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管矫直机的上下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9540849 阅读:66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1-08 17:1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钢管矫直机的上下料装置,包括入口导筒、矫直机、上出口导筒、输出辊道、台架,入口导筒位于矫直机前端,其上下内壁上连接有喷雾水排;上出口导筒和输出辊道位于矫直机的后端,且上出口导筒和输出辊道的后端设置有挡板;台架位于输出辊道的下端;上出口导筒内壁设置有一个以上的鼓风机。由于加入喷雾水排和鼓风机,降低矫直机前后的钢管温度,提高矫直质量、降低矫后变形;挡板防止矫直后的钢管脱离辊道;输出辊道采用螺旋辊,使矫直后的钢管在输出辊道上一边直行一边向台架方向偏移,提高了生产效率,达到了节能降耗的效果;不倒翁式挡板机构结构简单、质量轻,能将钢管逐根隔开,避免了钢管滚动时造成的摩擦碰撞。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钢管矫直机的上下料装置,包括入口导筒、矫直机、上出口导筒、输出辊道、台架,入口导筒位于矫直机前端,其上下内壁上连接有喷雾水排;上出口导筒和输出辊道位于矫直机的后端,且上出口导筒和输出辊道的后端设置有挡板;台架位于输出辊道的下端;上出口导筒内壁设置有一个以上的鼓风机。由于加入喷雾水排和鼓风机,降低矫直机前后的钢管温度,提高矫直质量、降低矫后变形;挡板防止矫直后的钢管脱离辊道;输出辊道采用螺旋辊,使矫直后的钢管在输出辊道上一边直行一边向台架方向偏移,提高了生产效率,达到了节能降耗的效果;不倒翁式挡板机构结构简单、质量轻,能将钢管逐根隔开,避免了钢管滚动时造成的摩擦碰撞。【专利说明】—种钢管矫直机的上下料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钢管加工设备
,具体的来说涉及一种钢管矫直机的上下料装置。
技术介绍
在快节奏的生产中,实际钢管矫直后温度一般远远高于要求的矫直温度,而且钢材包装一般采用正反两面相扣码捆,再经入库及运输过程中多次吊装、挤压,因而到用户使用时,有些钢材可能会因矫直后温度高在下线后产生变形;现有的矫直机上下料装置一般为待矫直型材以乱捆形式经天车吊到上料台架上,经人工梳理后,通过上料台架的横移链将单根待矫直型材移送到矫直机输入辊道上。输入辊道采用链条集中传动。矫直机输出辊道也采用链条集中传动。经拨钢装置,将矫直后的型材由矫直机输出辊道拨打到收集台架上,收集台架通过链条将送来的型材运输到打捆台架后人工打捆。在实际使用中存在如下问题:矫直后的型材要通过拨钢机构从矫直机输出辊道拨到收集台架上,该拨钢机构为气缸驱动,在拨料杆没有复位时,矫直机不能矫直输出,降低了矫直机利用率,影响生产效率;由于大规模单根成品型材较重,运送至打捆台架后,人工堆垛的劳动强度非常大,劳动生产率较低,满足不了正常生产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矫直质量高、矫后变形少、生产效率高、节能降耗的钢管矫直机的上下料装置。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钢管矫直机的上下料装置,包括入口导筒、矫直机、上出口导筒、输出辊道、台架,所述的入口导筒位于所述的矫直机前端,其上下内壁上连接有喷雾水排;所述的上出口导筒和所述的输出辊道位于所述的矫直机的后端,且所述的上出口导筒和所述的输出辊道的后端设置有挡板;所述的台架位于所述的输出辊道的下端;所述的上出口导筒位于所述的输出辊道的上端,其内壁设置有一个以上的鼓风机。。进一步,所述的喷雾水排包括导流管、喷雾口、回流口,所述的回流口为连接导流管和外部进水装置的通孔;所述的导流管固定连接在所述的入口导筒的上下内壁上,且其上均匀分布一个以上的所述的喷雾口。进一步,所述的输出辊道为螺旋辊。进一步,所述的台架为斜台架,其上设置有不倒翁式挡板机构,所述的不倒翁式挡板机构通过连接轴逐行均匀连接到所述的台架的两侧,且所述的连接轴低于所述台架顶面;所述的不倒翁式挡板机构分为扇形挡板、三角形挡板,所述扇形挡板和所述三角形挡板的下表面连接点设置有挡轴,所述的不倒翁式挡板机构可沿所述的挡轴转动;当所述的不倒翁式挡板机构无负载时,所述的三角形挡板的右端抬起,所述的扇形挡板降于所述台架下,当所述的不倒翁式挡板机构负载时,所述的扇形挡板抬起,所述的三角形挡板降于所述台架下。本专利技术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由于加入所述的喷雾水排和所述的鼓风机,降低了所述的矫直机前后的钢管温度,提高了矫直质量、降低了矫后变形;由于在所述的上出口导筒和所述的输出辊道的后端加入一挡板,防止矫直后的钢管脱离辊道,保证钢管顺利进入所述的台架;由于将传统的气缸式拨钢机构和输出辊道合为一体,不仅避免了只有当拨钢机构复位后才能进行下一步拨钢的弊端,还能使矫直后的钢管在所述的输出辊道上一边直行一边向所述的台架方向偏移,提高了生产效率,达到了节能降耗的有益效果;由于加入所述的挡板机构,该机构结构简单、质量轻,同时能够达到将钢管逐根隔开的目的,避免了钢管滚动时造成的摩擦碰撞等伤害。【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1、图2-2是本专利技术的台架的工作示意图。图中:1、入口导筒 2、矫直机 3、上出口导筒4、输出辊道 5、台架6、挡板7、鼓风机 8、导流管 9、喷雾口10、回流口 11、挡轴12、钢管a13、钢管b 14、钢管c 15、钢管d16、挡板机构A 17、挡板机构B 18、挡板机构C19、挡板机构D 20、连接轴 21、扇形挡板22、三角形挡板【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一种钢管矫直机的上下料装置,包括入口导筒1、矫直机2、上出口导筒3、输出辊道4、台架5,所述的入口导筒I位于所述的矫直机2前端,其上下内壁上连接有喷雾水排;所述的上出口导筒3和所述的输出辊道4位于所述的矫直机2的后端,且所述的上出口导筒3和所述的输出辊道4的后端设置有挡板6 ;所述的台架5位于所述的输出辊道4的下端;所述的上出口导筒3位于所述的输出辊道4的上端,其内壁设置有一个以上的鼓风机7。进一步,所述的喷雾水排包括导流管8、喷雾口 9、回流口 10,所述的回流口 10为连接所述的导流管8和外部进水装置的通孔;所述的导流管8固定连接在所述的入口导筒I的上下内壁上,且其上均匀分布一个以上的所述的喷雾口 9。进一步,所述的输出辊道4为螺旋辊。进一步,所述的台架5为斜台架,其上设置有不倒翁式挡板机构,所述的不倒翁式挡板机构通过连接轴20逐行均匀连接到所述的台架5的两侧,且所述的连接轴20低于所述台架5顶面;所述的不倒翁式挡板机构分为扇形挡板21、三角形挡板22,所述扇形挡板21和所述三角形挡板22的下表面连接点设置有挡轴11,所述的不倒翁式挡板机构可沿所述的挡轴11转动;当所述的不倒翁式挡板机构无负载时,所述的三角形挡板22的右端抬起,所述的扇形挡板21降于所述台架5下,当所述的不倒翁式挡板机构负载时,所述的扇形挡板21抬起,所述的三角形挡板22降于所述台架5下。由于加入所述的喷雾水排和所述的鼓风机7,降低了所述的矫直机2前后的钢管温度,提高了矫直质量、降低了矫后变形;由于在所述的上出口导筒3和所述的输出辊道4的后端加入一所述的挡板6,防止矫直后的钢管脱离辊道,保证钢管顺利进入所述的台架5 ;由于将传统的气缸式拨钢机构和输出辊道合为一体,不仅避免了只有当拨钢机构复位后才能进行下一步拨钢的弊端,还能使矫直后的钢管在所述的输出辊道4上一边直行一边向所述的台架5方向偏移,提高了生产效率,达到了节能降耗的有益效果。如图2-1、2_2所示,由于加入所述的不倒翁式挡板机构,该机构结构简单、质量轻,同时能够达到将钢管逐根隔开的目的,避免了钢管滚动时造成的摩擦碰撞等伤害。所述的挡板机构的工作原理为:当钢管接触挡板时,三角形挡板22右端被压下,扇形挡板21左端上升挡住后面的钢管;当钢管离开挡板时,三角形挡板22右端抬起,扇形挡板21左端降于斜台架下,允许下一根钢管进入挡板。初始情况是斜台架上不存在钢管,即无负载时不倒翁式挡板状态是挡板A、B、C、D由于自重的原因都抵靠在挡轴11上;当所示的台架5上存储、输送I根钢管时,所述的挡板结构状态如图2-1所示;当所述的台架5上布满钢管时,所述的挡板结构状态如图2-2所示。从图2-2可以看出;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钢管矫直机的上下料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钢管矫直机的上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入口导筒(1)、矫直机(2)、上出口导筒(3)、输出辊道(4)、台架(5),所述的入口导筒(1)位于所述的矫直机(2)前端,其上下内壁上连接有喷雾水排;所述的上出口导筒(3)和所述的输出辊道(4)位于所述的矫直机(2)的后端,且所述的上出口导筒(3)和所述的输出辊道(4)的后端设置有挡板(6);所述的台架(5)位于所述的输出辊道(4)的下端;所述的上出口导筒(3)位于所述的输出辊道(4)的上端,其内壁设置有一个以上的鼓风机(7)。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学贤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腾飞钢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