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太阳能地砖,包括一外框体,一薄膜太阳能电池模块、一图案层以及一控制模块。该太阳能地砖除具有发电功能,并可由镭射切割所形成的图像或文字,达到标示、广告及美观装饰的功效。(*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太阳能地砖,包括一外框体,一薄膜太阳能电池模块、一图案层以及一控制模块。该太阳能地砖除具有发电功能,并可由镭射切割所形成的图像或文字,达到标示、广告及美观装饰的功效。【专利说明】太阳能地砖
本技术涉及一种太阳能地砖,通过薄膜太阳能电池的透光性与发电特性,在不影响采光的情况下进行太阳能发电,并由镭射切割所形成的图像或文字,达到标示、广告及美观装饰的功效。
技术介绍
近年来,业者为了达到广告效果,或是给顾客不同的视觉感受,除了会在建筑物的外墙上增设有琳琅满目或光彩夺目的招牌外,并会充分利用由地面向上投射灯光所产生的效果,以招揽客户。以一般埋设在走道地面的地砖灯而言,主要是在一底座内设有一以市电连接的发光电路,并于底座上盖合一透明上盖,藉以提供向上的照明。惟,以市电提供必要的电力,在长时间使用后,所耗费的电量相当可观。单纯的将灯光向上投射,似乎显得单调,并无法有效达到广告效益。再者,直接以发光电路连接发光体,并通过发光体直接向上投射灯光,由于该发光体通常会占用较大的体积,将相对需使用较厚的底座,而增加材料成本。再者,习用的上盖大都设计有向下延伸的侧板,在埋设于地表面下之前,相当易于组装,但当埋设于地表面下之后,若有维修的需要时,并不容易将上盖打开,而增加维修的时间,亦限定了后续使用范围。另,亦有相关文献利用压电材料,达到智能型绿能指示地砖的功效:只要是人群聚集处就需要使用到电。因此,若能善加利用人走路所施给压电单元的力,将是非常美妙的一种绿能。然而,习知的压电单元本身体积常太大,特别是在垂直于平面的第三轴,必须足够的厚度以提高压电转换效率。另外,就是人的走路除非是闹区,或是夜市或是重要的人行道,否则,稀稀落落的人员走过,使得压电变形量相对有限,且不是连续变化,因此,这个电力就少得可怜一般都不会有开发商加以注意。换言之,想要利用个人走路来进行压电转换是缺乏诱因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太阳能地砖,通过薄膜太阳能电池的透光性与发电特性,在不影响采光的情况下进行太阳能发电,并由镭射切割所形成的图像或文字,达到标示、广告及美观装饰的功效。为达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种太阳能地砖,包括一外框体、一薄膜太阳能电池模块、一图案层以及一控制模块。其中,该薄膜太阳能电池模块,设置于外框体内部;该图案层,设置于该外框体内部且位于该薄膜太阳能电池模块的下方,用以使薄膜太阳能电池模块呈现色彩;以及控制模块,设置于外框体内部且位于图案层的下方,主要包括一电路控制系统与一储电蓄电池,该电路控制系统将薄膜太阳能电池模块所产生的电力储存于该储电蓄电池,并提供给其他电子产品的电能使用。根据本技术的一特征,其中所述薄膜太阳能电池模块包括:一第一透明导电基板;一光电转换层,包括一镂空区,形成于第一透明导电基板之上;一第二透明导电基板;以及一封装胶膜,用以结合具有光电转换层的第一透明导电基板及第二透明导电基板。根据本技术的一特征,其中控制模块还包括一导光板与至少一发光源,该发光源定位于导光板的侧面,通过电路控制系统以导通发光源时,使发光源发射出的光线经导光板及图案层向上投射。根据本技术的另一特征,其中发光源选自一 LED灯。一种太阳能地砖,包括:一外框体:—薄膜太阳能电池模块,设置于外框体内部;一图案层,设置于外框体内部,且位于薄膜太阳能电池模块的下方;以及—控制模块,形成于图案层的下方,包括一电路控制系统、一储电蓄电池与至少一发光源,其中电路控制系统将薄膜太阳能电池模块所产生的电力储存于储电蓄电池,该发光源透过电路控制系统以导通发光源时,使发光源发射出的光线经图案层向上投射。综上所述,本技术太阳能地砖具有以下功效:`本技术太阳能地砖能够使用薄膜太阳能电池进行一般太阳能发电;本技术太阳能地砖通过镭射切割所形成的图像或文字,达到标示、广告及美观装饰的功效,能提高其附加价值;本技术太阳能地砖具有取代一般玻璃、埋地灯、地砖等的实用性;本技术太阳能地砖可根据客户要求设计及生产各样式之产品,亦即只需改变光罩(图案层)的图案;以及本技术太阳能地砖可自发光,无须额外预埋地线。【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太阳能地砖的立体外观分解图;图2为本技术太阳能地砖中的薄膜太阳能电池模块的单一电池的侧视图;图3a为本技术太阳能地砖的使用状态图(一);图3b为本技术太阳能地砖的使用状态图(二);图4为本技术太阳能地砖的另一立体外观分解图。【主要组件符号说明】100太阳能地砖110外框体111薄膜太阳能电池模块Illa镂空区1111第一透明导电基板1112光电转换层1113第二透明导电基板 1114封装胶膜112图案层113控制模块114导光板115镭射头【具体实施方式】现请参考图1,为本技术的太阳能地砖100的立体外观分解图。太阳能地砖100主要包括一外框体110, —薄膜太阳能电池模块111、一图案层112与一控制模块113。亦即本技术的太阳能地砖主要形成于外框体110之内。外框体110内设置有薄膜太阳能电池模块111、图案层112与控制模块113。外框体110主体材料为高分子环氧树脂搭配强化玻璃,具有耐压与防水等效果。现请配合参考图2,为本技术的太阳能地砖100中的薄膜太阳能电池模块111的侧视图。其中,薄膜太阳能电池模块111设置于外框体内部且,由多个单一电池所组成,其中薄膜太阳能电池模块111中的单一电池包括:一第一透明导电基板1111、一光电转换层1112、一第二透明导电基板1113以及一封装胶膜1114。其中,封装胶膜1114用以结合具有光电转换层1112的第一透明导电基板1111及第二透明导电基板1113。第一透明导电基板1111与第二透明导电基板1113由一基材沉积一透明导电层而成。基材选自玻璃、塑料基板、半导性基板、绝缘基板、可挠性基板或不锈钢板之一种材料。透明导电层形成于基材上方,用于取出电能。其中,该第一透明导电基板1111与该第二透明导电基板1113的透明导电层材料选自于氧化铟饧(ITO)、氧化铝锌(AZO)、掺氟氧化锡薄膜(FTO)、氧化锡(Sn02)及氧化锌(ZnO)之一,且其厚度介于200奈米至800奈米之间。需注意的是,不同的透明导电膜的制备方式会影响其所具有的光电特性的质量。较佳地,选用可以耐酸碱耐热、耐湿以及成膜原料便宜且生产成本低的掺氟氧化锡薄膜(FTO)。该光电转换层1112依序包括P型半导体层、本质(i)型半导体层与N型半导体层。此外,该光电转换层1112亦包括一镂空区111a,形成于第一透明导电基板之上。P型半导体层的定义:在原本质材料中加入杂质(Impurities)用以产生多余的电洞,以电洞构成多数载子的半导体层。例:以硅或锗半导体而言,在其本质半导体中,掺入3价原子的杂质(Impurities)形成多余的电洞,使该电洞作为电流的运作方式。本质(i)型半导体层形成于P型半导体层上方,其用于提高可见光谱光子的吸收范围。其中,本质⑴型半导体层对于薄膜太阳能电池的电特性影响最大,原因在于电子与电洞在材料内部传导时,若本质(i)型半导体层的厚度过厚,两者重合机率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太阳能地砖,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外框体:一薄膜太阳能电池模块,设置于该外框体内部;一图案层,设置于外框体内部,且位于薄膜太阳能电池模块的下方;以及一控制模块,设置于外框体内部且位于图案层的下方,主要包括一电路控制系统与一储电蓄电池,该电路控制系统将薄膜太阳能电池模块所产生的电力储存于该储电蓄电池,并提供给其他电子产品的电能使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炳寰,连水养,欧昱志,
申请(专利权)人:亚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