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出油孔具有平衡主轴功能的动静压轴承及其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544053 阅读:73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1-08 20:3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的一种出油口具有平衡主轴功能的动静压轴承及其组件,其中,于所述出油口具有平衡主轴功能的动静压轴承中,每一所述第一出油孔内嵌设有导油套,所述导油套内设有导油孔,所述导油套自所述第一出油孔凸伸至所述轴承主体内腔中,藉此,多个所述导油套共同作用,以进一步缩减砂轮主轴的径向活动空间,在砂轮主轴旋转过程中,由于存在径向跳动,而导致砂轮主轴与各所述导油套之间的距离不等,相互间形成的间隙不等且相互间形成的油压不等,间隙小的油压大,间隙大的油压小,进而,各大小不一的油压力共同对砂轮主轴作用,使所述砂轮主轴由间隙小的向间隙大的移动,从而,平衡砂轮主轴,减小径向跳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的一种出油口具有平衡主轴功能的动静压轴承及其组件,其中,于所述出油口具有平衡主轴功能的动静压轴承中,每一所述第一出油孔内嵌设有导油套,所述导油套内设有导油孔,所述导油套自所述第一出油孔凸伸至所述轴承主体内腔中,藉此,多个所述导油套共同作用,以进一步缩减砂轮主轴的径向活动空间,在砂轮主轴旋转过程中,由于存在径向跳动,而导致砂轮主轴与各所述导油套之间的距离不等,相互间形成的间隙不等且相互间形成的油压不等,间隙小的油压大,间隙大的油压小,进而,各大小不一的油压力共同对砂轮主轴作用,使所述砂轮主轴由间隙小的向间隙大的移动,从而,平衡砂轮主轴,减小径向跳动。【专利说明】一种出油孔具有平衡主轴功能的动静压轴承及其组件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磨床上的结构件,具体涉及一种出油口具有平衡主轴功能的动静压轴承及其组件。
技术介绍
在高精度磨床中砂轮主轴的稳定性,尤其是砂轮主轴的径向的稳定性对磨削精度影响非常大。目前,磨床砂轮主轴的轴承主要选用动压轴承、静压轴承或动静轴承,以提升轴承的承载力。所以,如何在兼顾轴承的承载力的前提下,进一步减小砂轮主轴的径向跳动,是本行业一个重要的课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出油口具有平衡主轴功能的动静压轴承及其组件,其中,该动静压轴承能够平衡砂轮主轴,减小径向跳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出油口具有平衡主轴功能的动静压轴承,其包括轴承主体,其中,所述轴承主体的内壁凹设有动静压油腔,所述动静压油腔包括依次由深至浅设置的静压油腔、过渡油腔和动压油腔,所述过渡油腔连接所述静压油腔和所述动压油腔且呈渐开线设置,所述轴承主体上设有连通所述动静压油腔设置的第一出油孔,每一所述第一出油孔内嵌设有导油套,所述导油套内设有导油孔,所述导油套自所述第一出油孔凸伸至所述轴承主体内腔中,藉此,多个所述导油套共同作用,以进一步缩减砂轮主轴的径向活动空间。进一步地,所述静压油腔的数量为偶数且呈均匀布设,因而,砂轮主轴的受力均匀而稳定性好;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出油孔连通所述静压油腔设置,所述第一出油孔的数量与所述静压油腔的数量相等,以保证液压系统的稳定性。基于以上技术方案的公开,本专利技术具备如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出油口具有平衡主轴功能的动静压轴承,每一所述第一出油孔内嵌设有导油套,所述导油套内设有导油孔,所述导油套自所述第一出油孔凸伸至所述轴承主体内腔中,藉此,多个所述导油套共同作用,以进一步缩减砂轮主轴的径向活动空间,在砂轮主轴旋转过程中,由于存在径向跳动,而导致砂轮主轴与各所述导油套之间的距离不等,相互间形成的间隙不等且相互间形成的油压不等,间隙小的油压大,间隙大的油压小,进而,各大小不一的油压力共同对砂轮主轴作用,使所述砂轮主轴由间隙小的向间隙大的移动,从而,平衡砂轮主轴,减小径向跳动。本专利技术又提供的一种出油口具有平衡主轴功能的动静压轴承组件,其包括出油口具有平衡主轴功能的动静压轴承、轴承套、调节螺母及壳体,其中,所述出油口具有平衡主轴功能的动静压轴承包括轴承主体,所述轴承主体具有内壁面、外壁面、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其中,所述轴承主体的内壁面凹设有动静压油腔,所述动静压油腔包括依次由深至浅设置的静压油腔、过渡油腔和动压油腔,所述过渡油腔连接所述静压油腔和所述动压油腔且呈渐开线设置,所述轴承主体的外壁面包括靠近所述第一端面且呈圆柱面设置的第一安装面、靠近所述第二端面且呈圆柱面设置的第二安装面、以及位于所述第一安装面和所述第二安装面之间且呈圆锥面设置的第三安装面,自所述第一端面向所述第二端面方向,所述第三安装面呈渐宽设置,于所述轴承主体的第三安装面上凹设有两条第一环形深槽及连通两条所述第一环形深槽的一条第一环形浅槽,于所述第一环形浅槽的底部设有连接孔,所述连接孔连通所述动静压油腔设置和所述第一环形浅槽设置,进一步所述轴承主体内沿着轴向设有连通两条所述第一环形深槽的油道,于所述轴承主体的第二安装面上凹设连通所述油道设置的第一进油孔、以及连通所述动静压油腔设置的第一出油孔,每一所述第一出油孔内嵌设有导油套,所述导油套内设有导油孔,所述导油套自所述第一出油孔凸伸至所述轴承主体内腔中,藉此,多个所述导油套共同作用,以进一步缩减砂轮主轴的径向活动空间;所述轴承套安装于所述第三安装面上,所述轴承套的内壁面呈圆锥面设置,以与所述第三安装面相适配,所述轴承套的内壁面对应二条所述第一环形深槽凹设有二条第二环形深槽,对应所述第一环形浅槽设有第二环形浅槽;所述第一安装面设有外螺纹供所述调节螺母安装,所述调节螺母与所述轴承套相抵接用以限位所述轴承套;所述壳体安装于所述轴承主体的第二安装面上,其对应所述第一进油孔开设有第二进油孔,对应所述第一出油孔开设有第二出油孔。进一步地,所述静压油腔的数量为偶数且呈均匀布设,因而,砂轮主轴的受力均匀而稳定性好;进一步地,所述连接孔连通所述静压油腔设置,所述连接孔的数量与所述静压油腔的数量相等,以保证液压系统的稳定性;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出油孔连通所述静压油腔设置,所述第一出油孔的数量与所述静压油腔的数量相等,以保证液压系统的稳定性。基于以上技术方案的公开,本专利技术具备如下有益效果:于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出油口具有平衡主轴功能的动静压轴承组件中,所述轴承主体的内壁面凹设有动静压油腔,所述动静压油腔包括依次由深至浅设置的静压油腔、过渡油腔和动压油腔,所述过渡油腔连接所述静压油腔和所述动压油腔且呈渐开线设置;所述静压油腔和所述动压油腔的设置以提升所述出油口具有平衡主轴功能的动静压轴承的承载能力,所述过渡油腔连接所述静压油腔和所述动压油腔设置,以使所述静压油腔和所述动压油腔平滑连接,此外,所述过渡油腔呈渐开线设置,以匹配工作时液压油之流动之特性,从而,提升所述出油口具有平衡主轴功能的动静压轴承的动压承载能力和刚性;此外,液压油自通过进油孔(包括第一进油孔和所述第二进油孔)进入所述油道,接着,自两条所述第一环形深槽进入所述第一环形浅槽,最后,自所述连接孔进入所述动静压油腔,其中,所述第一环形浅槽起到节流器的作用,且通过合理设置所述第一环形浅槽和所述第二环形浅槽的深度,以实现预期之节流效果,此外,所述轴承套经由所述调节螺母限位,进而,可以通过所述调节螺母使所述轴承套于所述第三安装面上的位置进行微调,进而,对所述第一环形浅槽和所述第二环形浅槽间的间隙进行一个小范围的微调,而实现节流效果的微调;此外,每一所述第一出油孔内嵌设有导油套,所述导油套内设有导油孔,所述导油套自所述第一出油孔凸伸至所述轴承主体内腔中,藉此,多个所述导油套共同作用,以进一步缩减砂轮主轴的径向活动空间,在砂轮主轴旋转过程中,由于存在径向跳动,而导致砂轮主轴与各所述导油套之间的距离不等,因而,相互间形成的间隙不等且相互间形成的油压不等,间隙小的油压大,间隙大的油压小,进而,各大小不一的油压力共同对砂轮主轴作用,使所述砂轮主轴由间隙小的向间隙大的移动,从而,平衡砂轮主轴,减小径向跳动。【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出油口具有平衡主轴功能的动静压轴承组件的剖面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出油口具有平衡主轴功能的动静压轴承沿着图1中A-A面的剖视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出油口具有平衡主轴功能的动静压轴承,其特征在于,其包括轴承主体,其中,所述轴承主体的内壁凹设有动静压油腔,所述动静压油腔包括依次由深至浅设置的静压油腔、过渡油腔和动压油腔,所述过渡油腔连接所述静压油腔和所述动压油腔且呈渐开线设置,所述轴承主体上设有连通所述动静压油腔设置的第一出油孔,每一所述第一出油孔内嵌设有导油套,所述导油套内设有导油孔,所述导油套自所述第一出油孔凸伸至所述轴承主体内腔中,藉此,多个所述导油套共同作用,以进一步缩减砂轮主轴的径向活动空间。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惜时
申请(专利权)人:湖大海捷湖南工程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