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注塑机的注塑设备。该发明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注塑机的注塑设备,包括一在壳体内被轴向和旋转地驱动的构成为活塞/螺杆的注射装置,其中结合一单独的用于添加剂定量的定量和混合装置,可移动的部件没有必要为了防止熔体流出而对外密封。该目的这样来达到,即,在螺杆的止逆闭锁装置与活塞之间设置一间隔元件,其长度至少相当于注射装置的行程并且具有至少一个流动通道,通过该流动通道在任何位置确保与其他的流动通道流体连通,后者首先径向向外并然后平行于活塞的运动和导向区域一直延伸到注嘴与活塞之间的区域内,并且该流动通道通过邻近于活塞的运动和导向区域设置的混合及定量装置延伸。(*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注塑机的注塑设备,其包括一在壳体内被轴向和旋转地驱动的、构成为活塞/螺杆的注射装置,该注射装置设有一止逆闭锁装置,其中注射装置在塑料粒料的输送过程中用于塑化(Plastifizierung)并且在将塑料熔体通过注嘴压入注塑模具的过程中起活塞的作用;还包括一装置用以混合和定量塑料熔体和添加剂,如染色剂、发泡剂、润滑剂等。由未可证实的现有技术文献已知例如用于注塑机的注塑设备,其中添加剂在螺旋输送以前就已在塑料粒料之中被混合。还已知传统的活塞螺杆式注塑机设有单独的定量和混合装置。但该系统具有轴和活塞通道的持久密封方面的大问题,因为其中具有相对运动的接合面必须加以密封以防熔体流出。因此从上述的现有技术出发,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的注塑机的注塑设备,其包括一在壳体内被轴向和旋转地驱动的构成为活塞/螺杆的注射装置,其中结合一单独的用于添加剂定量的定量及混合装置,可移动的部件没有必要为了防止熔体流出而对外密封。此外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简化构造并在总体上缩小装置的结构尺寸。该目的由权利要求1特别是其特征部分的特征来达到,据此在螺杆的止逆闭锁与活塞之间设置一间隔元件,其长度至少相当于注塑设备的行程并且具有至少一个流动通道,通过该流动通道在任何位置确保与另一流动通道流体连通,后者首先径向向外并然后平行于活塞的运动和导向区域一直延伸到注嘴与活塞之间的区域内,并且该流动通道通过邻近于活塞的运动和导向区域设置的混合及定量装置延伸。本专利技术的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许多优点。这样,一方面没有可移动的部件必须对外密封以防熔体流出,因此降低结构上的费用。同样通过混合及定量装置的共轴构造方式在缩小结构尺寸的同时产生直线的力(力传递)流。按有利的方式,混合及定量装置可以至少部分地圆环式周围嵌接活塞,其中在这方面基本上是可能的,即,混合及定量装置就其旋转运动来说与注射装置是运动连接的。在上述方案中,按有利的方式取消了混合及定量装置的附加驱动装置,从而总体上较简单地构成装置。在本专利技术的一特别的实施形式中,混合及定量装置由混合元件和至少一个添加剂供给装置构成,其中各混合元件设置在一可旋转的与活塞旋转连接的管子上并在壳体的内径上。在这种情况下混合及定量装置很接近活塞的运动轨道,但与其分开设置,这对结构尺寸产生有利的影响,其中熔体的流动通道围绕活塞的运动室通过混合及定量装置延伸。在一这样的混合及定量装置中,混合元件可以例如具有不同的对置的表面构造,特别是切齿,借其达到熔体与在混合及定量装置中添加的添加剂的强烈的通体混合。在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实施形式中,间隔元件由连贯的缩细的轴构成,其中围绕轴的圆环形流动横截面完全供从螺杆向混合及定量装置输送熔体使用。在这种情况下可以按很简单的方式构成活塞和螺杆的必要的运动间隙,而与注射装置的位置无关,不会中断熔体的流动通道。最后,本专利技术的一优选的实施形式这样设计,即,在活塞的运动室的前面设一附加的、在注嘴构件与壳体构件之间设置的中间构件,其向X方向形成一熔体的扩张的聚合室,其中活塞在注嘴一侧设有缩细的轴,其用于熔体的注射。该实施形式还具有这样的优点,即,确保“先进先出原则”,首先进入聚合室的熔体成分,最后也首先通过注嘴注射到注塑模具内。同样,在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实施形式中可设想,间隔元件由一缩细的轴构成,其横截面从螺杆起向活塞方向略呈锥形地缩小,其中在离活塞的运动区域的微小距离内在壳体中设置一缩小圆环形横截面的节流环,并且轴设有至少一个沿轴向方向延伸的通孔,其将由螺杆引出的流动通道与在活塞一侧的轴的环形颈缩连通,后者建立该通孔与圆环形流动横截面之间的流体连通。该特别的方案具有这样的优点,即,在活塞/螺杆装置(注射装置)的向前移动的区域中在供熔体使用的流动横截面内也没有流动死区形成,从而在这种情况下也确保所谓“先进先出原则”。最后本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实施形式,其中在活塞的运动室的前面设置一附加的具有注嘴的壳体构件,其形成一熔体用的扩张的聚合室,其中活塞在注嘴一侧设有缩细的轴,其用于熔体的注射。最后即使在这种情况也按有利的方式确保“先进先出”的原则,因为首先从连续通过混合及定量装置的流动通道进入活塞前面的区域内的熔体成分,在后来的熔体注射时也首先进入注塑模具,此时按相应的时序跟着后继的熔化的熔体成分。由以下多个实施例的描述得出本专利技术的其他的优点。其中附图说明图1示出注塑设备的第一实施形式在熔体注射以后的纵剖面图;图2示出按照图1的注塑设备在注满熔体用的在活塞前面设置的聚合室的过程中的纵剖面图;图3示出按照图1和2的注塑设备具有注满的熔体聚合室的纵剖面图;图4示出注塑设备的第二实施形式在注射熔体以后的纵剖面图;图5示出按照图4的注塑设备在注满熔体的聚合室的过程中的纵剖面图;图6示出按照图4和5的注塑设备具有注满的熔体聚合室的纵剖面图;图7示出注塑设备的第三实施形式具有前置的壳体构件的纵剖面图;图8示出按照图7的注塑设备在注满熔体的聚合室的过程中的纵剖面图;以及图9示出按照图7和8的注塑设备具有注满的熔体聚合室的纵剖面图。在附图中注塑机的注塑设备总体用标记10表示。注塑设备10具有一壳体11,其由构件12至16构成。在构件12和13中设有圆筒形导向通道17,其中可旋转和可轴向移动地设有注射装置S的螺杆18。螺杆18按未示出的方式在其自由端设有一推进装置。在螺杆18的另一端是一止逆闭锁装置19并且在其上紧接着设置一缩细的轴20和一活塞21。活塞21可纵向移动地设置于共同旋转的管子22中,在该管子的外圆周表面上设有混合及定量装置24的变换的圆环形混合元件23。与混合元件23间隔开对置的是其他的混合元件25,其这样固定在壳体11的构件15中,即,在混合元件23与25之间构成一连续的圆环形流动通道26。包括活塞21、管子22和混合元件23的单元与缩细的轴和螺杆18固定地或形锁合地相连接并且通过向心轴承27可旋转地支承在壳体11内。最后,混合及定量装置24还具有一添加剂供给装置28,其设置在构件15内并且其出口通入混合及定量装置24的流动通道26中。混合及定量装置24的流动通道26一方面经由径向流动通道区域29与位于活塞前面的容体聚合室31连通,而另一方面经由流动通道区域30与围绕缩细的轴的环形空间式的流动通道32连通。最后,壳体11的构件16具有一注嘴孔33,借其可以将处于聚合室31前面的熔体注射入未示出的在构件16前面设置的注塑模具。图1中示出注塑设备10或注射装置S直接在注射过程以后的位置。可以看出,注射装置S被向方向x推进到注嘴孔33之前的最大行程H(比较图1和3)。因此熔体几乎被完全从聚合室31压入未示出的注塑模具。之后螺杆18又已开始旋转运动,渐增的材料被在螺杆18中塑化并且然后经由止逆闭锁装置19向外向环形空间式的流动通道32方向并继续经由流动通道区域30、26和29向熔体聚合室31方向输送。由于混合及定量装置24与活塞/螺杆驱动装置(注射装置S的驱动装置)是旋转连接的,因此在输入添加剂的同时输过熔体的过程中在熔体进入聚合室31以前实现熔体的完全的通体混合。通过渐增的熔体被送入聚合室31,同时包括活塞21、缩细的轴20和螺杆18的注射装置S产生向y方向的后退运动。该过程在聚合室31注满时才终止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注塑机的注塑设备,包括一在壳体内被轴向和旋转地驱动的、构成为活塞/螺杆的注射装置,该注射装置设有一止逆闭锁装置,其中注射装置在塑料粒料的输送过程中用于塑化并且在将塑料熔体通过注嘴压入注塑模具的过程中起活塞的作用;还包括一装置用以混合和定量塑料熔体和添加剂,如染色剂、发泡剂、润滑剂等,其特征在于,在螺杆(18)的止逆闭锁装置(19)与活塞(21)之间设有一间隔元件(20、35),其长度至少相当于注射装置(S)的行程(H)并且具有至少一个流动通道(32、38),通过该流动通道在任何位置确保与另一流动通道(30/26/29)流体连通,所述另一流动通道首先径向向外并然后平行于活塞(21)的运动及导向区域一直延伸到注嘴(33)与活塞(21)之间的区域内,并且流动通道(26)通过邻近于活塞(21)的运动及导向区域设置的混合及定量装置(24)延伸。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埃里希许尔曼,
申请(专利权)人:德马格艾戈泰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DE[德国]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