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刀具内孔加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9541029 阅读:113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1-08 17:4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刀具内孔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车床上在刀具上先钻双重定位孔;在CNC加工中心机床上对加工的所述双重定位孔进行铰削加工;粗铰加工时,切削参数为:切削速度S=600m/min,进给速度F=400mm/min,并为精铰加工留有0.10-0.15mm的加工余量;粗铰加工后,换可调式复合铰刀,进行精铰加工,精铰加工的切削参数为:切削速度S=800m/min,进给速度F=400mm/min,加工尺寸到位时再停留1秒钟;铰削加工时,采用的冷却液进行冷却;采用内孔检验轴,用涂色法检查铰削加工完成后的内孔;在所述内孔检验轴上涂上红丹粉,然后安装在刀具上;将刀具与内孔检验轴用螺丝锁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包括以下步骤:在车床上在刀具上先钻双重定位孔;在CNC加工中心机床上对加工的所述双重定位孔进行铰削加工;粗铰加工时,切削参数为:切削速度S=600m/min,进给速度F=400mm/min,并为精铰加工留有0.10-0.15mm的加工余量;粗铰加工后,换可调式复合铰刀,进行精铰加工,精铰加工的切削参数为:切削速度S=800m/min,进给速度F=400mm/min,加工尺寸到位时再停留1秒钟;铰削加工时,采用的冷却液进行冷却;采用内孔检验轴,用涂色法检查铰削加工完成后的内孔;在所述内孔检验轴上涂上红丹粉,然后安装在刀具上;将刀具与内孔检验轴用螺丝锁紧。【专利说明】—种刀具内孔加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机加工
,特别涉及。
技术介绍
对于高速切削刀具。切削过程中受轴向和径向切削阻力,且高速切削,转速一般在12000rpm以上,故该种刀具的内孔采用双重定位的内孔。但是现有技术中内孔安装方式是,内孔为1: 10锥孔,该孔在加工时,既要保证锥面定位,又要保证端面定位,加工难度显而易见。并且,整个加工过程对刀的精度和孔的加工方法都要有很高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以降低现有技术中对刀具的加工要求。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包括以下步骤:在车床上在刀具上先钻双重定位孔;在CNC加工中心机床上对加工的所述双重定位孔进行铰削加工;粗铰加工时,切削参数为:切削速度S = 600m/min,进给速度F = 400mm/min,并为精铰加工留有0.10-0.15mm的加工余量;粗铰加工后,换可调式复合铰刀,进行精铰加工,精铰加工的切削参数为:切削速度S = 800m/min,进给速度F = 400mm/min,加工尺寸到位时再停留I秒钟;铰削加工时,采用的冷却液进行冷却;采用内孔检验轴,用涂色法检查铰削加工完成后的内孔;在所述内孔检验轴上涂上红丹粉,然后安装在刀具上;将刀具与内孔检验轴用螺丝锁紧;将刀具拆下来,比较两个加工面与检验轴的贴合率,依照贴合率判定加工粗铰加工是否合格。本专利技术的内孔加工方法,使得加工的刀具精度高,表面粗糙度好,效率更高。【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的刀具内孔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车床上在刀具上先钻双重定位孔;在CNC加工中心机床上对加工的所述双重定位孔进行铰削加工;粗铰加工时,切削参数为:切削速度S = 600m/min,进给速度F = 400mm/min,并为精铰加工留有0.10-0.15mm的加工余量;粗铰加工后,换可调式复合铰刀,进行精铰加工,精铰加工的切削参数为:切削速度S = 800m/min,进给速度F = 400mm/min,加工尺寸到位时再停留I秒钟;铰削加工时,采用的冷却液进行冷却;采用内孔检验轴,用涂色法检查铰削加工完成后的内孔;在所述内孔检验轴上涂上红丹粉,然后安装在刀具上;将刀具与内孔检验轴用螺丝锁紧;将刀具拆下来,比较两个加工面与检验轴的贴合率,依照贴合率判定加工粗铰加工是否合格。应该注意到并理解,在不脱离后附的权利要求所要求保护的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能够对上述详细描述的本专利技术做出各种修改和改进。因此,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范围不受所给出的任何特定示范教导的限制。 申请人:声明,本专利技术通过上述实施例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详细工艺设备和工艺流程,但本专利技术并不局限于上述详细工艺设备和工艺流程,即不意味着本专利技术必须依赖上述详细工艺设备和工艺流程才能实施。所属
的技术人员应该明了,对本专利技术的任何改进,对本专利技术产品各原料的等效替换及辅助成分的添加、具体方式的选择等,均落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和公开范围之内。【权利要求】1.,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在车床上在刀具上先钻双重定位孔; 在CNC加工中心机床上对加工的所述双重定位孔进行铰削加工; 粗铰加工时,切削参数为:切削速度S = 600m/min,进给速度F = 400mm/min,并为精铰加工留有0.10-0.15mm的加工余量; 粗铰加工后,换可调式复合铰刀,进行精铰加工,精铰加工的切削参数为:切削速度S=800m/min,进给速度F = 400mm/min,加工尺寸到位时再停留I秒钟; 铰削加工时,采用的冷却液进行冷却; 采用内孔检验轴,用涂色法检查铰削加工完成后的内孔; 在所述内孔检验轴上涂上红丹粉,然后安装在刀具上; 将刀具与内孔检验轴用螺丝锁紧; 将刀具拆下来,比较两个加工面与检验轴的贴合率,依照贴合率判定加工粗铰加工是否合格。【文档编号】B23P15/28GK103495848SQ201310470113【公开日】2014年1月8日 申请日期:2013年10月10日 优先权日:2013年10月10日 【专利技术者】黄海胜 申请人:昆山纯柏精密五金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刀具内孔加工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刀具内孔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在车床上在刀具上先钻双重定位孔;在CNC加工中心机床上对加工的所述双重定位孔进行铰削加工;粗铰加工时,切削参数为:切削速度S=600m/min,进给速度F=400mm/min,并为精铰加工留有0.10?0.15mm的加工余量;粗铰加工后,换可调式复合铰刀,进行精铰加工,精铰加工的切削参数为:切削速度S=800m/min,进给速度F=400mm/min,加工尺寸到位时再停留1秒钟;铰削加工时,采用的冷却液进行冷却;采用内孔检验轴,用涂色法检查铰削加工完成后的内孔;在所述内孔检验轴上涂上红丹粉,然后安装在刀具上;将刀具与内孔检验轴用螺丝锁紧;将刀具拆下来,比较两个加工面与检验轴的贴合率,依照贴合率判定加工粗铰加工是否合格。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海胜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纯柏精密五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