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LED亮度控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9557896 阅读:85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1-10 00: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LED亮度控制装置,包括:脉冲预处理电路和亮度信号产生电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只需要一个亮度控制脉冲激励,装置就能够产生10位的亮度控制信号输出,可以使得LED电路有10级亮度变化。该装置能够正确的在脉冲激励下依次循环产生10级亮度控制信号输出,并且能够滤除宽度为500ns以下的脉冲信号,去除噪声和干扰,保证LED得到正确的控制。(*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LED亮度控制装置,包括:脉冲预处理电路和亮度信号产生电路,本技术只需要一个亮度控制脉冲激励,装置就能够产生10位的亮度控制信号输出,可以使得LED电路有10级亮度变化。该装置能够正确的在脉冲激励下依次循环产生10级亮度控制信号输出,并且能够滤除宽度为500ns以下的脉冲信号,去除噪声和干扰,保证LED得到正确的控制。【专利说明】—种LED亮度控制装置
本技术属于LED发光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LED亮度控制装置。
技术介绍
由于LED具有节能、环保,发光效率高等众多优点,LED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因而LED亮度驱动控制电路的需求也越来越高。一般要求LED的亮度能够方便调节和控制。目前LED驱动控制电路多为恒流驱动式,追求最大的亮度。而LED亮度驱动控制电路一般都比较复杂,尤其在分段控制上。因此,能够很简单的实现微处理器的控制,并且和微处理器的接口少,结构简单的技术成为研究的重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的LED驱动控制电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LED亮度控制装置,能够实现对LED的亮度进行调节,从而更加适于实用,且具有产业上的利用价值。本技术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依据本技术提出的一种LED亮度控制装置,包括:脉冲预处理电路和亮度信号产生电路;其中所述脉冲预处理电路包括:第一反相器、第二反相器、第三反相器、第四反相器、第五反相器、第六反相器、第七反相器、与非门、或非门、电阻、电容、施密特触发器、第一 MOS管和第二 MOS管;其中:所述第一反相器的输出端分别与所述第二反相器、与非门和或非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反相器的输出端与所述电阻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电阻输出端与所述电容的输入端连接;所述与非门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三反相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或非门的输出端与所述第四反相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三反相器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 MOS管的栅极连接;所述第四反相器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 MOS管的栅极连接;所述第一 MOS管的漏极和所述第二 MOS管的漏极分别与所述电阻的输出端连接后与所述施密特触发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 MOS管的源极与所述电容的输出端连接后与所述施密特触发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施密特触发器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五反相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五反相器的输出端与所述第六反相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六反相器的输出端分别与所述第七反相器的输入端和第一反相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七反相器的输出端与所述亮度信号产生电路连接。前述的LED亮度控制装置,其中,所述施密特触发器包括:第三MOS管、第四MOS管、第五MOS管、第六MOS管、第七MOS管、第八MOS管和第九MOS管;其中:所述第三MOS管、第四MOS管、第五MOS管和第六MOS管的栅极分别与所述电阻的输出端、第一 MOS管和第二 MOS管的漏极连接;所述第三MOS管的漏极与所述第四MOS管和第七MOS管的源极连接;所述第四MOS管的漏极与所述第五MOS管漏极和第八MOS管的栅极连接;所述第五MOS管的源极与所述第六MOS管的漏极和第八MOS管的源极连接;所述第六MOS管的源极与所述电容的输出端、第二 MOS管的源极和第九MOS管的源极连接;所述第七MOS管的栅极与所述第八MOS管的栅极连接后与所述第五反相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九MOS管的栅极与所述第八MOS管的漏极连接;所述第九MOS管的漏极与所述第七MOS管的漏极连接。前述的LED亮度控制装置,其中,所述亮度信号产生电路包括^一个D触发器、一个反相器和两个由一个反相器和一个电阻组成的阻容网络;其中:所述十一个D触发器采用级联的形式组成亮度信号产生电路;前十个D触发器的Q端输出为十位的亮度控制信号;每个D触发器的Q输出端与下一个D触发器的D输入端相连;所述十一个D触发器的清零信号和时钟信号分别连接在一起;所述脉冲预处理电路的输入信号加到所述十一个D触发器的时钟端;所述第一个D触发器的D端接高电平VDD ;第十一个D触发器的Q端经反相器和两个阻容网络反馈到清零端RESET。借由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LED亮度控制装置至少具有下列优点:从上述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技术公开的一种LED亮度控制装置,只需要一个亮度控制脉冲激励,装置就能够产生10位的亮度控制信号输出,可以使得LED电路有10级亮度变化,该装置能够正确的在脉冲激励下依次循环产生10级亮度控制信号输出,并且能够滤除宽度为500ns以下的脉冲信号,去除噪声和干扰,保证LED正确的得到控制。综上所述,本技术特殊结构的LED亮度控制装置,其具有上述诸多的优点及实用价值,从而更加适于实用。上述说明仅是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技术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公开的一种LED亮度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公开的脉冲预处理电路的电路图;图3为本技术公开的亮度信号产生电路的电路图;图4为本技术公开的LED亮度控制的电路原理图。【具体实施方式】为更进一步阐述本技术为达成预定技术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详细说明如后。本技术公开了一种LED亮度控制装置,能够实现对LED的亮度进行调节。如图1、图2和图3所示,一种LED亮度控制装置,包括:脉冲预处理电路和亮度信号产生电路;其中脉冲预处理电路包括:第一反相器Al、第二反相器A2、第三反相器A3、第四反相器A4、第五反相器A5、第六反相器A6、第七反相器A7、与非门B1、或非门D1、电阻R、电容C、施密特触发器、第一 MOS管M8和第二 MOS管M9 ;其中:第一反相器Al的输出端分别与第二反相器A2、与非门BI和或非门Dl的输入端连接;第二反相器A2的输出端与电阻R的输入端连接;电阻R输出端与电容C的输入端连接;与非门BI的输出端与第三反相器A3的输入端连接;或非门Dl的输出端与第四反相器A4的输入端连接;第三反相器A3的输出端与第一 MOS管M8的栅极连接;第四反相器A4的输出端与第二 MOS管M9的栅极连接;第一 MOS管M8的漏极和第二 MOS管M9的漏极分别与电阻R的输出端连接后与施密特触发器的输入端连接;第二 MOS管M9的源极与电容C的输出端连接后与施密特触发器的输入端连接;施密特触发器的输出端与第五反相器A5的输入端连接;第五反相器A5的输出端与第六反相器A6的输入端连接;第六反相器A6的输出端分别与第七反相器A7的输入端和第一反相器M8的输出端连接;第七反相器A7的输出端与亮度信号产生电路连接。施密特触发器包括:第三MOS管Ml、第四MOS管M2、第五MOS管M3、第六MOS管M4、第七MOS管M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LED亮度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脉冲预处理电路和亮度信号产生电路;其中:?????所述脉冲预处理电路包括:第一反相器、第二反相器、第三反相器、第四反相器、第五反相器、第六反相器、第七反相器、与非门、或非门、电阻、电容、施密特触发器、第一MOS管和第二MOS管;其中:?????所述第一反相器的输出端分别与所述第二反相器、与非门和或非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反相器的输出端与所述电阻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电阻输出端与所述电容的输入端连接;?????所述与非门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三反相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或非门的输出端与所述第四反相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三反相器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MOS管的栅极连接;?????所述第四反相器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MOS管的栅极连接;?????所述第一MOS管的漏极和所述第二MOS管的漏极分别与所述电阻的输出端连接后与所述施密特触发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MOS管的源极与所述电容的输出端连接后与所述施密特触发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施密特触发器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五反相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五反相器的输出端与所述第六反相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六反相器的输出端分别与所述第七反相器的输入端和第一反相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七反相器的输出端与所述亮度信号产生电路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祖鹰张媛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化工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