曝气湿地处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9553073 阅读:90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1-09 18: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曝气湿地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混凝土池体、位于所述池体内的人工湿地、设置于所述人工湿地底部的曝气系统;所述池体的末端池壁上形成出水堰;所述出水堰的另一端连接排水渠。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动力消耗少、处理效果好的优点,并具有绿色生态效益,增加周边空气的含氧量的优点。(*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一种曝气湿地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混凝土池体、位于所述池体内的人工湿地、设置于所述人工湿地底部的曝气系统;所述池体的末端池壁上形成出水堰;所述出水堰的另一端连接排水渠。本技术具有动力消耗少、处理效果好的优点,并具有绿色生态效益,增加周边空气的含氧量的优点。【专利说明】曝气湿地处理系统
本技术涉及水资源与环境
,特别是涉及一种曝气湿地处理系统。
技术介绍
人工湿地技术是基于自然生态原理,体现节能、污水资源化,并且为成熟、稳定的技术;充分利用根脉净化系统的介质中栖息的土壤微生物和植物根系,具有的物理、化学、生物和植物的相互协同作用的污水净化复合系统;其可持续发展性——较低的建设投资和运行费用,简言之,即污水处理项目“建得起、也用得起”,也使它成为水资源保护的一种不可多得的实用新技术。湿地处理工艺具有不影响地面景观、基建及运行管理费用低、运行管理简单、氮磷去除能力强、处理出水水质好、可用于污水回用等特点。在湿地处理系统中,投配污水缓慢通过布水管周围的碎石和砂层,在土壤毛管作用下向附近土层扩散。表层土壤中有大量微生物,作物根区处于好氧状态,污水中的污染物质被过滤、吸附、降解。由于负荷低、停留时间长,水质净化效果非常好,而且稳定。湿地处理系统是污水处理和利用相结合的系统。湿地处理方法是使污水主要通过人工湿地的填料进行物理、化学和生物机理来净化污水的处理方法。I)物理机理包括:介质颗粒的过滤作用,指污水中细微的悬浮颗粒物进入介质颗粒间隙中而被截滤去除;介质颗粒表面的吸附作用,黏土和腐殖质具有强烈活性,能吸附阳离子。2)化学机理包括氧化还原作用和吸附、固定与离子交换作用。3)生物机理利用根脉区域的和寄生于植物根系上的微生物的代谢作用将凝聚性固体、可溶性固体进行分解成无机物;通过生物硝化-反硝化作用去除氮;微生物也将磷经阻截或结合而被去除。4)植物作用利用植物对有机物的吸收而去除,部分数量的氮和磷能被植物吸收而去除,植物根系分泌物对大肠杆菌和病原体有灭活作用。在以上诸多机理中,最重要的是生物机理。事实上,它是一个生态系统,在土壤环境中生长着细菌、真菌、酵母、霉菌、原生动物、后生动物,甚至像蚯蚓那样的生物,在净化污水的过程中相互依存协同作用,又相互制约。污水中的无机物质,特别是氮和磷等营养元素,在土壤净化过程中,通过硝化、反硝化、吸附等作用而被去除。污水中的有机氮先转化为氨态氮,然后变成硝态氮,在厌氧条件下和微生物的作用下,亚硝酸态氮和硝酸态氮被还原而释放出氮气。但此过程的进行需要供给相应的碳源,以确保硝化、反硝化过程的进行;否则不可能脱氮,而且会还原成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传统的人工湿地处理技术中水中氧含量低的问题,提供一种低投资、低碳、低运行费用的曝气湿地处理系统,不仅处理效率高、出水效果好、水质稳定、实际操作简便、运行成本低、维护简单,而且获得生态、环境、经济效益。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曝气湿地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混凝土池体、位于所述池体内的人工湿地、设置于所述人工湿地底部的曝气系统;所述池体的末端池壁上形成出水堰;所述出水堰的另一端连接排水渠。进一步地,所述人工湿地为下行流潜流型人工湿地;所述混凝土池体的底部及四壁均设有防渗层。所述人工湿地自上而下包括水生植物层和填料层;所述曝气系统设置在所述填料层内。所述曝气系统包括一总管与若干个支管;所述总管设置在所述人工湿地的端部,与外设的鼓风机连通;所述支管均匀分布在所述填料中,所述支管的一端与所述总管连通;所述支管上均匀设置有若干个曝气孔。所述总管和支管均为UPVC管材。所述总管的管径为200mm,所述支管的管径为IOOmm ;所述曝气孔的孔径为20mm,同一支管上的相邻两个曝气孔的间距为200mm。所述填料层由火山岩滤料和石灰石组成;所述火山岩滤料和石灰石的重量比例为40:60。所述火山岩滤料的粒径范围为16?32mm,所述石灰石的粒径范围16?32mm。所述出水堰是沿所述混凝土池体的池壁的顶部开设的多个开槽;相邻开槽间隔一定距离。所述开槽的长度为1000mm,高度为300mm,相邻两个开槽的间距为1000mm。本技术的曝气湿地处理系统的优点在于:(I)建设成本低、动力消耗少、运行费用低;(2)运行稳定,操作简单,管理方便;(3)具有绿色生态效益、能够美化周边环境、调节周边区域气候、改善局部空气质量环境的优点。【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曝气湿地处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A-A向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的B-B向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混凝土池体2、人工湿地 3、曝气系统4、出水堰 5出水渠,6水生植物层7、填料层8、总管9、支管10、曝气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1-3所示的本技术的曝气湿地处理系统,包括混凝土池体1、位于池体内的人工湿地2、设置于人工湿地底部的曝气系统3 ;池体的末端池壁上形成出水堰4 ;出水堰的另一端连接出水渠5。本例中,人工湿地为下行流潜流型人工湿地,自上而下包括水生植物层6和填料层7 ;曝气系统设置在填料层内。本例中,曝气系统包括一总管8与若干个支管9 ;总管设置在人工湿地的端部,与外设的鼓风机(图中未显示)连通;支管均匀分布在填料层中,优选设置在填料层的底部,支管的一端与总管连通;支管上均匀设置有若干个曝气孔10。本例中,总管和支管均为UPVC管材。本例中,总管的管径为200mm,支管的管径为100mm。本例中,曝气孔的孔径为20mm,同一支管上的相邻两个曝气孔的间距为200mm。本例中,填料层由火山岩滤料和石灰石按照40:60的重量比例组成。本例中,火山岩滤料的粒径范围为16?32mm,本例中,石灰石的粒径范围16?32mm0本例中,出水堰是沿混凝土池体的池壁的顶部开设的多个开槽,相邻开槽间隔一定距离。本例中,开槽的长度为1000mm,高度为300mm,相邻两个开槽的间距为1000mm。本例中,混凝土池体的底部及四壁均设有防渗层。污水通过在人工湿地停留一定时间通过出水堰进入出水渠,达到处理要求排入附近水体。上述仅对本技术中的几种具体实施例加以说明,但并不能作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凡是依据本技术中的设计精神所作出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应认为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权利要求】1.曝气湿地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混凝土池体、位于所述池体内的人工湿地、设置于所述人工湿地底部的曝气系统;所述池体的末端池壁上形成出水堰;所述出水堰的另一端连接排水渠;所述人工湿地为下行流潜流型人工湿地;所述混凝土池体的底部及四壁均设有防渗层;所述人工湿地自上而下包括水生植物层和填料层;所述曝气系统设置在所述填料层内;所述曝气系统包括一总管与若干个支管;所述总管设置在所述人工湿地的端部,与外设的鼓风机连通;所述支管均匀分布在所述填料中,所述支管的一端与所述总管连通;所述支管上均匀设置有若干个曝气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曝气湿地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总管和支管均为UPVC管材。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曝气湿地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总管的管径为200mm,所述支管的管径为IOO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曝气湿地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混凝土池体、位于所述池体内的人工湿地、设置于所述人工湿地底部的曝气系统;所述池体的末端池壁上形成出水堰;所述出水堰的另一端连接排水渠;所述人工湿地为下行流潜流型人工湿地;所述混凝土池体的底部及四壁均设有防渗层;所述人工湿地自上而下包括水生植物层和填料层;所述曝气系统设置在所述填料层内;所述曝气系统包括一总管与若干个支管;所述总管设置在所述人工湿地的端部,与外设的鼓风机连通;所述支管均匀分布在所述填料中,所述支管的一端与所述总管连通;所述支管上均匀设置有若干个曝气孔。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薛慧曹立志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清水生态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