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铰锁模机构,它由锁模板、锁模铰杆、油缸驱动装置组成,其特征是固接于机座的锁模头板(1)右端面安装锁模力检测缸(30),左端固接于锁模头板(1)的锁模拉杆(2)穿过锁模滑板(3)中的导套支承于右端面安装有调模装置(24)的锁模尾板(25)且其右端的锁紧螺帽即为调模小齿轮;锁模前铰杆(5)左端铰接于右端面安装有顶针装置(4)的锁模滑板(3)上的锁模前铰座(29),其右端与锁模勾铰杆(6)的左端铰接于D点,固接于锁模尾板(25)左端面的锁模后铰座(26)与锁模勾铰杆(6)的右端铰接,双铰连接铰杆(7)上端与锁模勾铰杆(6)铰接于C点,其下端与双向直线移动油缸装置双向驱动上下对称设置铰杆的铰杆增压机构的增压前铰杆(8)铰接于B点;增压前铰杆(8)的左端与增压前铰座板(9)铰接于A点,其右端与增压中铰杆(13)的左端铰接于E点,增压中铰杆(13)的右端与增压后铰杆(17)的左端铰接于H点,增压后铰杆(17)的右端与固接于增压装置拉杆(22)右端的增压后铰座板(21)上的铰座铰接于G点,增压装置拉杆(22)的左端固接于锁模尾板(25);两组增压中铰杆(13)相交于O点,其中部的轴套支承于轴(14)上活塞杆(12)的两侧;前传动铰杆(11)的左端与活塞杆接头(10)上活塞杆(12)两侧的铰座铰接于N点,其右端铰接于两组增压中铰杆(13)F点的中间;后传动铰杆(15)的左端铰接于两组增压中铰杆(13)K点的中间,其右端与油缸连接板(16)上活塞杆(12)两侧的铰座铰接于M点;左端支承于增压前铰座板(9)中间的导套且固接于活塞杆接头(10)的活塞杆(12)穿过轴(14)中间的导套及油缸连接板(16)中间的导套(支承于各个导套内直线移动)与活塞(18)固接,增压后铰座板(21)中部的通孔是为油缸(19)让开的空间,油缸(19)的右端支承于油缸后支架(20)上直线移动;为使油缸(19)、活塞(18)、活塞杆(12)在同一中心线上运行以及使之与轴(14)中心线均在同一中心平面上运行,轴(14)上两组增压中铰杆(13)的外侧与增压前铰座板(9)的外侧和油缸连接板(16)上两侧铰座的外侧均安装有滑块或滚轮在增压装置导轨(23)上运行。(*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双铰锁模机构。尤其是提高开、合模重复精度,锁模力检测方便和降低锁模功耗的注射成型机双铰锁模机构。
技术介绍
已知的注射成型机的机铰锁模机构由锁模板、锁模铰杆、油缸驱动装置组成,其优点是机构运行可靠、运动速度快、成本低、液压系统简单,但是因为设定的锁模力容易被系统运动发热和环境的温度变化使拉杆伸长导致锁模力损失;注射成型机制造厂也一直试图以开、合模重复精度好且开模力大的全液压锁模机构对其取代,尽管机铰锁模机构的缺点用全液压锁模机构能够克服,但机铰锁模机构的优点又是全液压锁模机构难达到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提高开、合模重复精度,锁模力检测方便,增大开模力和降低锁模功耗的双铰锁模机构。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它是由锁模板和对称设置的锁模铰杆增压机构加上双向直线移动油缸装置双向驱动对称设置前、中、后增压铰杆平衡增力装置加上对称设置的传动铰杆平衡增力配置的铰杆增压机构组成双重复合的铰杆增压锁模机构;本铰杆增压锁模机构由油缸和活塞杆分别带动与其铰接头铰接的传动铰杆旋转从而使与传动铰杆铰接的中铰杆旋转,并使前、后铰杆旋转;由增力前铰杆带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鼎文,
申请(专利权)人:杜鼎文,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