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极-窗口一体型触摸屏面板及触摸屏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9556598 阅读:1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1-09 22: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极-窗口一体型触摸屏面板及触摸屏显示装置,该触摸屏显示装置包括双层结构的电极层,并利用各层电极之间的互电容来识别触摸输入,其特征在于,包括:触摸屏面板,形成有多个感测电极,以及显示面板,其形成有被施加驱动电压的多个驱动电极;上述触摸屏面板包括:透明窗口,单面以预先设定的图案形成感测电极,通过与上述单面相向的一面接受触摸输入,第一电路基板,与上述感测电极相连接,以及触摸屏控制部,与上述第一电路基板相连接,通过上述驱动电极和上述感测电极之间的互电容的变化,来判断上述触摸输入的位置;上述多个感测电极与透明窗口一体形成。(*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一种电极-窗口一体型触摸屏面板及触摸屏显示装置,该触摸屏显示装置包括双层结构的电极层,并利用各层电极之间的互电容来识别触摸输入,其特征在于,包括:触摸屏面板,形成有多个感测电极,以及显示面板,其形成有被施加驱动电压的多个驱动电极;上述触摸屏面板包括:透明窗口,单面以预先设定的图案形成感测电极,通过与上述单面相向的一面接受触摸输入,第一电路基板,与上述感测电极相连接,以及触摸屏控制部,与上述第一电路基板相连接,通过上述驱动电极和上述感测电极之间的互电容的变化,来判断上述触摸输入的位置;上述多个感测电极与透明窗口一体形成。【专利说明】电极-窗口一体型触摸屏面板及触摸屏显示装置
本技术涉及触摸屏显示装置,尤其涉及电极-窗口一体型触摸屏面板(TouchScreen Panel)及包括这种触摸屏面板的触摸屏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通常,触摸屏作为在利用各种显示器的信息通信设备与用户之间构成界面的输入装置之一,是一种用户通过利用手或者笔等输入工具直接接触画面,更方便地执行输入操作的技术。触摸屏面板作为附着于液晶显示器(LCD,Liquid Cristal Display)、有机发光器件(OLED,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evice)等显不面板(Display Panel)用于检测用户输入的输入单元,根据工作方式可划分为电阻膜式、电容式、超声波式、红外线式等。其中,电容式触摸屏面板厚度薄、耐久性优秀、具有多点触摸功能,由于这些优点,近年来以移动设备为主,其应用领域日趋扩大。电容式触摸屏可以分为如下两种:一种是不另行施加驱动信号,利用在接触物体和感测电极之间生成的自电容(Self-Capacitance)来判断接触输入的方式;另一种是施加规定的驱动信号,利用通过接触物体在多个感测电极之间生成的互电容(Mutual-Capacitance)来判断接触输入的方式。利用自电容的方式,线路结构简单,且容易实现,但却具有很难实现多点触摸判断的缺点。相反,利用互电容的方式,在多点触摸判断方面,优于利用自电容的方式,但由于需要以双层结构实现,存在厚度增加的缺点。并且,具有双层结构的互电容方式的触摸屏,由于工序增加,相比于具有单层结构的触摸屏,存在制作费用增加的问题。并且,近年来在利用互电容的方式中仅以单层结构的电极层实现双层结构的电极层的效果的电极图案相关研究正在持续进行。但这种结构需要在一个层内形成两个电极层,需要较为复杂的工序,而且导致成品率降低。图1表示一般的具有双层结构的触摸屏面板的层叠结构。一般的具有双层结构的触摸屏面板100包括透明窗口 110、形成于透明窗口 110的单面的第一电极层130以及形成于第一电极层130的单面的第二电极层140。通常,第一电极层130由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 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等的透明膜131与形成于透明膜131的单面的第一电极132构成;第二电极层140由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等的透明膜141与形成于透明膜141的单面的第二电极142构成。这种触摸屏面板,相比于具有单层结构的触摸屏面板,其层叠厚度增加,制造工序也会增加。通常,触摸屏面板以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等作为基材,利用光学透明胶(0CA,Optical Clear Adhesive)等粘结层(未图示),将单面形成有电极的独立的电极层130、140附着于透明窗口 110,由此完成制造。但在利用粘结层将形成有电极的膜130、140附着于透明窗口 110的工序中,很容易出现气泡、划痕、杂质等各种不良。上述附着工序其本身就是高成本工序,而且由于该工序还存在相当高的不合格率,导致触摸屏面板的工序成品率降低,进而导致触摸屏面板的价格上涨。并且,为了在附着工序中降低不合格率,包括预先对透明窗口进行表面处理等附加工序的情况下,也会导致额外的成本增加。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无需复杂的工序减少厚度而实现利用互电容的触摸屏输入方式的触摸屏显示装置。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根据本技术的一实施方式,本技术提供一种触摸屏显示装置,包括双层结构的电极层,并利用各层电极之间的互电容(Mutual-Capacitance)来识别触摸输入,其特征在于,包括:触摸屏面板,形成有多个感测电极以及显示面板,形成有被施加驱动电压的多个驱动电极;上述触摸屏面板包括:透明窗口,单面以预先设定的图案形成感测(Sensing)电极,通过与上述单面相向的一面接受触摸输入;第一电路基板,与上述感测电极相连接,以及触摸屏控制部,与上述第一电路基板相连接,通过上述驱动电极和上述感测电极之间的互电容的变化,来判断上述触摸输入的位置;上述多个感测电极与透明窗口一体形成。本技术的特征在于,上述多个感测电极通过第一电路基板与上述多个驱动电极相连接。本技术的特征在于,上述第一电路基板为柔性印刷电路基板(FlexiblePrinted Circuit Board)。本技术的特征在于,上述触摸屏控制部安装或连接于上述第一电路基板。本技术的特征在于,上述第一电路基板包括通信线路,通过上述通信线路连接于与上述显示面板的第二电路基板相连接的显示控制部或微控制器单元。本技术的特征在于,上述触摸屏控制部从上述显示面板通过上述第一电路基板接收同步信息,该同步信息用于使得施加于上述多个驱动电极的驱动电压的施加时刻与上述感测电极的感测时刻相对应。本技术的特征在于,上述第一电路基板包括用于传输上述同步信息的第一信道以及用于传输由上述触摸屏控制部计算出的触摸输入信息的第二信道。本技术的特征在于,上述感测电极沿着第一轴方向形成,上述驱动电极沿着第二轴方向形成,上述第一轴方向与上述第二轴方向相互交叉。本技术的特征在于,上述显示面板包括:第一基板,形成有包括多个薄膜晶体管及发光元件的图像显示部;封装基板(Encapsulation Substrate),形成于上述第一基板上,用于封装上述图像显示部,该封装基板的单面形成有被施加驱动电压的多个驱动电极;偏光膜,形成于上述封装基板上;第二电路基板,与上述驱动电极相连接;以及显示控制部,与上述第二电路基板相连接,向上述驱动电极施加驱动电压。本技术的特征在于,上述多个驱动电极形成于上述封装基板的上表面,上述偏光膜形成于上述驱动电极的上表面。本技术的特征在于,上述多个驱动电极形成于上述封装基板的下表面。本技术的特征在于,在上述驱动电极与上述感测电极之间形成偏光膜。根据本技术的另一实施方式,本技术提供一种电极-窗口一体型触摸屏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透明窗口,单面以预先设定的图案形成多个感测电极,通过与上述单面相反的一面接受触摸输入,第一电路基板,与上述多个感测电极相连接,以及触摸屏控制部,与上述第一电路基板相连接,通过被施加驱动电压的上述多个驱动电极和上述感测电极之间的互电容的变化,来判断上述触摸输入的位置;上述多个感测电极与上述透明窗口一体形成;显示面板附着于上述触摸屏面板的下表面,上述多个驱动电极形成于上述显示面板的封装基板的单面。根据本技术的又一实施方式,本技术提供一种触摸屏显示装置,包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触摸屏显示装置,包括双层结构的电极层,并利用各层电极之间的互电容来识别触摸输入,其特征在于,?包括:?触摸屏面板,形成有多个感测电极,以及?显示面板,形成有被施加驱动电压的多个驱动电极;?上述触摸屏面板包括:?透明窗口,单面以预先设定的图案形成感测电极,通过与上述单面相向的一面接受触摸输入,?第一电路基板,与上述感测电极相连接,以及?触摸屏控制部,与上述第一电路基板相连接,通过上述驱动电极和上述感测电极之间的互电容的变化,来判断上述触摸输入的位置;?上述多个感测电极与透明窗口一体形成。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南成一崔贞勋
申请(专利权)人:美法思株式会社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