靠段远离该挡止端而打开该开口的开启状态。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岱高
申请(专利权)人:必恩威亚太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